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李白以詩聞名天下,他的一篇序文《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也是一朵瑰麗的奇葩。本文主要賞析該篇序文的音律和諧之美、結構精巧之美、語言清麗之美和情感豁達之美。
關鍵詞:李白;《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賞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23-01
詩仙李白從人杰地靈的巴山蜀水中走來,他浪漫灑脫、豪放不羈,樂觀豪邁、傲視權貴、糞土王侯,是盛唐最具人格魅力的詩人之一。臺灣詩人余光中評價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崩畎滓栽娐劽煜拢囊黄蛭摹洞阂寡缰T從弟桃李園序》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也是一朵瑰麗的奇葩,引起了歷代文人的高度關注。本文主要從音律、結構、語言、情感四個方面對這篇序文進行賞析。
一、音律和諧之美
駢文的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并駕齊驅,故稱“駢體文學”。如王勃《滕王閣序》、曹植《洛神賦》、庾信《哀江南賦序》、江淹(南朝)《別賦》。 李白這篇序文有明顯的駢文特征。
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夫天地者, 萬物之逆旅也; 光陰者, 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 為歡幾何? 古人秉燭夜游, 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 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花之芳園, 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 皆為惠連; 吾人詠歌, 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 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 飛羽觴而醉月。 不有佳詠, 何伸雅懷? 如詩不成, 罰依金谷酒數。
這篇序文句式大多以四字和六字為主,句式整齊、對仗工整,讀起來也具有朗朗上口,音律和諧之美。但序文首尾兩句并非四字或六字,而是依據內容靈活加以變化,形成了駢散相間,工整對仗和靈動自然兼具之美,讀來氣韻生動,唇齒留香。
二、語言清麗之美
李白詩歌語言風格多變,其一簡潔自然,如《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其二“豪放雄壯”如《將進酒》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其三“清雅脫俗”如《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焙汀缎葜x脁樓餞別校書叔云》“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边@篇序文的語言風格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結合具體語句來看一看。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用“煙景”而非“美景”,一字之差卻更加形象生動地向我們描繪出如煙美景之朦朧飄渺,如夢似幻?!瓣柎骸钡摹瓣枴弊肿屛覀兎路鹩|摸到春天的溫暖和煦。“文章”一詞讓我們感受到春天賞心悅目的斑斕色彩?!罢佟薄凹佟眱勺质褂脭M人手法,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是富有有生命的,它已經向我們敞開懷抱歡迎我們,我們何不投身其中,盡情領略其美好呢?“幽賞未已,高談轉清”的“幽”“清”二字充滿了清雅脫俗的自然人生之趣?!伴_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兩句通過“瓊筵”、“坐花”、“羽觴”、“醉月”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開滿桃李花朵的芬芳的園子里舉杯暢飲,沉醉在一片月色之下。通過以上清麗脫俗的語言,李白把我們帶入清新美好、雅致脫俗的境界。
三、結構精巧之美
這篇序文只有區區百余字,卻包含了敘事散文所有的要素。首先看這篇序文的題目“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題目向讀者說明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文章的體裁,可謂構思巧妙。
這篇序文的正文部分首先介紹了為什么要與諸弟宴飲并作詩,其次記敘了李白和他的從弟們在夜宴中做了些什么。夜宴的原因有哪些呢?其一因為浮生如夢,其二是要效仿古人,其三是由于美景在前,其四是兄弟相聚,這四個理由層層遞進,讓我們感受到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下,宴飲作詩順理成章。接下來作者用“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自然承接,轉而敘述宴飲經過,李白和他的從弟們在宴會上做了些什么呢?賞景、談論、喝酒、賦詩,層層推進,讓我們體會到宴會上的詩人們興致越來越高,越來越歡暢快樂。其中承接句“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之所以承接自然,是因為它既可以說是夜宴原因——美景在前,也可以說是夜宴經過——賞景,天衣無縫地把夜宴原因過渡到夜宴經過。
這篇序文如行云流水一般,似無章法,實則痛快淋漓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懷,在結構上給人精巧緊湊、一氣呵成之感。
四、情感豁達之美
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宴集序著名的有王勃《滕王閣序》、王羲之《蘭亭集序》和石崇《金谷詩序》等,這些宴集序全部流露出悲涼之嘆。如王勃《滕王閣序》“嗟夫,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王羲之《蘭亭集序》“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石崇《金谷詩序》“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
李白的這篇序文情感雖然也有“浮生若夢”之嘆,但馬上進入積極的生命體驗,陽春煙景在前,兄弟暢談樂事,舉杯共飲美景,沉醉月色桃園,語言清新明朗,情感豁達超脫。“飛羽觴而醉月”中酒杯如飛,可以想見宴會中詩人們的豪情逸興?!叭缭姴怀?,罰依金谷酒數”更讓我們看到宴飲之人的痛快豪爽??v覽整篇序文,可以感受到其中情感變化從歡樂到痛快乃至狂歡,宴會氣氛越來越熱烈,詩人情緒越來越奔放。
李白的這篇序文雖然寫作于仕途失意之時,但是卻擺脫歷來宴集序“興盡悲來”的陳套,不落俗套,自成一格,充滿生氣,昂揚進取,讀來讓人神清氣爽?!豆盼挠^止》評價此文“寫一觴一詠之樂,與世俗浪游者迥別。”
所謂“少喜唐音,老趨宋調”,李白身上有最明顯的青春特質。楊義在《李白的醉態詩學》中說“對于行為拘謹、思想沉重、顧慮重重的中國人,李白永遠具有精神啟蒙、凈化和提升的價值。從這種意向上說,中國有李白,是中國文化的大幸。”
李白這篇序文具有音律和諧之美,結構精巧之美、語言清麗之美和情感豁達之美,在帶給我們精神享受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思想的啟迪。李白昂揚向上的精神使盛唐詩壇因他而絢爛,中國文學史因李白而光彩四溢。
參考文獻:
[1] 余光中.隔水觀音. 【M】.臺灣:洪范書店有限公司,2008.
[2] 楊 義.李白的醉態詩學思維方式.【J】.杭州: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