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棟++劉洋
摘 要:在中國觀念發展下,受當前市場不健全、競爭機制不夠等現象的影響,企業決策層次對工業設計還存在較大的消極現象。所以,在工業設計理念進行導入期間,要為其培養出適合企業要求的設計人才。
關鍵詞:國內工業設計 現狀 雙創時代設計 發展
1、工業設計的概念和作用
1.1 工業設計的概念
最早提出工業設計概念的是世界工業設計協會理事會,2015年該協會對工業設計進行了從頭界說。所謂工業設計是指為引導創新、推進商業成功以及供應非常好質量的生活,而將戰略性處理問題的進程運用于產品、系統、效力以及領會的設計活動,這種活動將創新、技術、商業、研究及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其輸出物對社會、經濟、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回答,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1.2 工業設計的作用
通過工業設計,能夠將最新、最領先的科技成果轉變為有用、漂亮的工業產品,減輕我們的審美疲勞,前進企業市場競爭力,創造產品的高附加值。從某種意義上說,工業設計現已變成企業的基地競爭力,它直接決定著企業在市場中的方位。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不論是一個企業仍是一個國家,能夠說,不注重今天的設計,必將會失掉明天的市場。因此,只要不斷前進工業設計的能力,能力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推進企業做大做強。
2、我國工業設計的現狀
2.1 工業設計的基礎相對薄弱
對比其他國家,中國的制造業長期處在“中國制造”階段,工業設計存在起步晚,基礎差的特征。1986年,中國第一家專業設計企業建立,如今,這類設計企業現已超過了萬家,雖然設計企業數量在日漸添加,但是其工業設計的創新意識不強,更多的時分仍是奉行“拿來主義”,實在能夠轉化為出產力的少之又少。
2.2 對工業設計的作用認識不到位
首先,在長短設計的政府政策支持,往往“短、頻、快,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集中于簡單的產品,但缺乏工業設計必要的支持;其次,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缺失,不利于工業設計的長遠發展;最后,作為一個企業,利潤的絕大多數企業的目的,花了更多的價格購買技術,也不愿意把錢投入設計。意識的缺失直接影響工業設計的發展。
2.3 工業設計與市場需求不符
如今,高職院校在對工業設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時,往往是“為了研討而研討”,更多的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研討水平,而短少對市場需要的剖析,致使工業設計水平一貫處于初級階段,設計設計常常不符合實習狀況,工業設計與實習運用脫節。
2.4 工業設計缺乏創新動力
雖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工業創新意識在不斷增強,這些年,也呈現了一些例如海爾、聯想等概括實力較強的企業,他們專門建立了工業設計有些以前進產品設計水平,但是,從整體來看,中國大多數企業創新意識不夠強,短少創新的動力。
3、國內工業設計的現狀和雙創時代設計發展
3.1 用戶導向的企業文化建構
在日益側重以人為基地的產品設計理念里面,我們設計團隊提出產品設計注重的點一定是運用產品的人,以人為基地來決定設計產品的關鍵點。此時,設計處理的作用便是將政策用戶的領會與后端的產品設計戰略聯系起來。
3.2 設計服務模式的創新
3.2.1 設計入股
許多企業越來越能意識到設計帶來的價值,關于一些初創企業但發展潛力無量的企業,和這類企業協作,評論設計階段不再收取設計費用,設計團隊全部參與客戶從品牌到產品研發的全部進程。通過設計為客戶完成商業價值,團隊以設計的方式參與客戶股份,然后完成設計價值。
3.2.2 設計組織改革
我們設計的基地組織創新設計做生動的研究。在組織從上到下的變化中,擺脫了中間人的領導,形成了以產品為基礎的扁平化方法,輪流作為產品設計的原則。持續改進設計流程和設計流程。根據工作實踐,針對不同的客戶和企業情況,總結出一套產品設計實踐。符合項目處理一些實施,設計和處理雙驅動器。完善設計上下游鏈條。打通前端的設計戰略,品牌設計,UI設計以及后端的出產加工,制造環節。做到有能力全產業工業鏈效力。
3.2.3 總結出一套全面理順加速企業針對產品的發展途徑
提出設計處理戰略在企業級運用的三個階段,分別為:從產品獨立創新階段到品牌發展階段;再從品牌發展階段到工業創新階段。獨立創新顯然是一種創新,它的創新觸及設計、研發、市場盤繞新產品開發三個方面。品牌發展階段是通過品牌言語一致擬定企業全部產品線的構建和設計。對產品生命周期進行創新是工業創新階段它能夠延伸品類生命,一起對企業品牌和市場效益能夠發作有用增值。為了保持設計前瞻性,基地提出要研討設計趨勢,保持設計的新鮮性。將設計趨勢研討歸入到設計處理中。
3.3 在工業設計過程中要增強創新意識
在工業設計進程中,要大力建議發展例如環境保護設計,生態設計等綠色設計理念。但一起要注意,創新不是不切實習的盲想,創新一定要建立在市場需要的基礎上,從實習狀況出發,在考量經濟效益的一起還要權衡環境效益。
3.4 加強中國特色的工業設計建設
在電子消費品更新換代頻頻的今日,中國企業大多數仍是處在代加工的方位,與基地技術無緣,更不要說融入中國特征元素。從長遠看,中國要建立自立品牌,一定要加強具有自身特征的工業設計發展。同時我們要注意到,融入中國元素并不是做簡單的加法運算,而要從功用、理念等多種要素考慮。
3.5 加大投入和支持
一方面,政府應著眼于市場的健康發展,企業更加重視工業設計的作用和意義,調整相關政策,加大對工業設計提供更多機會和空間支持,引進設計人才更。同時,地方政府應結合自身實際的工業設計和當地的產業優勢相結合,不放棄特殊對接,提高工業設計實現的經濟機制,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鼓勵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使得與生產需求的工業設計研究縮短兩者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企業應重視工業設計的自主創新,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設立工業設計部門,自主研發的產品,優秀的設計人才應該鼓勵和獎勵,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競爭能力。
4、結論
總之,發展我國工業設計是實現“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必由之路。我國的行業現階段的設計存在的不足,基于國家和企業必須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基于現代工業和傳統文化,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的工業設計活動,以不斷提高企業和國家的競爭力,創造了中國元素,工業設計的國家文化的路徑。
參考文獻:
[1]徐韜.工業設計中認知心理學理論的應用[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3(10):22-29.
[2]李樂山.工業設計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70-228.
[3]簡召全.工業設計方法學[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27-29.
[4王文玲.工業設計——制造業的創新之路[J].寧波經濟叢刊,2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