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龍
“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是我臺與天水市智慧城市投資發(fā)展公司通過廣泛整合各類資源,聯合推出的以新聞資訊、智慧政務、同城生活、電商購物、便民服務為一體,為廣大市民、政府和企業(yè)提供智能信息資源及開放式信息的應用平臺,是我臺借助智慧城市建設,深化媒體融合發(fā)展和推動產業(yè)經營轉型升級的嶄新嘗試。
一、產品定位
(1)變觸角為平臺,拓展傳播新空間。移動互聯網時代,城市臺要謀生存、求發(fā)展,一方面要以戰(zhàn)略的眼光進行新媒體化變革,促進媒體融合發(fā)展;另一方面,要將傳統廣播電視的產業(yè)屬性向網端延伸,培育戰(zhàn)略性前沿產業(yè)。“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的上線,成為繼我臺廣播、電視、網絡平臺(PC端)之后的第四大媒體平臺。利用手機客戶端占領無線網絡空間,變觸角為平臺,有效拓展了新聞媒介生存和影響的空間。
(2)變單向為雙向,架構雙向新通道。傳統媒體緊緊依靠單向的“輸出”模式,主要注重新聞內容的生產與推送,而作為“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不僅注重內容產品的生產與推送,同時也注重受眾的反應和與受眾的互動。這種雙重的屬性顛覆了傳統媒體兩大主體“傳者”與“受者”之間的關系,改變了單一的信息傳播通道,實現了從傳統媒體單向傳播通道向雙向傳播通道的形式轉化。
(3)變信息為服務,打造便民新渠道。自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自媒體逐漸發(fā)展壯大之后,人們獲取信息的時間和成本大大降低,傳統媒體新聞信息發(fā)布的時效性有時遠遠低于自媒體平臺,受眾注意力被各大自媒體平臺分散,僅是生產新聞資訊已經不能滿足對于主流媒體的期待。在這種情形下,“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明確定位,對標國內領先的智慧城市手機客戶端產品,用互聯網思維重新審視受眾需求,加快戰(zhàn)略調整布局和媒體融合的步伐。通過廣泛整合各類資源,打造一個集新聞資訊、智慧政務、同城生活、電商購物、便民服務為一體,為廣大市民、政府和企業(yè)提供智能信息資源及開放式信息應用平臺。
二、創(chuàng)新亮點
(1)采編流程優(yōu)化重組。以天水廣播電視臺強大的新聞團隊為依托,建立了“中央廚房式”的采編聯動平臺,統籌采編力量,實現“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的工作格局,優(yōu)化了采編流程,使得“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內容生產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2)運營模式市場化。“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項目是技術力量開發(fā)終端產品的一次嘗試。項目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部分。團隊承建,資金來源出財政撥款、我臺自籌外,還在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投入。
(3)高度的整合性和延展性。“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在開辟新聞資訊發(fā)布窗口的同時,還集成了近20項的便民服務功能。涉及智慧政務、便民服務,實現了一鍵式信息活動,一站式生活服務。
三、實際效果和社會反響
實際效果:“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的需求,研發(fā)了蘋果版和安卓版兩個版本,除了掃描二維碼下載以外,客戶端還在蘋果商城、華為商城、小米商店、oppo商店等終端持有量較大的應用商店上架,供用戶進行安裝使用。從實際效果來看,主要解決了用戶以下幾個方面的需求:
(1)解決用戶碎片化信息接收需求。通過智能手機,隨時隨地收聽收看我臺音視頻節(jié)目的需求,滿足了大家在碎片化和多元化傳播背景下的收視習慣。通過“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進一步鞏固了我臺在新媒體傳播陣地當中的主流地位,提升了我臺在新媒體宣傳陣地的輿論引導能力,拓展延伸了我臺音視頻節(jié)目新的傳播渠道。
(2)為用戶提供了一個互助信息發(fā)布平臺。“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開通了“同城”頻道,下設大家?guī)汀⒍纸灰住⒎课莩鲎獾?個欄目,供大家免費發(fā)布信息。
(3)用戶在社會公共生活方面部分實現了“零跑路”或者”少跑路”。如:“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的預約掛號功能,實現了醫(yī)院就診資源的實時共享,滿足了患者隨時隨地預約掛號服務。除此之外,還有公交、違章實時查詢,部分水電費的繳納,景點購票,酒店預訂等功能,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出行需求。
(4)社會反響:“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1.0版上線之后,研發(fā)和運營團隊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問卷工作。用戶普遍反映其使用下載非常方便,尤其是智慧公交、失物招領、景點購票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同時,用戶對客戶端的新聞資訊部分內容的豐富性和及時性也表示贊許。如集成了國內、省內和市內的最新新聞信息,尤其是流媒體直播功能,滿足了用戶隨時隨地打開手機看電視、聽廣播的需求。
四、啟示與思考
“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自上線以來,在緊緊抓好內容生產的基礎上,以“溝通至上”為宗旨,充分重視用戶的表達訴求,通過多種多樣的溝通設置和互動設置,提高用戶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不斷的增強客戶端的服務功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反響。其做法的啟示與思考如下:
(1)堅持以社會發(fā)展和受眾需求為導向研發(fā)產品,完善服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面臨新挑戰(zhàn),媒體的融合發(fā)展不僅是一種手段創(chuàng)新,更是我們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的實踐表明,受眾需求是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關鍵要素。
(2)在堅持做好“內容為王”的同時,要為受眾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在新的傳播形勢下,傳統媒體僅僅做好內容是遠遠不夠的,要不斷的增加平臺的服務屬性,為受眾提供更多的實用信息和便民服務。“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在重點打造新聞資訊頻道,生產優(yōu)質新聞產品的同時,還集成了近20項的服務功能,從交通出行、預約掛號、線上繳費、娛樂等多個方面滿足受眾的生活需求。根據安卓應用市場用戶使用統計數據顯示,社交溝通類手機客戶端的打開率最高,圖像音樂視頻類雖然擁有龐大的發(fā)送數,但其總打開率并沒有排到靠前的位置。
(3)充分重視新技術在媒體融合發(fā)展中的應用與發(fā)展。媒體融合,技術先行。“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作為天水廣播電視臺一個融媒體產品,在立項之前就充分的認識到了技術的重要性,項目通過招標方式引進專業(yè)團隊的專業(yè)技術,確保客戶端的開發(fā)效率,做到不僅“有用”,而且“好用”。新形勢下,對待先進傳播技術的態(tài)度將成為決定媒體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小到一個產品,大到一個媒體機構,想在未來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堅定奉行“技術先行”理念,加大對技術的投入,大力提高整個業(yè)務體系的技術含量,用新興媒體技術來引領和帶動媒體融合發(fā)展。
(4)社會資本介入將成為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的重要杠桿。“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作為一個媒體融合項目,前期的預算投資在40萬左右,這對于一個地方臺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且后續(xù)的運營維護成本費用更是一筆巨額花銷。如果只依靠財政補貼和單位自籌,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甚至會導致項目的夭折,這在城市臺在融合發(fā)展當中存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我臺領導班子慎重考慮,決定以稀釋股權的方式,引進社會資本,用以支撐“云上天水”手機客戶端研發(fā)和運營。經過半年多的快速研發(fā),目前已經上線1.0版本集成了近20個服務功能,圓滿完成了一期的開發(fā)任務。這是我臺在引進社會資本方面的一次有益嘗試,但同時也進一步證實了社會資本的在媒體融合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天水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