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經濟建設當中,涉及到金融經濟、政治、農業等多個方面。可以將其劃分為兩類:社會資源整合與自然資源整合。經濟管理需要科學的理論作為基礎,再結合實踐經驗的引導,才能實現現代經濟的有效管理。傳統經濟管理思想既影響著我國經濟管理理論的發展,也屬于我國經濟實踐經驗的部分。經濟管理思維方式是一個一體化的、綜合性的管理模式,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傳統經濟管理包括社會、人文、自然等多個方面的科學知識內容。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基本內容,然后著重分析了傳統經濟管理理念對當代經濟管理的指導價值。
關鍵詞:傳統 經濟 管理 作用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5-062-02
一、基本內容
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中融合了我國幾千年歷史中凝聚的基本思想和經驗。在歷史的更迭、社會形式的轉變,以及文化因素發展的影響下,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經濟管理思維方式。與我國民族思想內涵相一致,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以自然環境為基礎,在國家政治、法律的影響下而形成的。在我國社會發展初期,農業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由于受到封建社會形態的影響,逐漸形成了等級式的社會結構,注重國家君主的集中化管理,這體現在經濟管理思想中就是家國同構的思想。又由于我國古代是以農業為主的,重農抑商的思想占據主導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除此之外,儒家思想曾經提出的工商眾則國貧的思想對社會觀念的影響較大,儒家思想中的一些有關倫理道德等的思想,也嚴重限制了經濟的發展。在古代社會,人們認識到國家人民貧富差距過大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就產生了一些平等的原則。但是到了歷史上一系列運動的開展之后,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現實的差距又明顯增大了。
二、對當代經濟管理的指導作用分析
1.指導我國企業經濟管理活動。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企業的管理活動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其中,企業管理學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各個企業進行管理的理論基礎。企業管理學是一種具有科學性的經濟管理理論,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任何一個企業要想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平穩有序進行,就必須要認真學習企業管理學中的重要理論;同時,運用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手段,為企業爭取更為廣闊的市場。從當前社會來看,企業經濟持續發展正面臨著十分復雜的國際環境。。傳統經濟管理理念為現代化經濟管理提供基本思路,我們更要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
2.指導當代政治經濟管理活動。對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政府都是享有政治經濟管理權力的。這些都是保障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礎。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大大地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也在這一時期,對我國公共事業開始了規范化、綜合化、科學化的管理。在我國古代西周時期,就形成了“量入為出”的思想,這種思想發展到現代,就是稅收。稅收是國家通過科學的計算,運用調控手段,對人民的財產進行再次分配的行為。國家通過有效的手段穩定財政收入,同時也在采用科學的手段控制經濟支出,這就是我國古代經濟管理中“開源節流”思想的體現。現代我國政府必須要深入分析現代社會經濟狀況,總結古代經濟管理思想,在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采取合理措施控制財政支出。從我國古代北魏時期到清朝,戶籍一直都是國家征稅的依據。發展到現代,戶口的管理仍然是開展稅收的基礎。
3.影響當代貨幣金融經濟。對經濟活動的管理主要從需求、管理、供給三個方面來進行。對金融經濟和貨幣的管理也要同時進行。貨幣金融經濟的管理與供求關系的管理屬于兩個不同的系統,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們在考慮供求關系的同時,也對貨幣金融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在我國傳統的貨幣金融經濟管理理念當中,人們往往會將價格放在核心位置去思考,將官方給出的價格作為基準。在我國古代,一直在商業和農業誰對我們更為重要的問題上僵持不下,人們就將谷米價格作為標準來進行判斷。貨幣是表示價格的工具,在我國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貨幣管理的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國家就采取調控手段讓貨幣貶值。當然,這種國家無根據的調控,對人民來說是不公平的,也會破壞社會的穩定發展。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實施了有效的貨幣管理策略。在全國建立了統一的貨幣制度。但是在后來的改朝換代過程中,有關貨幣的制造活動缺乏有效的管理,一度造成貨幣流通的混亂。直到元朝時期,由國家統一發行的紙幣代替了之前流通的貨幣,行駛商品流通職能,發展到后來,出現了銀鈔等。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貨幣,其背后都有一個貨幣流通管理來規范。在現代社會,利息、借款、本金、貸款等已經成為經濟交往中的重要手段。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較大,許多家庭或個人在購買房子或車時,都會選擇貸款的形式,買手機等也都可以選擇分期付款,借款、貸款的存在能夠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借款、貸款其實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形成了,例如,中國古代的高利貸等。由此可見,傳統的貨幣流通思想對現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4.指導現代社會經濟的供求活動。社會環境的分工對經濟持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社會環境分工的不同就會導致社會經濟結構的差異,甚至會影響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我們不能違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規律,人為地干涉某一行業的發展。社會經濟各個行業的分配是社會現狀的選擇,單一地改變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會對其他行業的發展產生影響。嚴重時就會破壞產業結構,破壞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平衡。在經濟活動當中,供求活動是其中最基本的,供求關系決定著物品的流通及分配,是消費者需求與社會經濟生產之間的基本關系。