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工建
摘要:肺活量是《學生體育健康標準》里面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測試的重點項目,但平時并不被人看好,很少進行專項性培訓與練習,導致學生測試成績不理想。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關鍵是要學會不斷反思和研究,非常有必要提高對肺活量這一項目的重視程度,來提高學生健康體質測試成績。以下談談我自己一年來對學生進行肺活量這一項目的練習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肺活量;練習方式
一、測試肺活量的重要性
肺活量是指一個人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在一定意義上可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呼吸系統的潛在能力,肺活量主要取決于胸腔壁的擴張與收縮的寬舒程度。肺活量與健康程度有直接關系,一般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肺活量還與鍛煉習慣有關,長期運動能增大肺活量。肺活量是評價人體呼吸系統機能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與人的呼吸密切相關。研究表明: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氧,機體只有在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正常工作和學習。人體內部的氧供給全部靠肺的呼吸來獲得,在呼吸過程中,肺不僅要攝入氧氣,還要將體內代謝出的二氧化碳排出。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肺是機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容積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這是檢測肺功能的最直觀、也是最客觀的指標。人們用肺活量體重指數評價呼吸機能,即單位體重肺活量的相對值來反映肺活量與體重的相關程度,用以對不同年齡、性別的個體與群體進行客觀的定量比較分析,其計算公式為:肺活量體重指數=肺活量(ml)/體重(kg)。顯然要想使肺活量體重指數增大有兩條途徑,一是提高肺活量,二是降低體重。兩法并舉才能奏效,尤其要讓學生認識控制體重的重要性。
肺活量檢測數值低(與正常數值相比),說明機體攝氧能力和排出廢氣的能力差,人體內部的氧供應就不充裕,機體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一旦機體出現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情況(如長時間學習、工作、劇烈運動時)就會出現氧供應的嚴重不足,從而導致如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不良反映,這不僅僅會影響了學習與工作,而且會給身體健康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損失。同時肺活量的大小與體重、身高、胸圍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為了將學生身體發育的不同因素在肺臟機能的評價中得以體現,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選用了肺活量進行測試,很有必要。
二、肺活量測試的過程
(一)測試目的
檢查學生的肺通氣功能。
(二)測試需要場地器材
電子肺活量計。
(三)測試方法
保證室內通風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肺活量計主機放置平穩桌面上,檢查電源線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鍵液晶屏顯示“0”即表示機器進入工作狀態。首先告知被測者不必緊張,要自然放松,要盡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氣效果最好。面對儀器站立、手持吹氣口嘴,調整口嘴;像聞花式盡可能緩慢而用力地深吸氣,吸氣后屏住氣再對準口嘴盡力深呼氣,直到不能呼氣為止,防止此時從口嘴處吸氣,測試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氣。吹氣完畢后,液晶屏上最終顯示的數字即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試者二次,每次間隔15秒,記錄二次數值,選取最大值作為測試結果。
(四)注意事項
1.電子肺活量計的計量部位的通暢和干燥是儀器準確的關鍵,吹氣筒的導管必須在上方,以免口水或雜物堵住氣道。
2.每測試10人及測試完畢后用干棉球及時清理和擦干氣筒內部。嚴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體沖洗氣筒內部。
3.導氣管存放時不能彎折。
4.定期校對儀器。
三、分析肺活量檢測數值不理想以及下降的原因
(一)學生對肺活量測試重要性認識不足,主要是學校領導對這個問題的分工、宣傳、教育不到位,沒有具體說明這個項目到底是校醫主管還是體育教師來管。我們知道,測試工作的正常開展需要被測試者的密切配合,被測試者的配合程度直接關系到測試的信度和效度。學生對肺活量測試的一些基本問題認識不清楚,學生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氣只是模仿性聽從老師的指導,導致測試成績很不理想。
(二)我們知道,學校并沒有把《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與學生的綜合成績掛鉤,只是在評定三好生才做一評定依據。導致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這項工作沒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表現出在測試時注意力不集中,怕臟、怕累、敷衍了事,不能做到全力以赴,因此影響其真實水平的發揮,造成測試成績的不準確。
(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對肺活量這一項目不夠重視,測試時不會用氣,沒有進行過對肺活量測試的專項練習。多數學生測試前沒有進行深呼吸,上去就猛吹,時間短,基本上也就吹出成績的1/3;個別學生還存在緊張現象,吹氣時側露氣;還有個別女生,平時比較內秀,吹氣時不敢吹,這都是導致肺活量這一項目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四、提高肺活量的練習方法
