冷清泉
摘 要: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帶動了眾多企業、行業的快速崛起。電商隨著時代發展潮流的變化也在吸收新鮮的血液,展示新時代所賦予的新內涵。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跨境電子商務有著很大的意義,其在加強了我國與國際之間交流的同時,也為本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發展模式的創新,這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產業結構升級,改善落后的經濟發展模式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還減少了資源浪費的現象。而面對傳統檢疫檢驗模式在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的不匹配現象,一定要對其進行研究并改善,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本文在了解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實際的基礎上,通過跨境電子商務與傳統監管模式之間的矛盾探討,為突破傳統檢疫檢驗模式,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 傳統檢疫檢驗 突破 建議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8(b)-069-02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迅速崛起,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也為消費者帶來眾多的便利,新的購買模式跨越了出口商、進口商等眾多環節,節約了成本,增加消費的多樣性,給消費者創造出一個便捷的消費方式。跨境電子商務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檢驗檢疫。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不能完全套用傳統的檢驗檢疫模式。因此,我們要根據現階段的發展情況,結合傳統檢查監督的模式,取其精華并創造出一套符合時代發展的檢驗檢疫新模式,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綜合發展。
1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貿易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與國際間的經濟貿易交流越來越頻繁。但是,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出現之后全球范圍之內出現大量的世界貿易壁壘事件,在東南亞地區還有一小部分國家進行抵制我國出口商品的活動,他們不但不遵守WTO協定而且單方不承認我國原產地的證書,導致我國的經濟貿易雪上加霜。這就說明國際間的交流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其出現問題會對我國的跨國貿易造成比較不利的影響。但是,在大量的貿易壁壘的大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也不斷的尋求發展契機,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尋求發展模式進行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來說有很大的意義,從國家發展方面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擴展了我國海外的市場、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逐漸讓我國的企業與社會接軌,與國際交流,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促進企業的成功轉型;另一方面,跨境電子商務的興起也為消費帶來眾多的便利。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新的購買模式跨越了出口商、進口商等眾多環節,節約了成本,簡化了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手續與程序,并且增加了消費的多樣性,給消費者創造出一個便捷的消費方式。
2 跨境電子商務與傳統監管模式之間的矛盾
2.1 缺少具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
由于我國跨境電商發展依然處在起步階段,正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發展,許多政策規定的制度依然存在缺陷。因此,國家對于跨境電商發展情況的不明確,使得我國對于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的相應監管制度措施的制定尚不完善[1]。缺少具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使得在進行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沒有具體的規范對其進行指導與監督,使得一些操作方法與手段存在很大的缺陷。這種發展緩慢的情況對于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對于跨境電商的屬性界定與準入政策不明確,使得很多產品的屬性不能將其進行充分的確定,并且由于準入政策不明確,另很多產品不能獲得相應的出入境證明,影響其正常的跨境銷售。或者是放行一些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商品進入市場,影響市場的正常秩序。
2.2 傳統檢驗監管手段不適用
經濟貿易的不斷發展,對于產品與商品之間的流通速度與數量也不斷得到提升,應用傳統檢驗監管手段明顯的不適用于現階段大量的進出口商品。跨境電商數量大、商品類型多、交易復雜等特點,使得傳統的分類監管模式受到一定的挑戰,逐漸落后于現階段大量的進出口商品交易。尋找到適應現階段跨境電商發展的監管模式,是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2.3 傳統通關模式速度慢
針對目前貨流量大的特點,傳統的檢疫監管方式不能及時應對現階段大量的貨流,如果依然按照傳統的檢驗合格再放行的方法運行,進口的商品必須通過我國的官方檢驗檢疫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到市場。在商品檢驗和檢疫的過程中會讓部分消費者失去耐心而選擇其他的購買方式,像奶粉、化妝品、保健食品等需要食品藥物部門履行相關注冊備案程序,這給跨境電商企業的銷售帶來諸多的影響。這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商品檢測的實際效果,提高商品檢測的時間,無法使得相應的商品快速地出入境交易。
3 突破傳統檢疫檢驗模式,應對跨境電商的發展
3.1 完善集中申報、“三個一”通關模式
針對傳統的檢查監管模式在目前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了解決傳統的檢查監管模式在面對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審批手續復雜、審批周期長等不利于商品貿易的監管模式,同樣是減輕跨境電商在進行檢疫過程中存在的壓力,一定要完善集中申報,并促進“三個一”通關模式的發展。使跨境電商進行集中申報、集中辦理,并且完善一次性進口核查、一次性檢查監管與一次性辦理證明的“三個一”通關模式。這種檢查監管的模式不僅簡化了跨境電商進行檢查檢疫的模式,也為商品的快速流通、提高檢查監督的效果提供了一定的保證[2]。
