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華
(福建省浦城縣管厝學校 福建 南平 353400)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微課使用問題與對策的思考
黃志華
(福建省浦城縣管厝學校 福建 南平 353400)
微課的應用對推進課程改革和師生成長具有重大意義,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輔之以微課學習方式,優勢更為明顯。但是,如何更加科學有效地利用微課資源,發揮微課在思想政治課中的作用呢?眼下,至關重要的是,正確認識微課使用中的困難、問題和誤區,并能從中找出對策加以解決。
微課 問題 對策
對于微課,我們正經歷從陌生到熟悉、從感性到理性、從理論到實踐的變化過程。隨著移動學習終端的普及,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呈現方式的微課,越發受到師生的歡迎,尤其在思想政治課中,運用微課于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聽課的效率,對于落實新課程理念具有獨特的優勢和魅力。但是,實際運用中,出現了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去分析原因、思考對策、破解難題。
當前,各類微課制作大賽如火如荼地進行,微課資源的應用也進入一個火熱探究、廣泛試用和逐步推廣的階段。對此,不同的老師表現出不同的心態:年齡大些的老師普遍缺乏熱情,或信心不足,消極對待;有些老師又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觀望等待,或應付了事,沒有真正的重視。
現實中,更多的老師是樂于接受新事物的,他們出于工作的考慮和自身成長的需要,迫切希望掌握微課制作的技術,所以,認真學習,積極嘗試,但是,在這之中,大家關注更多的還是微課本身的制作,忽視了選題方向和教學目標的考量;另一種情形是,純粹為了教研觀摩和比賽而制作,費盡心思對微課視頻進行精雕細琢,以此作為表演、展示和獲獎的手段,表面看,熱熱鬧鬧,成績喜人,可是,微課成果卻不能很好地運用于教學,甚至根本就不適應課程的教與學。
制作一個好的微課不是簡單的事情,要有特定的設備和環境,要求掌握制作軟件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僅技術層面而言,其難度要求、時間精力要求和復雜程度都遠勝于一個完整PPT課件的制作,推廣有難度,所以,當下的相關部門和領導,更加重視的也是微課制作的政策扶持、硬件建設和軟件操作的培訓與研討。
從制作者來說,微課多采用屏幕錄制和情景實錄的方式,利用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要素合成,需要掌握好音頻、攝像、燈光調節等技術要領,為使微課靈動、有生氣,還要植入趣味性背景元素,因此,老師們關注更多的也是制作的技術和微課的呈現形式,對視頻內容和實際效果重視不夠。
事實上,微課使用的成敗,首先是科學的選題,選題不當,再好的微課都沒有意義;其次是教材內容的處理,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才能依托制作技術創作出優質的微課;再次是講解的技巧,唯有講解到位、有趣,過程和情節能夠吸引學生、引導學生,才能收到微課預期的效果,這是微課質量的根本,也是當前許多微課的短板,可是,恰恰是它常常被我們忽視。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使用微課的熱情普遍較高,但是,遭遇更多的常常又是老師們的一廂情愿。
首先,微課好用,可是,想說愛你不容易。因為,微課制作難度大,時間精力成本高,而且,微課的特點決定了單個的孤立的微課必然會把系統的知識零碎化,無法實現知識的連通,在沒有系統開發的情況下,難以常規化使用。
其次,課外使用也難以保障。教師預先將成功制作的微課視頻上傳到學生班級群,供學生自主學習,本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學生都會自覺去看自主去學嗎?日常課堂沒有老師的強勢要求,學習任務尚難完成,更何況是課后?課外的學習誰監督、誰落實?此其一;其二,現在縣城直至農村中學,哪個學校的學生具有人手必備的電腦和平板,有多少學校會支持學生自由使用手機等新媒體進行在線學習、移動學習?其三,現今中高考制度下,思想政治課的地位明顯弱勢,哪個學校的管理層、學生及家長會在課后自覺分配和留足時間給學生用于政治課程的學習?
微課使用,要服從和服務于教育教學。選題時,應著眼于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考慮是否需要和是否適用,如果其它方式能夠更便捷更有效地達成目標,則無需勞心費神制作微課;設計時,要考慮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不管什么類型的微課,都要以是否實用和有效作為價值導向和評價標準;使用時,應著力解決某一具體問題,不可為用而用,如果是課后使用,還要落實時間保障、平臺建設和監督機制,這對思想政治課來說,尤為艱難,但是,必須確保微課使用到位、有益和有效,否則就會趨向功利,流于形式,甚至適得其反。
好的微課必須追求形式的完美,以保證良好的視聽效果,但首先要內容至上,有實實在在的干貨。為此,要求微課選材得當,主題突出,避免問題的淺層化;要考慮微課的普適性,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防止內容的隨意性;內容的呈現要體現作者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教學功底和教學風格,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能力、方法和思考,并保持對政治課的熱情和興趣。理想的微課必定是形式與內容的相得益彰,而非顧此失彼或徒有其表。
一個微課,在課堂只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部分,在課后,只是學習的輔助資源,代替不了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代替不了師生的互動,代替不了其他課件的使用,實現微課效益最大化,必須與整體的其它環節相銜接,與其它方式相結合;微課課后學習的時間保障、手段支持和善后問題等的落實,也離不開整體環境的改善;微課的創作,要立足原創,但不封閉自己,要把個人創作與團隊研發結合起來,把自主開發與網絡獲取結合起來,以形成微課的系列化和資源系統,推動微課的常態化使用。
總之,微課雖小,但是,地位不微,作用不小,要求很高。只有立足課程實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正確認識和對待微課使用中的問題并及時加以解決,不斷完善,才能迎來微課更加光明的前景。
[1]《高中政治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胡鐵生.
[2]《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 常生龍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G631
A
2095-3089(2017)15-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