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梅
摘要:民航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十分必要,這不僅僅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校園安全教育不容忽視的部分。相對于家庭和社會,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學校能更及時、主動地進行,因此建設危機干預隊伍、進行危機干預,保障學校師生的心理適應和健康成長,是民航職業院校分分內之責。
關鍵字:職業院校、心理危機、心理危機干預
一、概念
(1)心理危機
當個體面臨的困難情境超越了他的應對能力,這時個體便會產生心理困擾,這種暫時性的心理失調狀態就是心理危機[1]。心理危機是一種悲傷甚至羞辱性的體驗,但也是人生成長必經的心理過程。“危機”即“危險”和“機會”如能順利度過,則個體習得相關事件的應對技巧,心理品質得以提升。
(2)心理危機干預
狹義的心理危機干預指,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及時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使之盡快擺脫困難、掌握一定的應對技巧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廣義的心理危機干預,不僅僅包括危機發生后采取的的應急干預,還包括危機前的預防,以及危機后的評估、總結與追蹤,在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建構工作中,還需從廣義的危機干預入手[2]。
二、民航職業院校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必要性
(1)民航職業院校特點
民航職業院校對學生培養更側重于:職業技能培養、校企之間的對接與合作。民航職業院校本身的辦學特點也決定了學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學習方式由理論知識學習向技能訓練轉變,發展方向也向就業為主轉變。學生將直接面對職業選擇、競爭和就業壓力,由此在人際交往、自我、求職擇業以及學習生活等方面難免會產生各種困惑,心理危機時有發生。學生能否在學校修煉健康的心理品質,這也是我們職業教育中的重點。
(2)民航職業院校學生特點
民航職業院校的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7—22歲之間,正處于埃里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中的成年初期,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親密感對孤獨感的沖突。同時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又極度的渴望“獨立”,希望自己可以有完全的自主決定權,不受家長、老師的管教,但又由于經濟沒辦法完全獨立,而處于矛盾糾結之中。由于個體本身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學生易產生各種心理危機。
(3)民航單位對民航員工的要求
民航服務工作既充滿著神奇、光彩,為很多人所向往,同時又集風險、勞累、挫折等因素于一身,作為民航服務人員,除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外,良好的心理素養更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民航院校的在校學生在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服務素質的基礎上得注重自身心理修養的提升,民航院校更應加強學生心理品質的鍛煉與提升。
三、民航職業院校心理危機機制建立
(1)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建設
心理危機干預絕對不應當僅是學校心理健康老師或者班主任的工作,現實我們發現很多班主任的確做了一些與危機干預相關的工作,但缺乏系統性。一支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隊伍不僅可以在心理危機事件發生后能快速高效的進行反應,更能保障工作的有效性、專業性。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隊伍需包含以下人員:學校領導、學生管理干部、班主任、科任老師、學校心理輔導老師。隊伍建設完成還遠遠不夠,需樹立所有成員的危機干預意識、掌握危機干預方法、制定符合自身學校的危機干預程序,定期對危機干預小組成員進行危機干預技術訓練,建立學校心理危機干預的中堅力量。
(2)做好新生入校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學生心理電子檔案
每年新生入校,需由學校心理輔導老師,利用心理測評軟件對所有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同時為降低新生的排斥,以及對心理測評的歪曲認知,需在心理普查工作進行之前,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評知識宣講,使學生能夠客觀、真實的完成測評。根據測評報告進行篩選約談,對問題較嚴重的學生主動介入進行干預,以降低危機事件的發生。但是僅靠一個測量就下決定有些不恰當,故在完成心理普查后,將篩選出的學生名單及時反饋給班主任,提醒班主任給予這部分學生積極關注,必要時再進行干預。
(3)重視隱形心理危機干預工作
學校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不應僅僅是突發心理危機的學生,更應擴大到所有的學生及教職員工。心理危機是個體在成長中都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但有些需要心理干預,有些靠自己自身的自愈能力不需要心理干預。故最好的心理干預便是在心理危機發生之前教會當事人掌握一些心理自助手段,提高解決困難的耐受力,提高心理健康品質。可以通過以下手段完成以上目標:
①生命教育
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開展生命教育相關主題班會、主題演講等活動。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和唯一,明白生命的意義,尊重、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發展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并將自己的生命融入社會之中,使學生樹立起積極、健康的生命觀,學會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②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可以再擴大化些如:定期心理健康講座、5·25心理健康活動、心理劇活動、心理知識宣傳欄、校園心理網站、心理咨詢室、心理成長小組團體等等。注重從學生更加易于接受的途徑去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
③巧用社會支持系統
對于學生教育,學校不是孤立的個體。家長社會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支持系統,尤其是學生家長,是很愿意加入到與學生成長有關的活動中來的。同時對于班主任老師來說合理的利用科任老師、學生對于做好危機干預工作大有裨益。
④新媒體下的“云絲帶”危機干預
所謂新媒體形式下的“云絲帶”危機干預,即多多關注學生虛擬空間、虛擬動態,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微博、微信、QQ等都是我們可以更快了解學生可用的工具。
民航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在重視危機干預工作的同時,更應注重干預的初級預防,合理利用校園力量,激勵教職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能力。
參考文獻:
[1]邊玉芳.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6,7.
[2]韓秀.學校心理危機干預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20:1-3.
[3] (美)Richard K.James.危機干預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