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建剛
“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莊子·天地》
深圳洋洋教育集團是一所集辦學、教育管理、人才培訓、教育研究策劃與咨詢的綜合性教育機構。從創立之初,就確定了創特色、樹品牌、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發展理念。歷經近二十年的發展,洋洋教育集團以其對教育的執著與情懷,始終秉持先進的教育理念,多途徑打造優秀的師資隊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引導旗下20多家教育機構走內涵發展之路,傾力打造花園式、樂園式、家園式的校園環境,讓學生體會到成長的樂趣,讓教師體驗到發展的幸福,讓家長與社會享受到“洋洋號”優質教育的成果。
深圳水田實驗學校:為孩子創設幸福成長的校園生態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每個學生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每一個學生都有不斷超越自己的潛能,每個學生都可以為成就最好的自己而充滿自信地走在自我發展、發展自我的路上。每個學生都可以精心經營自己的學習生涯,在自我探索、成長的過程中尋求到快樂的源泉。作為學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切教育活動的主體都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按照人的成長規律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深圳水田實驗學校——洋洋教育集團旗下的一員,創辦十七年來,堅持“育人為本,多元發展”的辦學理念,構建校本科研體系,開設剪紙校本課程,創建學生社團,推動個性化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科研、剪紙、服務、文化”四大領域的思考與實踐,讓每一位孩子享受成長的幸福。
體驗德育:自主成長的站臺
水田實驗學校作為一所民辦學校,雖然多次獲評省、市、區先進單位,但學校一直堅持公益的初衷,學費相對較低。因此,學校一直受到寶安當地外來務工人員的喜愛和好評。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學校97%的學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都忙于工作,要讓這些家庭的孩子最大可能地成人成才,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管理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
為此,水田實驗學校堅持以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為突破口,經過探索,在踐行“三做四體驗”過程中初步形成了學生“服務式自主管理”德育模式:自主制定制度,明確服務意識;自主競選崗位,確立服務觀念;自主深入體驗,提高服務技能;自主檢查督促,評估服務效果。學校設立了“校長助理、衛生、安全、禮儀、宣傳、紀律”六大類90多個崗位,由學生自主競選崗位,讓學生自主管理。在班級里,學生自己制定班級公約,自己選擇班歌,自己選班干部,自己管理班級。比如在維持放學安全秩序方面,“校長助理”們則變身為一個個“路隊長”。由于水田實驗學校地勢較高,校門口彎多坡陡,為保證學生出行安全,在中午和下午放學時,這些“路隊長”就站在路旁維持隊伍秩序,引導大家安全進出學校。“只要相信孩子,愿意放手并信任孩子,他們總能創造奇跡。”學校校長雷衍兵如是說。
自主管理式成長不僅體現在德育上,其功效很自然地發散并輻射到孩子們的學習上。在英語課上,學校副校長周迎霞嘗試著“兵教兵”的方法,讓學生代替自己在課堂上擔任“小老師”。沒想到,這些“小老師”上課還有模有樣,上課前的準備工作也做得很到位。“有一次,我赴浙江大學培訓學習,就讓學生試著上了一次考試前的英語復習課,沒想到那次我們班的成績也不錯!”