在我國傳統經濟當中,無論是前期的貨物交換,還是后來的貨幣,都受到供求關系的支配,這種思想指導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供求關系。在現代經濟當中,要想實現合理的物品生產和流通,就要嚴格遵守一個要求:平均地進行輸入和輸出。在對生產活動進行管理時,要避免出現單一的模式化方式和管理理念,必須要結合社會實際的供求關系來選擇放任或干涉經濟活動。以現代社會的房地產經濟為例,由于受到某些不合理的操作,導致我國房價虛高。我國政府在維護供求關系平衡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放任和干預策略,在房價增長的初期,我國一直采取放任的措施。之后在對房地產事業的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發現,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房價有較大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到了前些年,房地產市場幾近飽和,如果房地產經濟繼續高漲,就會破壞供求關系的平衡。因此,國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推行了限購令,從而維護了我國房地產事業的穩定。由此可見,傳統經濟管理理念中有關供求關系的思想,對現代社會經濟管理有較高的指導意義。
5.指導當代農業活動。我國是一個典型的人口大國,資源豐富,農業是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從古至今,我國都是一個以農業為主導的大國,農業是我國各項事業開展的根基,它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理念中,首先,關注從農業生產中獲取何種經驗;其次,關注管理人員需要采取何種方式,才能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有序開展。這兩個方面都是在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展開的,體現出了傳統經濟管理中的中庸思想。現代社會是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這種中庸的經濟管理思想能夠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現代的農業生產要嚴格按照地理位置、氣候特征等自然環境,確定種植何種農作物。例如,我國東北地區大多處于中溫帶,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冬季積雪和凍土保障了該地區全年對水分的需求,但是熱量不足。因此,我們可以在東北種植玉米,春、冬小麥,大豆等農作物。在我國南方地區,以低山丘陵為主,土壤以紅壤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干燥,大部分地區降雨充沛,熱量條件適中,因此,我國南方許多地區以種植水果、花卉、水稻等農作物為主。順應自然環境開展農業生產,是傳統農業經濟的主要管理理念。現代農業生產雖然使用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經濟管理,但必須是在前人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之上進行的,采用為農作物提供有利的生長環境來實現生產,從本質上說,都是在順應自然環境規律。
三、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啟示
1.傳統經濟管理思維方式與當代企業管理思維方式相結合。企業經濟管理是企業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對于當代企業發展來說,采取科學的經濟管理思想能夠幫助企業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新出現的技術手段層出不窮,如果還是僅僅依靠傳統經濟管理思維方式,必然會導致市場競爭上的失敗。深入分析當前的經濟持續發展形勢,充分了解企業自身的結構特點,將傳統經濟管理手段與現代管理需求相結合,才能形成適用于自身的經濟管理模式。
2.完善貨幣金融經濟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從中國古代發展至今,貨幣和金融經濟都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中追求供求關系的平衡,突出農業生產關系的價值。但是,在封建統治時期,僅僅依靠政府來決定對貨幣進行貶值處理,缺乏對社會經濟狀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調查,是明顯對社會發展不利的。如今在我國部分地區,政府在進行管理時,也存在僅僅依賴傳統經濟管理思維方式,沒有結合實際情況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要引導地方政府明確自身的職責,提升地方貨幣金融經濟管理的能力。在現代社會,貨幣金融經濟管理手段在貸款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貸款作為一種調節經濟的手段,具有十分突出的價值。但是由于社會中某些人為一己私欲,采用違法手段放高利貸謀取暴利。這種現象在我國古代時期就產生了,到了現在我們必須要采取嚴格的法律手段,禁止這種行為的發生。
3.將傳統經濟管理理念與當代經濟管理理念相結合。通過對我國傳統經濟形勢進行分析發現,傳統經濟管理思想著重體現在農業經濟方面,農業是我國發展的基礎,也是古代中國經濟交往的主要形式。到了當代,農業經濟仍然占據基礎地位,但是制造業、服務業等也在我國經濟中占據有較大的市場份額。而且,在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下,我們也必須要根據實際的經濟狀況,對經濟管理進行不斷創新。在當代,我們要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經濟管理思想,來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將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中的實踐經驗與現代經濟管理思想相結合,如將傳統的順應自然環境進行農作物生產的思想與現代的人工蔬菜養殖、轉基因食品技術等相結合,來促進我國農業產品的生產,增加農業經濟收入。除此之外,還要將古代農業經濟管理中順應自然環境的思想與當代制造業、服務業等經濟管理思想相結合,從而促進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
結語
在社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條件下,經濟管理思想一直發揮重要的指導價值。在經濟持續發展過程中,經濟管理思想也在不斷產生變化,它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指導,經濟持續發展也推動著管理思想的不斷更新。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結合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形勢,以及企業自身的結構特點,對傳統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通過有效的經濟管理,來提升當代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杜黎明.試論五大理念發展理論對政治經濟學理論發展的貢獻[J].蘭州學刊,2016(7):179-185
[2] 張鳳琴.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影響分析[J].港澳經濟,2016(18):110-110
(作者單位:鄭州市商業貿易高級技工學校 河南鄭州 450066)
[作者簡介:胡玉英(1972—),女,河南鄭州人,高級講師,管理學學士,本科;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