3.2 采取網上數據可追溯的新型監管模式
我國傳統的監管模式是從商品出庫處對商品的實際情況進行監督與管理。在跨境電商發展的新時期,這種監管檢疫的模式顯然不適應商品流通的需求。因此,采取網上數據可追溯的新型監管模式,通過信息化的網絡系統,對商品的具體情況進行整理與匯報,并將其傳遞給跨境電商管理平臺、相關稅務部門等管理部門進行資源的互通。通過這種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對商品的實時信息進行掌握,并且及時與國內外的信息進行匹配。通過自動化的管理手段對信息的申報、檢查監管以及傳遞等相關程序進行實時的監管,對物流信息進行全程的跟蹤與監管。
3.3 采取報備與追溯相結合的監管模式
為了提高我國商品物流的流轉速度,我國已經逐漸淘汰了傳統監管模式下先檢查再放行的監管模式。目前在跨境電商發展的時期,采取報備與追溯相結合的監管模式是更加可靠的監管模式。報備功能通過商品經營企業對于產品信息的報告,準確地進行商品的監管模式的選擇;而追溯的監管模式對商品的物理等服務進行相應的追蹤與管理,為跨境電商的服務提供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得對于跨境電商在商品物流服務方面進行最高效的管理與監督。
3.4 以安全、衛生為監管重心
對于食品與商品的安全與衛生問題已經是我國產品服務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加強以安全、衛生為監管重心的檢查監管模式,能夠保證商品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而對于不是很安全的項目,要在具備產品質量聲明與服務者知情申請的條件下,對其進行放行。因此,對于商品準入環節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質量合格承諾書以及一些違約條款的表明,使得一方面人們對于商品的質量得到控制,另一方面使消費者具有完全的知情權,對于商品出現的一些問題能夠進行及時的處理與監管,加強跨境電商整體行業的運行與發展。
3.5 加強風險評估,實行差異化放行策略
對于跨境電商產品的放行,一定要加強風險評估、質量安全評估體系等評價原則,對不同等級的商品進行差異化的監管模式,根據其不同的質量與風險等級進行相應的定位與放行。對于不符合安全質量條件的一律進行嚴格的監管。比如,風險等級較低的產品,采取查放同時實行的監管策略,而對于風險等級較高的產品,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與管理,然后再確定其是否具備放行條件。
4 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意見與建議
4.1 加快相應制度措施的制定
對于跨境電商監管制度措施制定的不全面,是在政策法規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我國跨境電商制度法規方面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國家質檢總局作為跨境電商制度法規制定的主體,一定要加快在跨境電商方面相應的標準制度規范的指定,為跨境電商的總體發展提供相應的約束條件,為規范其行為提供必要的手段與措施。而針對地方質監局制定的一些跨境電商方面的制度措施,需要國家質檢總局在法律層面對其進行規范,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突破傳統的監督檢查模式,促進我國跨境電商市場的高速發展。
4.2 建立統一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
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商發展正在逐步走向國際化,與世界進行接軌,以網絡為載體的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也成為一項重要的交流平臺,是解決我國跨境電商在傳統監督管理模式方面的一種重要舉措。對于建立統一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這項舉措,在一些地方已經進行了相應的試點,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平臺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多次投入、接口異常等不同的狀況[3]。因此,還需要相關管理部門作為領導,對于建立統一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相應的支持,逐漸將跨境電商的服務與海關部門、相關稅務部門等部門進行聯系,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相關溝通與交流,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逐漸建立標準統一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
4.3 完善集中檢查監管的場所建設
針對我國傳統模式的檢查監管模式,肯定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跨境商品的流通,并且不同區域的商品檢查監管手段有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X光機,有很多地方是不允許海關檢查使用的;或者是一些地方對于跨境商品只是進行簡單地抽查,無法對商品的實際質量進行確認并監督,這對于我國整體的進出口管理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國家質檢總局的監督下,完善集中檢查監管的場所建設與設備建設,提高跨境電商產品檢查與監督的整體情況,將其進行整體的把握是非常必要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產品的安全進行相應的檢查,防止危險品的運輸與傳遞對安全造成威脅。
5 結語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與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國際間的經濟貿易頻率不斷加快,跨境交流的商品越來越多,跨境電商成為我國主要的發展方式。但是,傳統的檢疫監管模式已經逐漸落后于我國不斷發展的跨境電商的發展,無法真正保證商品運輸的安全與質量達標。因此,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突破傳統檢疫檢驗模式是當務之急。我國一定要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傳統的檢疫檢驗模式進行改善,改善我國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青.跨境電子商務檢驗監管新模式探討[J].管理觀察, 2016(28).
[2] 吳維中,王荔紅.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探討[J].中國對外貿易,2015(07).
[3] 龍泉,曾勤.推動跨境電商發展 實現檢驗檢疫“新突破”[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