正確呼吸:而美國研究人員一項最新專題調查發現,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及格,表現為呼吸過于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鮮空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時就匆匆地呼氣了。讓吸入的氧氣深入到肺葉的所有角落,呼氣的時間應掌握在吸氣時間的兩倍左右,盡量用鼻子來呼吸,不要養成用嘴呼氣吸氣的習慣。
(一)跑步
這是最簡單也最方便的鍛煉項目,不受天氣影響,平時,假期都能進行。對增強學生肺活量來說,變速跑、耐久跑的作用最大。注意要經常堅持、做到跑和呼吸配合、距離適當、強度不宜大,慢跑是鍛煉肺部功能的有效簡便方法。每次慢跑500~1000米.跑步時注意要做到呼吸勻稱自然,千萬不要憋氣,否則容易岔氣。根據自己的能力而行,過量的話對心肺負擔太重,運動量不夠的話則刺激不夠。每次跑完后脈搏在每分鐘130~140左右為適宜。剛開始進行鍛煉,許多人都有全身疼痛氣上不來的感覺。堅持運動一周左右后,這種情況就會大大改善,這時就能轉入變速跑。變速跑也要循序漸進,最初先練一組,然后逐步加量。
(二)跳繩
學生比較喜歡,學校易于開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肺部機能,還有利于增加身高,以及增強人體協調能力和靈敏度。跳繩分個人跳和集體跳兩種選擇,個人可以進行單搖,雙搖的練習,集體可以進行8字跳。每次練習,對學生肺活量提高都有很大幫助。
(三)深呼吸練習
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氣,使肺的下部充滿空氣。吸氣過程中,由于胸廓向上抬,橫膈膜向下,腹部會慢慢鼓起。然后再繼續吸氣,使肺的上部也充滿空氣,這時肋骨部分就會上抬,胸腔擴大,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秒鐘。最后屏住呼吸5秒鐘。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可以將屏氣時間增加為10秒,甚至更多。肺部吸足氧氣后,再慢慢吐氣,肋骨和胸腔漸漸回到原來位置。停頓一二秒鐘后,再從頭開始,每天反復5分鐘。練習時間長了,能成為一種正常的呼吸方法。
(四)靜呼吸
將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有意識地想象空氣是朝前額流去的。當肺部空氣飽和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氣10秒鐘再呼出。然后按住左鼻孔重新開始。每邊各做5次。
(五)運動呼吸
氧氣不能在體內貯存,人們必須一刻不停地吸進新鮮空氣。所以,呼吸對健康影響很大。在行走或是慢跑中主動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慢吸時隨著吸氣將胸廓慢慢的拉大,呼出要快。深呼吸可使胸廓上抬,橫膈膜下移,繼續吸氣,使肺的上部也充滿氣,這時肋骨上抬,胸腔擴大,最后屏住呼吸約10秒鐘,后慢慢吐氣,肋骨和胸骨漸漸回到原來位置,每次鍛煉不要少于20次,每天體育課可做若干次。
(六)擴胸鍛煉
堅持每天做擴胸、振臂動作,先握緊拳頭,然后向左右上下前后用力拉推伸展動作50次左右。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坐、站或走路,如能長期堅持挺胸抬頭直腰的姿勢,肺活量可增加半成至兩成,而身體各組織所獲得的氧氣量也隨之增加。
鍛煉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還有: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選擇那一種方法,都要持之以恒經常練習才能有效。以上這些鍛煉的機制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彈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機能,從而達到提高肺活量檢測數值的目的。
五、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保證測試效果
(一)講解與示范
測試前教師應講解、示范吸氣、吹氣等動作,講解要通俗易懂,示范要規范標準,也可請優生示范,學生邊做教師邊講。練習中教師要做針對性的語言提示或點評,使學生認識不足,改進動作。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前教師可收集有關測試肺活量的影像資料,課堂上讓學生觀看學習,模仿練習??吹耐局薪處熆勺飨鄳难a充和說明,這樣直觀地學習,利于學生理解技術要領。
(三)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練習中教師要做好監管和輔導工作。對馬虎、粗心的學生,告誡其要認真、細致;對后進生、潛能生要特別關照,加強鼓勵和引導。有針對性地講解、示范、糾正,耐心細致,不厭其煩。也可讓學生們互相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思考、總結、交流。測試前認真學習,技術要領熟記心中;測試中不折不扣地做好每一步動作;測試后及時關注成績是多少,反思測試途中的優點與不足,不懂的地方主動請教他人,認真聆聽點評。杜絕一測了之,不聞不問的現象。
(四)組織競賽,激發潛能
可采用競賽的方法來增強學生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潛能。體重差不多的,身形差不多的人可比誰吹得數值多;也可比誰吹得準;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團體賽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學生們的技巧和積極性。
六、肺活量測試的一般技巧
首先,測試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最好要運動到感覺呼吸速度加快,目的可以讓學生多吸入點氧氣,然后稍微平靜一會。第二、測試時,必須要深呼吸2-3次左右(吐氣要吐盡),接著深吸一口,腳跟也可以離地,感覺肺部都充滿氣了,最后用力把漏斗罩嘴上(必須要罩地緊點,不要漏氣),吹氣時用力均勻的吹出去,等你感覺沒氣的時候,彎腰,繼續把肺里的氣擠出來,記得要慢慢彎,有點缺氧的感覺。這種技巧性的東西,最好是測試前一個月進行反復練習,效果更佳。
總之,要想在肺活量這一項目上取得理想的成績,必須做到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和測試技巧兩者結合,同時提高學生對肺活量的重視程度,但憑測試技巧是不夠的,加強體育鍛煉才是關鍵,用科學的鍛煉手段讓學生每天都堅持鍛煉才能使學生發揮出最大的能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