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唯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14-01
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F如今很多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化、片面化。即 “3月學雷鋒,4月祭先烈,5.4要紀念,6月搞交流……”把這些活動當成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部。認為“活動一結束,思想進一步。的確,但認為搞幾次活動,找學生談了幾次話,開幾次班會,就是做了德育工作。所以如何更好更有效的搞好高校德育工作是一個長久的課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
如今,關注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已日益成為教育的主導觀念,我們要求合格人才不僅僅是德才兼備,同時還要求他們應是身心健康、有著良好適應能力、全面發展并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近年來頻頻出現的校園自殺或他殺事件不斷的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因此,在開展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必將成為一項迫切而長期的工作任務。
個體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道德認知、道德情操、道德行為共同協調發展的過程,這種道德和心理素質的培養,交由心理健康教育來承擔,將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心理適應問題,如迷戀游戲、性觀念認識淺、獨生子女的自大、自私、缺乏社會責任感等,這些現象表明德育在這方面的不足,也正需要由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很好的補充與延伸。另一方面,也只有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很好的結合,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其在高校學生教育中的作用。不少心理存在問題的人往往都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方面存在問題。 這幾年來,學生的心理與道德問題日趨惡化,歷史遺留下來的普遍性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新的不良現象又層出不窮。比如:我們經??梢钥吹揭恍┲盒333霈F自殺、謀殺等行為的報道,這都是人格欠缺、自控自律不強的現象。校園突發事件的發生,經常有些學生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如結伙敲詐,女生之間的打架,毫無緣由的斗毆等等,令人頗為費解。父母望子成龍的心切得到的回應卻是學生的不思進取,“為家長讀書”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家長管重了,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管輕了,沒效果;管多了,孩子嫌羅嗦;管少了,又會失控。以“自我”為中心、離群、脆弱、孤獨、自私、缺乏責任感等心理特征充分顯現出來。這些問題的存在,既是心理問題,又是德育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產生往往都是心理與道德交錯發展的結果。
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機結合有其現實的必要性。
首先,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總目標上是一致的,對象都是學生,承擔的職責都是“育人”,都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都是本著以培養崇高道德品質的人才為宗旨。其次,二者在教育內容上相互交叉,在教育方式上密不可分,兩者都需要課程教育、校園環境、學校配合等來進行實施,以及二者都必須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規律,無論是從理論上看還是從實踐上看,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機結合,是很必要的。
二、課堂教育中豐富多彩的德育觀
我們應該擺正位置,明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在教材編寫者設計教材、教育工作者鉆研教材、課堂教師教學等各環節中,都要有意識地將德育作為考慮的重點,要堅決貫徹知識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統一的原則。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德育的過程是一個說理的過程、教師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面貌和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也是深遠的。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來影響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感染學生。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將師生的感情融于下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一個愉悅、寬松的環境中學習,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只要教師專心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存在的德育因素,同時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注意發揮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貫穿于知識的說教中去。
藝術課能陶冶學生品德,并且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也能發揮其特定的指導意義。“陶冶情操”與“提高藝術修養”均為藝術教育的首要目的。藝術教育,注重學生對藝術本身的領悟,通過理解藝術的思想內涵,從而獲得德育效果;再者,藝術教育,重在以情動人,較少作語言講解,德育效果的獲得主要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長久的。可見,藝術教育中德育功能的發揮,并不依賴于“說教”,而首先是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培養和發展,才能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藝術教育有著自身的特殊規律,作為藝術工作者,應遵循藝術教育所特有的藝術審美規律,才能真正發揮出藝術教育所特有的審美育人功能,從而獲得一定的德育效應!
思想政治課程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教育的主要學科,進行德育教育具有獨特的優勢。任取一節知識都是德育的優秀素材,都有助于培養學生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教師可利用思想政治教材中大量的知識點,因勢利導,培養學生對祖國、人民和黨的熱愛之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做到知識、情感、價值觀的統一,恰當的形式、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師德是成功滲透德育的保證。要使德育滲透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收到顯著的效果,教師就必須在教材的認知以及知識教授方面下一番工夫,但要注意不能脫離現實,不能刻意回避現實,轉而進入空洞說教的漩渦。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細節,見縫插針地滲透德育思想。教師應當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中存在生活價值以合理的方式揭示給學生,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得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走向“藝術化”的道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
現代化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首先是德育隊伍建設要現代化。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將更多地依賴于學科專業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手段來進行灌輸。因此,這需要專業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道德教育的現代化理論,并注重理論與現實生活中的實踐相關聯,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并且可以使用各種現代化科技教學方法進行形象生動地說教。此外,在德育教育隊伍的建設中,我們還應該專注于創新,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實行工作目標責任制,并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穩定隊伍,培養新人,支持和鼓勵德育工作者有所作為、有所創新,逐步走向道德教育“專家化”之路。其次是道德教育過程中使用設備的現代化。高校應針對德育工作者建立道德教育評估系統。道德教育應該是盡可能充分地利用廣播,電視,音頻,視頻,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手段,使道德教育具有高性能,高效率。要把學校德育教育與現代高科技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解決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