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 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大學生網貸平臺在眾多P2P平臺中展露頭角,在其不斷膨脹的過程中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爭議。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網貸的概況及其產生的雙面影響,從而提出針對性建議,從客觀的視角來展望大學生網貸行業的前景。
關鍵詞:大學生網貸行業 影響 規范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6(c)-149-02
當互聯網遇上金融,當大學生消費遇上互聯網借貸,大學生網貸便成了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近期,一系列由大學生網貸而引發的令人難以接受的惡性事件屢見不鮮:裸條放款、追債、非法拘禁、無力還貸自殺……“校園網貸”的日趨流行,在給大學生帶來經濟便利的同時又產生了不少的新危害。本文對大學生網貸的概況及其產生的雙面影響進行分析,從而提出針對性建議,從客觀的視角來展望大學生網貸行業的前景,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1 大學生網貸的概述
現今,互聯網借貸平臺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中專門為大學生提供貸款業務的網貸平臺迅速地膨脹,關于大學生網貸的研究也越來越廣泛。
1.1 大學生網貸的參與者
1.1.1 出借人
目前,我國的校園網絡借貸平臺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經營正規的“互聯網+金融”借貸平臺,如我們熟悉的支付寶螞蟻花唄、京東校園白條、人人分期等;第二種是亟待嚴格監管治理的無合法經營執照的違法“黑商”,這種借貸平臺的借貸金額上限和利息更高,貸款資金大多是私人籌資資金,據我們調查多起校園網貸的惡性事件所知,這類平臺是最主要的危害來源。
1.1.2 借款人
校園網貸的借款人是數量眾多的在校大學生,而在這些大學生中,存在以下的典型特點:(1)存在資金短缺情況的學生占很大比例。(2)缺乏理性的消費觀念,不能合理的進行消費。(3)缺乏判斷力和自律性,在使用金錢上存在缺陷。
1.1.3 利益相關者:家長
絕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沒有經濟收入的,因此他們的還款能力幾乎為零。但是在追債人的逼迫下,最后還是要靠父母來解決還款的問題。由此可見,家長是大學生網貸的主要利益相關人。
1.2 大學生網貸平臺的主要特點
(1)申請的門檻低、程序簡單。大部分的大學生網貸平臺的申請程序都很簡單,特別是通過大學網貸代理辦理的貸款,大學生只要將學生證、身份證、戶籍等信息上傳至網站就可以申請貸款,就如我們熟悉的支付寶螞蟻花唄,它對絕大多數用戶都是有額度的。然而,只有很少的網貸平臺會進一步的把關,大部分的校園網貸代理為了沖業績,風險控制把握不嚴,讓學生低門檻進入,這樣造成了校園網貸泛濫,貸款質量水平低。
(2)宣傳范圍廣、途徑眾多。校園網貸的宣傳范圍涉及各大高校,你會在高校的很多地方看到張貼的關于網貸的廣告,它的宣傳途徑更是各式各樣:電信、網絡、書刊雜志等,如此廣泛的宣傳自然會吸引不少的大學生。
(3)市場寬廣、需求旺盛。首先,在中國大學生數量多,從而會產生巨大的校園網貸市場。其次,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較為超前,消費理念尚未成熟,對網貸有潛在的需求。根據我們搜集的數據可知,2016年,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已突破800億元。
2 大學生網貸產生的影響
大學生網貸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雖然以驚人的速度在金融市場上嶄露頭角,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行業的自律,在其不斷的膨脹擴張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因此,外界應當客觀地看待大學生網貸行業,不能采取過于偏激的態度。
2.1 大學生網貸的積極影響
(1)有利于緩解大學生家庭經濟壓力,激勵學生培養獨立的經濟意識。首先,據調查可知,中國有一部分大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無法支付學費及生活費,而網貸平臺的出現為大學生提供了學習資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其次,學生在父母同意的前提下進行理性貸款,在還貸的壓力下,學生能夠提升責任意識,也能培養理性的消費觀念。
(2)有利于網貸平臺積極創新、開發新業務,給互聯網金融注入活力。首先,在校園網貸需求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網貸平臺會積極地開發新業務、擴大自身規模、提高競爭力,從而該行業也會得到發展。其次,隨著網貸平臺業務的不斷增多,行業發展規模日益擴大,同時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也會增多,其發展自然會帶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2.2 大學生網貸的消極影響
