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波
摘 要:自2006年始,文化創意產業猶如橫空出世,在我國受到了極度的追捧與關注。本文針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及現存的問題提出一些對策措施和思索,以求能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良性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鏈;營銷;政策;人才
一、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創意不足
中國電視劇年產量達到1萬4千部集,居世界第一;電影年產量達到402部,居世界第三;動畫年產量10萬分鐘,也在世界靠前;而電視節目的數量更是全球任何國家難以企及;即便舞臺新劇,估計也能居世界前列。從這些意義上說,中國絕對已經是文化產品生產的大國。但是,中國如此眾多的產品,卻不僅缺乏世界影響,甚至也缺乏國內影響。究其實質,創意的缺乏已經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化、持續化發展的最大瓶頸。我國的影視劇僅僅停留在戲劇創作的人物情感世界中,忽視了知識資源和產業資源,沒有深入挖掘文化創意的元素符號。拍攝的電視劇卻停留在文學文本語言藝術的審美闡釋的人情戲與情節戲上,戲劇情節的闡發與文化書寫中,沒有挖掘其中的文化創意元素,使內容蒼白而又空動,不僅在傳播中國文化上失去轟動效應,甚至經濟效益亦遠遠不夠。
與影視產品相比,我國動漫產業的創意不足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版《花木蘭》使我國的長城、烽火、戰馬、皇室等文化元素流行世界,《功夫熊貓》更是將中國的功夫、廟會、斗笠、蓑衣、傳統手推車、針灸、爆竹、店小二、面條等中國文化元素以及“氣定神閑,海納百川”、“珍惜當下”等中國式的傳統哲理表達得淋漓盡致。反躬自問,我們守著如此多的文化資源,為什么生生讓別人拿去做了創意?公眾認為國產動畫片缺乏創意,情節老套。在多次舉辦的動漫游戲博覽會中,一位自稱是資深漫迷的觀眾直言,年年必辦的動漫展越來越缺乏特色,甚至出現了展出作品落后于市面流行的現象。
(二)營銷乏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文化產品多如過江之鯽的今天,甚至可以說,文化創意產品“成也營銷,敗也營銷”。美國電影作為一種“純粹”的商品形式,建立了一套系統完備的市場營銷機制:從影片的選題、編劇到拍攝、制作,乃至映前宣傳、映后市場跟蹤,制片方成立的營銷小組會通過市場調研、觀眾心理測定和影片市場預測,確定媒體傳播計劃,制造口碑,引起關注,來完成影片市場營銷策劃的整個步驟。反觀我國的影視創意產品,要么是像《英雄》、《十面埋伏》等所謂大片一般走上了“掠奪營銷”的不歸路,要么是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不是主要演員的花邊新聞和丑聞,就是導演帶著一幫明星走四方,營銷手段單一,遠遠沒有雪的整合營銷的皮毛,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手機短信等多種媒體,通過新聞發布會、制作專題等方式進行多側面、全方位的立體傳播,并與企業合作進行聯合營銷等。
(三)產業鏈封閉
產業化更重要的標志是產業鏈條的延伸。國外文化創意產業的完整鏈條包括資源、內容創作、生產、集成包裝、發行和展示等眾多環節,無論是《哈利·波特》還是《米老鼠與唐老鴨》,這些優秀的創意作品之所以能創造上千億的市場價值,都是依賴完整而強大的產業鏈,從小說、游戲到電影、卡通玩具,再到主題公園,不斷挖掘利潤增值點,創造財富。相比之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整合程度尚處在起始階段。
(四)人才缺乏
人才是創意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能否擁有大量的創意產業人才,將成為奪取創意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定因素。從根本上說,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創意人才的缺乏。我國目前創意人才不僅在數量上偏少,而且在層次和結構上也很有待改善,創意的、策劃的、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和高端人才極為欠缺,會創意的人才不懂經營管理,懂經營管理的人才又不會創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制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做好宏觀調控,根據各省市的產業現狀和發展空間在國家層次上進行文化創意產業的總體規劃,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同城市發展、產業整合以及科技、教育發展協調起來,仿制在開發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地域沖動”、“政績沖動”。
2.完善政策框架。西方學者賈斯廷·奧康納在《歐洲的文化產業和文化政策》中說道:“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產業觀念是受牽涉其中的政策框架驅動的”。我國要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必須在法律、金融、產業發展等方面制定完善合理的政策。
3.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小政府,大社會”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政府應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通過創意中介服務機構這一非政府性的公共服務平臺整合社會資源,搭配相關產業鏈,推動創意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二)重視創意人才的培養
1.改革教育機制。從根本上說,創意的缺乏源于我國傳統的教育機制,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孩子的想象力一步步被扼殺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中。創意的培養應從娃娃抓起,從整個教育機制的徹底改革中入手,落實素質教育,注重人文社科知識的學習。
2.完善專業人才培訓體系。充分發揮高校的綜合資源優勢,著力加強對創意人才、營銷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尤其是復合型高端人才的教育與培養。加強產學研合作,縮短學用落差。構建系統的社會培訓體系,進行資格認證考核。
(三)保護知識產權
文化創意產業是源于個人創造性、技能與才干,通過開發和運用知識產權,具有創造財富和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開發與運用知識產權是創意轉換、形成產業鏈的關鍵。創意產品極意被侵害,因此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必須加大對版權的保護力度,因為版權的市場價值體現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唯一盈利途徑。在中國,產權問題越來越嚴重,模仿隨處可見,盜版屢見不鮮,既削弱了創意人員的研發動力,不利于創意群體的形成,又阻礙了創意衍生產品的開發和產業鏈的完善,嚴重制約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此,應實行如下措施:
1.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加強專利法、版權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立法,提高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知識產權犯罪。
2.提高知識產權的服務能力。通過增加知識產權審查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加強信息檢索能力、改進工作流程、建設政府上網工程等方式,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能力和信息提供能力。
3.培養公民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4.加強國際合作,共享數據資源,聯合打擊盜版。
(作者單位:貴州省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