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所居住城市的規劃也有了更高的關注度,了解規劃信息的需求也在增加。同時,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通過網絡信息索引查找規劃信息,也成為規劃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將以城市規劃檔案管理為主題,研究并提出數字化管理的路徑。
關鍵詞:城市規劃;規劃檔案;數字化;信息化
一、城市規劃檔案數字化管理現狀
檔案管理數字化是檔案事業發展的必然方向,特別是2016年發布的《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檔案資源存量的數字化,利用的網絡化,管理的信息化,成為明確的發展目標之一。
在此背景下,目前城市規劃檔案的數字化應用正逐漸成為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一方面,國內有一批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較快的城市,已經開設了城市規劃檔案查詢的網站,并組建了相應的數據庫,實現了規劃檔案文件的數字化管理。另一方面,規劃檔案查詢的網絡系統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過程之中,為普通民眾通過網絡渠道搜索規劃檔案信息提供了技術基礎。
二、城市規劃檔案數字化管理面臨的問題
從目前的實施情況看,城市規劃檔案的數字化管理,主要還面臨著三個方面的問題:
(1)標準范圍界定不清
城市規劃檔案具有較強的法律價值,在很多場合下是界定產權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一些拆遷事務工作中,規劃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判斷意義。如何對外公開城市規劃檔案、公開哪些部分的規劃檔案、以何種方式公開規劃檔案,都成為實踐中所面臨的難題。一旦處理不當,容易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但目前,國家尚未有統一的標準范圍,各個省級政府也沒有對其進行明確,主要由各個城市根據自身的判斷進行操作。這也難免導致了一部分地區的規劃檔案數字化管理范圍較小,難以為公眾提供有效的服務。
(2)長遠謀劃管理不夠
城市規劃的管理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綜合性的工作,需要統一的規劃管理,并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確保規劃檔案信息化的有效推進。但是在實際上,我國城市規劃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仍然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缺少長遠的宏觀謀劃。一些城市按照試點的要求,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確定軟件開發的承包方,并將重心集中在短期內的對外效應以及眼前的功能需求,對長遠的動態更新把握,卻考慮較少。這種現象的存在,給未來規劃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埋下了重復浪費的隱患。
(3)技術支撐存在不足
規劃檔案的數字化管理,必須借助一定的技術力量,才能得以實現。但是從目前大部分城市規劃檔案館的現狀看,這種技術力量在軟硬件方面都存在不足。從硬件的角度看,規劃檔案數字化需要大量的信息設備支撐,包括信息儲存的光盤、磁盤、服務器,信息利用的打印機、復印機、計算機,信息采集的照片采集器、掃描儀等。而目前規劃檔案館往往并不具備這樣的硬件技術力量。從軟件的角度看,將數量龐大而且年代久遠的規劃檔案要制作成為電子文件,容易面臨著工作量巨大、電子文件格式不同、軟件兼容難度大等問題,也制約了這項工作的開展。
三、推進城市規劃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對策
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結合目前城市規劃檔案管理的現狀,提出三個方面的對策措施:
(1)統一數字管理標準
在國家層面,或者各個省級層面,對城市規劃檔案的標準進行界定,明確規劃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出臺城市規劃檔案數字化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確定城市規劃檔案中應當形成電子文件的范圍、電子文件的樣式、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的內容,從而為各個城市的規劃檔案館提供更加細致而可操作的執行標準。在一些條件成熟的地區,可以依托地方性立法的方式,對其予以明確,使城市規劃檔案的數字化管理邁入法治化的軌道。
(2)樹立綜合管理理念
各規劃檔案館應當將城市規劃數字化管理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來抓,制定長遠的管理模式和標準,逐步推進數字化管理工作。改變急功近利的思想,對系統花更多的時間進行打磨和測試。特別是在軟件設計和系統開發過程中,應當注重對未來需求的預計和響應,盡可能地使系統可以運用更長的時間。同時,設計好動態更新的渠道,為今后規劃檔案的增加和調整提供更加方便的操作方法,以確保系統更具有不同的適應能力。
(3)加強技術支撐能力
一方面,各地應當進一步加大對城市規劃檔案館的財政投入,根據要求配備好各類硬件設備,確保規劃檔案館在線上和線下的環境中,都能夠滿足數字化管理對技術力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對時間較為久遠的電子文件,進行比較取舍,將其中價值較大的文件進行數字化制作。
(作者單位:吉林省松原市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