(1)非理性的網絡貸款危害大學生學業和前途。首先,大部分在校大學生對待消費并不理性,過度超前的消費觀念加上盲目攀比心理會產生很多盲目貸款的現象,這部分學生并不考慮自身的還款能力,只追求物質上的享樂,到最后只會負債累累,影響學業。其次,一些非法的網貸平臺貸款無限額、高利率,學生一旦產生巨額貸款就很難還清,而拖欠貸款會影響學生的誠信度,不利于未來的發展。
(2)缺乏監管的校園網貸降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質量。首先,新興的大學生網貸行業悄悄地潛入互聯網金融市場,并以驚人的速度占據市場份額,相關的部門對其興起的反應過于遲鈍,未能及時加強監管,使校園網貸行業產生混亂的現象:不良貸款越來越多、非法無照經營“黑商”泛濫等。其次,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個分支,校園網貸行業的發展狀況影響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混亂的校園網貸行業自然而然地降低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質量。
3 有效規范大學生網貸行業的建議
3.1 加強行業自律
(1)網絡借貸平臺之間需要加強信息共享,以防多頭借貸,形成互相監督的格局。(2)加強借貸平臺的清理、整治與行業自律,讓費率、逾期費用、服務費等費用都更加公開透明,約束行業規范化發展,切實發揮校園網貸的積極作用。(3)平臺自身改進經營管理模式、完善運營模式、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良好的網貸信譽與形象。(4)加強借貸人審核、提高借貸的門檻、關注投資者權益保護、靈活運用相關金融技術及工具,這些不僅可以促進大學生網貸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有助于從平臺自身的角度控制網貸風險,減少不良貸款發生的幾率。
3.2 重視行政和立法的作用
(1)政府應當加強對校園網貸行業的監管,制定明確、統一的規則來規范、引導校園網貸行業的發展,完善相關法律,確定平臺法律地位和具體的監管部門。(2)政府應加快建立開放性信用評級市場環境,建立完備的征信體系,加強對借款人的資格認定以及明確借款人還款來源、提高借款人失信的成本,增加還款意愿。(3)政府要加強對大學生的金融消費教育,積極組織相關講座、宣傳活動,使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和金融風險意識得到提高。(4)相關的監管部門要嚴厲打擊非法校園網貸平臺,做到依法監管,同時也要要杜絕一切徇私枉法的行為。
3.3 大學生提升選擇的能力
(1)樹立健康的消費觀念,量力而行,在自己經濟能力承受范圍內適度消費、在真正有貸款需求時謹慎適度貸款,認真審查貸款平臺的運營資格,仔細閱讀貸款流程及還款要求等,誠信借款、按時還款,以免影響自身誠信、觸犯相關法律。(2)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消除懵懂的借貸心理,才能理性借貸,健康理財,不被一時的享樂沖昏頭腦。(3)在借貸過程中,遇到自己的利益和權力被侵犯的情況時,要及時勇敢地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平時可以積累一些法律知識,預防自己被侵權而不知情的情況發生。
3.4 改善外部壞境的影響
(1)高校首先要重視大學生的金融知識教育,通過開設課程、舉辦相關講座和活動等方式提升大學生的金融風險意識和消費觀念;然后,在學生的心理教育方面也要重視,積極地疏導被網貸債務纏身的學生,避免他們采取極端行為。(2)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社會要加強輿論監督,及時地披露不良校園網貸現象,一方面警示大學生理性消費,合理借貸;另一方面也號召公眾共同監督大學生網貸行業。(3)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在校狀態。家長要關心孩子生活、花銷情況、思想狀況、創業意愿、是否需要貸款或已經貸款,及時給予教育和指。當確實存在網貸現象時,要耐心、理智地與孩子解決問題。
4 大學生網貸行業的發展前瞻
對于沒有經濟收入來源的在校大學生而言,有這樣的網貸平臺提供貸款是好事,但是,不能因此而不計后果地盲目貸款、過度消費,而應該合理地利用這一平臺提升自我。公眾不能一味地排斥這個新興行業,而要給予他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構建健康、創新的大學生網貸行業,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謝留枝.高利網貸為何要瞄準大學生[J].經濟研究導刊,2016(17).
[2] 李剛,黎俊宏.大學生網貸風險警示[J].對外經貿,2016(07).
[3] 宋雁慧.大學生網貸行為的社會心理分析[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05).
[4] 張跣.大學生網貸多維反思筆談[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6(05).
[5] 景宇哲.大學生網貸與P2P[J].商業經濟,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