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夢夏
摘要:在我國,隨著體能訓練在競技體育及大眾健身中的作用與地位日益凸顯,體能教練作為一個新興的職業,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我國體能教練的培訓認證體系沒有建立起來,職業準入標準模糊不清,競技體育運動隊中很少有專門的體能教練進行指導訓練,大眾健身俱樂部里的健身教練專業化程度普遍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體能訓練科學化水平的提高,阻礙了競技體育的發展,同時會削弱大眾參與健身鍛煉的積極性,不利于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體能教練;培訓認證
一、我國體能教練的現狀
(一)職業發展現狀
體能教練主要負責運動員的基礎體能訓練、損傷防護訓練和傷后康復訓練。由于我國體制有限制,體能教練在體育系統人士管理制度中沒有專屬崗位,因而在各級專業或職業運動隊中長期以來也就沒有體能教練這一角色,只有部分國字號及職業化的隊伍可以高薪聘請外國體能教練,其他大部分隊伍的體能教練是從田徑界客串而來,或者直接由主教練兼任體能教練這一角色。所以,現行的體能教練處于無崗位編制、無聘任標準、無管理認證的模糊狀態,機制的缺陷造成體能教練執教水平普遍偏低,進而困擾和阻礙我國體能訓練科學化水平的提高。
(二)職業資格認證現狀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性的機構和組織來開展體能教練職業資格認證的學習及考試,許多體能教練這一行業的人員青睞于選擇美國國家體能協會(NSCA)開設的CSCS(體能訓練專家)認證考試。其中,獲得CSCS認證的專業人士,能運用科學知識,為運動員提高運動成績制定出科學的計劃。NSCA是全球體適能領域中最具權威的專業組織,但是,該認證考試報名費用在7000人民幣左右,培訓時間較短,知識量巨大且內容繁難,對于很多剛畢業的學生或者沒有執教經驗的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欲從業人員來說,無疑是資金與知識的雙重挑戰。
從大眾健身方面來看,體能教練直接可視為私人教練(或健身教練)。私人教練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就目前來說,獲得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是私人教練(健身教練)從業人員進入健身房或大眾體能訓練工作室進行就業的最官方,也是最起碼的準入條件,該證書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拿到初級證書就可以上崗了。
(三)體能教練繼續教育現狀
教練員繼續教育是對教練員在任職、晉升后進行拓寬、補充、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職業能力的培訓。國家體育總局先后發布了《國家體委關于試行教練員崗位培訓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體委關于大力發展教練員崗位培訓的意見》等文件,頒布了《教練員崗位培訓制度師資條件及審批辦法》、等有關教練員崗位培訓的法規18項,這些法規為中國體育教練員的繼續教育提供政策保障,讓我國教練員繼續教育步入有計劃、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二、對我國體能教練培訓的對策探究
(一)立足體育類院校,培養體能教練復合型人才
對運動訓練專業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進行再度調整。以培養目標作為最高指示,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在運動訓練的課程設置方面,可減少必修課學分,增加選修課學分。必修課當中,可將體操、武術等技術性較強、難度過大、易使運動訓練專業學生艱難、勉強通過考試的的技術課程刪掉或劃到選修課當中;理論課中,增加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物力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競賽學等課程的課時數,新增體能訓練方法、健康體適能、運動損傷康復學等課程。選修課當中,增加搏擊、普拉提、健身教練、運動處方、筋膜按摩等課程,可體現出較強的實用性,打造教學、訓練、康復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
(二)成立中國體能協會及省、直轄市分會,形成整套管理體系
我國可借鑒美國國家體能協會,盡快成立中國體能協會,根據需要,可繼續建立各省及各直轄市的體能協會分會。一定要充分發揮體能協會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密切配合國家體育總局體能訓練行業發展工作的需要,組織開展國內、國際體能理論和實踐交流活動;舉辦各類體能展覽會、展示會、演示會等活動;編輯出版體能科技書籍、期刊、科普讀物、電子聲像等;開展相關研究,建立體能信息網絡;向會員提供體能信息和體能服務;促進體能訓練行業科技成果的學習、推廣、轉化和開發等工作,推動體能訓練行業的全面發展。
(三)建立體能教練就業準入和繼續教育制度,規范職業資格認證市場
在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內諸多學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已經看到體能教練準入制度即將建立起來的曙光,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的體能教練培訓認證及繼續教育體系也會有序開展。對于國內各種培訓機構的資格認證活動,更應加大規范力度,減少或避免盈利目的大于專業培養的情況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宋旭峰.我國體能教練專業化培養體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李燕.體能教練員職業準入的理論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