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馮杰
摘 要:本文首先對外匯風險的基本含義進行概述,從外匯市場不完善、本幣和外幣的交換、結算形式具備多樣性、外匯匯率改變四個方面入手,對國際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國際經濟貿易中防范外匯風險的措施,以期為相關領域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經濟貿易 外匯風險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6(b)-068-02
隨著我國經濟體系的全面改革,我國經濟和國家市場之間的關系逐漸緊密起來,在某種程度上,給我國外貿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但是一切機遇都如同一把雙刃劍,在給企業帶來機會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其中外匯風險就是主要的一項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將會給我國貿易經濟發展帶來一定阻礙。因此,做好國際經濟貿易外匯風險管控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提升我國企業風險防范意識的基礎上,增加外貿企業核心競爭水平,從而促進其穩定發展。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國際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及防范措施進行闡述和探究。
1 外匯風險的基本概述
隨著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外匯風險這一詞匯隨之產生。所謂的外匯風險主要指由于匯率發生改變而出現的諸多風險以及損失。針對外貿領域而言,外匯風險產生的影響效果極為嚴峻,其是阻礙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外匯風險通常受到匯率改變幅度的影響,并且匯率自身就屬于一個較為繁瑣的流程,導致其產生的因素主要有三點,第一個是經濟上升情況;第二個是國際收支情況;第三個是通貨膨脹情況。這些因素在國際經濟發展進程中,起到的作用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可以推動經濟快速增長,部分能夠制約經濟提升。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情況來說,經濟框架以及進出口框架一般和其他國家具備較大的差距,再加上當前人民幣還無法實現自由兌換,這就給我國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帶來了提升,如果人民幣匯率得到提升時,就會面臨升值現象,反之,如果人民幣匯率得到減少時,就會面臨貶值現象[1]。這就會讓我國經濟貿易面臨兩種狀況,一種是我國收支應該為持續上升,另一種是我國人民幣增值壓力逐漸加大。由此可以得知,在今后國際貿易中,外匯風險必將是外貿企業主要存在的風險,企業應該全面探究出相應的控制措施,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2 國際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2.1 外匯風險產生原因——外匯市場不完善
通常情況下,我國外匯市場并非在完備的市場環境中形成的金融性外匯市場,而是和現階段外匯機制相迎合的一項外幣和本幣交換的市場。我國外匯市場和國際其他國家外幣事項進行對比,存在較大的差異,具備較為顯著的特性就是結售匯特性。并且,我國外匯市場發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在某種程度上,會導致大多數企業在應用外匯風險控制措施方面受到較強的制約性,進而使得企業風險控制結果差強人意。
2.2 外匯風險產生原因——本幣和外幣的交換
對于國際經濟貿易來說,國際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實現貨幣的交換,國際貨幣種類繁多,各個國家也具備自身特有的財務機制,所以,為了實現各個國家經濟貿易的穩定發展,在開展交易工作時,應該運用外匯形式實現結算,運用本幣實施記賬工作,這是導致外匯風險出現的主要因素之一。假設企業在開展經濟交易工作時,不管針對對外貿易來說,還是針對投資融資而言,都無法實現貨幣交換,換句話說,運用同一種貨幣來實現交易,則不能出現外匯風險,但是,當前企業在開展經濟貿易工作時,運用的方式還是主要以外匯為主,外幣和本幣交換不可取代,從而導致外匯風險的發生[2]。
2.3 外匯風險產生原因——結算形式具備多樣性
在開展國際經濟貿易工作時,結算形式有多種,其中包含了賒銷、匯兌等,針對這些結算形式來說,可以讓交易由始至終的貨款結算以及償清之間具備較強的時間跨度,正是受到時間因素的影響,使得外幣和本幣之間比率發生較大的改變,進而導致外匯風險的出現。通常情況下,我國企業國際化水平普遍偏低,并且運營時間比較短,不具備豐富的國際經濟貿易經驗,對結算形式改變控制能力不足,進而加劇了外匯風險的發生。
2.4 外匯風險產生原因——外匯匯率改變
外匯匯率作為一個具備動態性的指標,其能夠隨意出現相應轉變,企業在開展對外貿易工作時,即便會發生不同貨幣的交換,假設匯率沒有發生明顯改變,將無法引發外匯風險的出現,但是由于匯率具備較強的改變性,當匯率發生改變時,必然會給貨幣交換帶來一定影響,進而給企業經濟貿易增添外匯風險,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3]。
3 國際經濟貿易中防范外匯風險的措施
3.1 提升外匯風險控制意識
企業在開展對外貿易工作時,為了防止外匯風險的出現,提升自身外匯風險控制意識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加大內部文化的構建力度,提升企業職工價值觀念,讓企業所有工作人員都具有較強的外匯風險控制意識。其次,企業應該層層實施風險控制意識,通過構建相應職責機制的方式,讓企業在面臨外匯風險的過程中,可以及時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從而確保各種戰略措施的高效落實。最后,培養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提升企業在開展國際經濟貿易工作時的風險防范水平,從而保證企業國際經濟貿易工作的順利開展[4]。
3.2 構建高效的外匯風險控制體系
針對企業發展而言,在開展外匯風險控制管理工作時,構建高效的外匯風險控制體系是非常必要的,企業應該加大控制體系的構建力度。第一,企業應該參考國內外成功企業外匯風險控制措施,同時根據自身運營狀況,構建一套迎合企業發展的管理體系。第二,要做好各個風險控制環節的探究和分析工作,其中包含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管理等,加大管理力度,降低外匯風險發生機率。
3.3 保證結算形式的合理性
由于結算形式自身具備多樣性的特點,進而引發外匯風險出現,在開展國際經濟貿易工作時,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外貿情況,合理選用結算形式開展結算工作,盡可能減少外匯風險的發生。例如,在合同具備法律效應以后,企業需要對貨幣支付情況進行追蹤,實施匯率改變追蹤工作,對匯率改變幅度進行評估,進而采用較為合理的結算方法,減少外匯風險發生。此外,在融資形式選擇方面,通常運用信用證出口押匯形式,這樣能夠有效處理短期資金短缺問題。而針對長期融資問題,則需要采用保理業務等形式進行處理[5]。不管是結算方面,還是融資方面,都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狀況,合理選擇,進而起到降低匯率風險發生的效果。
3.4 合理選擇外匯風險控制工具
針對我國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外匯風險控制需要得到風險控制工具的幫助,企業在發展中應該充分應用金融機構提供的各項風險控制工具,做好風險控制和防范工作。當前,普遍運用的風險控制工具主要以即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交易以及期權交易等形式為主,企業可以將一種或者多種控制工具進行融合,結合企業自身業務情況合理選擇外匯風險控制工具[6]。這些外匯風險控制工作都會具備一些不足,因此在選用時,需要根據各個工具的自身優缺點和企業知識狀況合理選擇,從而實現對外匯風險的合理防范和控制。
4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外貿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在開展國際經濟貿易工作時,外匯以此作為一項極為關鍵的交易方式,在交易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外匯風險產生的因素,例如外匯改變浮動、貨幣之間的交換、外匯市場完備性等方面,根據不同的問題,采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在提升企業外匯風險防范水平的同時,還能推動我國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市場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月,謝源虎.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防范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06).
[2] 王晨輝.初探國際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以及應用措施[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1).
[3] 郭雙梅,趙越.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6(30).
[4] 何思靜.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淺述[J].時代金融,2017(06).
[5] 楊瀾,張忠慧.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Z1).
[6] 耿振.國際項目融資外匯風險的防范措施分析——基于貨幣保值角度下[J].商業會計,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