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慧俊
摘 要:明清晉商是中國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晉商精神至今傳頌,晉商理念經久不衰,他們創造的龍門帳、頂身股制度、經理人制度等依然是值得當代企業借鑒的獨到之處,但是由于時代的桎梏、自身的原因又讓晉商走向了沒落。
關鍵詞:明清晉商 誠信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7(a)-179-02
“輕重權衡千金日利,中西匯兌一紙風行”,走進平遙縣日升昌票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廳廊柱上的這副對聯,字里行間我們仍然能感受到明清時期的晉商“雄踞中華,飲譽歐亞”的氣魄與自豪。晉商作為我國十大商幫之一,其在金融業的發展地位不可小覷,特別是到清朝中葉,咸同(1851-1874)時期山西票號幾乎獨占全國的匯兌業務,成為執全國金融牛耳的強大商業金融資本集團。而其獨特的晉商文化對我們塑造人格以及發展現代會計事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從明朝初年起經過500多年的發展,最終晉商還是沒有逃脫沒落的結局。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對明清晉商的發展做出了基本的分析,從晉商面臨的機遇、遭遇的挑戰、晉商自身的優勢以及其劣勢入手,從而為當代企業的發展提出借鑒意義。
1 明清晉商發展的SWOT分析
1.1 晉商發展的機遇
(1)政治環境分析。明朝開中法的實行為明清晉商的崛起提供了機遇。明代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給予販鹽專利的制度。商人們只要在大同交給官府一石米或者在太原交給官府一石三斗米,就可以領取200斤的鹽引,這種方法既可以解決運輸物資的花銷,不用每年支出大筆的雪花白銀來鞏固邊防,又可以減免百姓負擔,這就為山西商人提供了一個巨大商機。(2)經濟環境分析。明清晉商的發展恰逢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又一個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統治階級已經制定了統一的貨幣政策,手工業和農業發展迅猛,商業經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晉商所有經營的業務中,包括絲綢、茶葉、煙葉等都能保證充足的物資供應,同時又能適銷對路地將這些產品出售到蒙古乃至國外。
1.2 晉商發展面臨的挑戰
(1)政治環境。清政府的腐敗統治以及內亂外患的影響。清政府將商人視為他們無限壓榨攫取利益的機器,各種稅目琳瑯滿目,并沒有正視商人在經濟發展中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其中與俄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使其在中國獲得了自由貿易的特權,受此影響,晉商的茶葉經營大受打擊;同時日俄戰爭的爆發,使得“僅營口的山西商人,一年就虧折銀200余萬兩。”(清檔,山西巡撫光緒三十四年3月13日奏折),風雨飄搖的政府統治并不能保證晉商票號的持續經營。國內的辛亥革命以及軍閥的混戰,使得商號的經營舉步維艱。(2)經濟環境。這是由政治動亂引發的經濟危機。社會政治環境的不穩定使得民不聊生,維持生計已經很困難,發展經濟更是已無心力。資本主義的入侵導致手工業和農業資源被掠奪,貨源不能保證完整的供應,同時其銷售市場的大部分被俄國占領,晉商的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3)自然環境分析。當時的山西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氣候干燥寒冷,天災不斷,生存環境惡劣,地不養人,使得山西人不得不外出謀生,在此過程中,漸漸萌生出了外出經營生意的念頭并付諸行動。如喬致庸的祖先就是在乞討途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秦姓人,并與之結交,從當鋪小伙計做起,慢慢積累積蓄,生意日漸起色。
1.3 晉商自身的優勢
(1)儒家思想的影響。受到傳統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的熏陶,東家在選用人才時最看重的就是一個人的品行,只有講誠信、忠厚、老實的人才有可能入圍。在人才選拔上嚴格的標準為晉商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人才,成為其骨干力量。同時,晉商一直秉承著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德行,勤奮敬業、開拓進取的品質經營生意,他們“重義輕利”,重視商譽,最終其足跡遍布中國、遠及歐亞、享譽世界。(2)精通專業知識。一個人從小學徒發展到正式的賬房先生,要經歷漫長而艱辛的學習過程。首先要跟隨師傅學習專業的珠算術和心算術,“有客實踐,無客默誦”,此外還要進行記賬、寫信以及蒙、滿、俄語的學習;其次便是能寫得一手好的毛筆字,便于賬目的核對。(3)實行積極的員工期權激勵制度——頂身股制度,將商號的利益與員工的利益緊密結合。其基本做法是:資本投資人(東家)投資資本形成物質資本(銀股),同時投資人根據經營者(掌柜和伙計)業務能力的大小確定為其人力資源資本(身股),旨在通過身股形式把商號的經營成果與經營者的利益直接掛鉤,激勵經營者開拓市場,加強管理,提高效益。(4)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東家聘任專門的經理人經營票號,并且東家不能干預經理人的一切經營活動,只在年底等候其匯報一年的經營成果。這種兩權分離的制度使得經理人有很大的權限管理票號而不受束縛,能夠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分析市場,在用人和經營上都能有自己一套獨到的見解和方法。
1.4 晉商自身的缺陷
(1)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的束縛。首先,明人沈思孝在《晉錄》中說“:平陽、澤潞豪商大賈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晉商的足跡遍布歐亞,然而賺取的錢財都要悉數送交總部,即使是遠在國外的小掌柜也無權支配這些財富的用途。與資本主義的大財團相比,晉商的決策者往往缺乏發展的眼光,其財富沒有用于投資、進一步開拓其市場,也沒有用于修建公共基礎設施等的建設中,反而是用來修建一些廟宇。其次,其財富運回總部后,被東家分發給其子孫,這樣層層下發,每個人分到的金額相對較少,也不能夠用來作為擴張的資本。這種相對封閉的經濟運行方式,在遇到更強勁的對手后很容易崩潰,因此也很難形成龐大的經濟體系。(2)選用以及培養人才上的失誤。在人才的選拔上,過于單一的注重誠信這一品質使得經營者往往放不開手腳,墨守成規,不求進取;同時票號掌權人守舊、不思改良的思想使得晉商的發展受到極大地限制與束縛。鴉片戰爭后,隨著通商口岸的開通,社會風尚的變化,市場需求也在悄然變化著,寧波商幫能夠敏銳地覺察這一變化,適時地改變經營策略,在經營傳統業務的同時開始涉獵船運業。與寧波商幫相比,晉商依然戀戀不舍于這片久居的黃土地,子孫后代接受的依然是《弟子規》、四書五經以及基本的處理賬務的能力,是他們的眼光、思路、視野以及人才的素質將自己禁錮在太行山下、汾水河畔的一個又一個深宅大院之中。(3)經營模式上的不足。晉商能夠做強做大,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講信用,因此,他們經營的票號只放信用貸款而不做抵押貸款,而信用貸款的發放要求和平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大量的貸款放出去沒有物資的保證,在后期遭遇社會動亂后,貸款收不回,很多票號因此出現了經營危機。
2 明清晉商的發展對當代企業的借鑒
(1)在會計人才培養上,學習晉商的任人唯賢。首先,員工要具備基本的講誠信的道德;其次,員工應積極地參與繼續教育,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文化知識,繼承和弘揚晉商文化中對待會計知識的嚴謹性;最后,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員工應當愛崗敬業,具備嚴謹的工作作風、夯實的專業基礎以及超強的適應能力;同時,企業也應當定時與發達地區交流,敏銳的捕捉市場信息,運用發展的眼光經營。(2)學習晉商的敢為人先。晉商目光敏銳,行動果敢,敢為人先,在明清商人階層中具有開拓創新的商界領袖風范。晉商對中國經濟最大的貢獻是在其經營范圍廣、經營區域大、從業人員多、經營理念先進的基礎上,在道光初期率先創設了票號。(3)經營者應遵從晉商崇尚節儉的作風。經營者應當將資金運營到更加有利的項目運營上,盡量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分配,將企業的成本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全心全意謀發展,一心一意辦大事。(4)企業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借助于政策的優勢,企業的經營范圍應當是順應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的,而不是違背市場發展需求的。企業需要獨具慧眼的決策者敏銳地洞察市場需求風向,積極轉型,不能墨守成規、逆時代而行;同時,決策者在做出判斷后,應當果斷地決策,不能畏首畏尾,錯失企業發展的有利時機。(5)學習晉商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在企業的初創期,往往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和挑戰,此時的經營者應當發揚晉商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一步步地將企業做大、做好,不斷進取、不畏艱辛。
參考文獻
[1] 趙麗生.明清晉商的歷史地位與會計成就[J].會計之友, 2008(5).
[2] 王明星.晉商走向衰敗若干原因分析[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