顯然,當學生們能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劃,那么,自我發展、自我提升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的必然收獲了。
有效課堂:教學相長的舞臺
教與學,師與生;主導與主體,呵護與成長,這都是教育最為核心的兩極。但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牢牢地把握話語權,學生只是被填充的知識容器。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讓教學相長得到更為真實的詮釋與演繹,課堂才會成為師生生命深入對話、共同成長的幸福平臺。
在新課改理念的引領下,水田實驗學校始終堅持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學生素質培養的重點,“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作為一切教學行為的宗旨。就教師日常教學行為,學校提出了總體要求:落實一個主體,即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兩個發展,即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強調兩個尊重,即尊重學生人格和學生的個性愛好;培養三個意識,包括問題意識(觀察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
為使這些意識與理念能夠盡可能多地落實在課堂上,學校開展“實施有效教學、建設魅力課堂”活動,通過教師的“教有特點”帶動學生的“學有興趣”。 如:鄧國宏老師提出的“給后進生一條出路”的班主任工作策略,蔣素娟老師摸索出的“英語學習三步法”,謝珊老師總結出的“數學課堂提問——寫答法”,宋成美老師的“剪紙技藝四步教學法”,陳云雄老師的“翰香墨韻”, 錢貞豐老師的“在嬉戲中學音樂”,李德強老師的“魅力科學課”,王麗芳、武松芝老師的“四步閱讀教學法”,張艷芳老師的“和諧數學”,何昌成老師的“韻律健美操”,宋長偉老師的“心靈有約”,劉仲輝老師的“趣味歷史”等等課堂教學頗具個性,深受學生喜愛。
校本課程:個性成長的平臺
走進水田實驗學校的校園,你會發現學校樓梯間、走廊內、過道上張貼的全是學生的剪紙作品和水墨畫。據了解,這些學生作品,學校每學期更換一次,每次更換400~800幅。學校自2000年建校伊始就開設了剪紙課,十七年來從未間斷,剪紙藝術在學校可謂源遠流長。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學生收獲更專業的知識,學校每年還自編剪紙教材、版畫教材。這是水田實驗學校剪紙類校本課程結出的碩果。
水田實驗學校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校本課程體系。
目前學校有30多個社團,學校把社團活動納入學校課程體系,作為選修項目,學生自行選擇,學校統籌安排,學生實現全員參與。剪紙社、舞蹈社、書法社、吉他社、文學社等社團已成為學校的“拳頭社團”。學生書法作品今年獲得寶安區一等獎;剪紙社團近三年獲國家級獎勵104人次,省市級獎勵89人次,有32人次在省市級刊物發表剪紙作品。如今,剪紙藝術已成為水田實驗學校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孩子們收獲了快樂,找到了自信。“我們不培養‘書呆子。我們培養的孩子至少要做到‘四個一:愛好一項體育運動;掌握一項書畫技能;學會一項表演技巧;突出一項個人特長。”雷衍兵說,“學校注重培養‘有正氣、有志氣、有銳氣、有才氣、有朝氣的陽光少年。”
惠州南壇小學實驗學校:為教師打造幸福工作的家園新貌
校以人興,教以人立。一所好的學校,肯定需要有一支有熱情、肯奉獻、能創新、敢擔當的教師隊伍,他們是教育教學改革最根本的力量,是學校發展最堅實的保障,他們高擎理想的大旗,踐行師者的諾言,散發著人文的美麗。
洋洋教育集團旗下的南壇小學實驗學校,以師資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唯才是用,以人為本,從而推動學校的內涵發展屢上臺階。讓我們一起走近南壇小學實驗學校的校園和課堂,了解這些老師們的理想與追求,感受他們的情感與智慧,體會他們的痛苦與歡樂,南壇小學實驗學校的形象才會更加真切,更加立體,更加豐滿。
唯才是用,發揮體制優勢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第一生命線。而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將很大程度上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與綜合競爭力。為此,學校廣開賢路,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
每年的教師招聘,南壇小學實驗學校都嚴把入口關。在甄選階段,學校精心設計筆試、試教、面談題目,層層篩選、層層把關,從教育理念、專業知識、儀態儀表、創新意識等方面對應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能進行全面測試。近年來,隨著學校辦學規模及社會聲譽的不斷提高,在每年招聘過程中,不少教師意欲通過種種“關系”進入學校工作。然而學校敢于堅持原則,嚴格遵循“公開公正、擇優錄用”的原則,并采取應聘教師考試成績當天公布,教師可通過學校網站進行查詢的方式,保證了招聘考試的公正與透明,確使最優秀的教育人才能在公平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規范、嚴格的教師招聘,為學校把好了用人關,從源頭上保證了學校教師隊伍的良好的專業素質。
以人為本,盡顯人文關照
南壇小學實驗學校校長朱文輝對于如何做校長,曾經寫過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話:“校長,首先要做‘笑長。當教師獲得成功時,校長的笑是肯定,也是激勵他們繼續努力,為更高的目標奮斗的源泉;當教師遇到挫折時,校長的笑是安慰,也是鼓勵他們勇敢前進,重燃斗志的動力;當教師恰逢瓶頸時,校長的笑是金鑰匙,必將開啟他們的心智,激發他們的無限創造力。”
在朱文輝的帶領下,南壇小學實驗學校始終堅持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相信教師、尊重教師、關心教師、發展教師,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并始終將這一管理思維貫穿到學校工作的每個細節中。
民辦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最關鍵的莫過于提升他們對學校價值的認同感,從而找到自我發展的歸屬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南壇小學實驗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理解關心每一位教師。教師生日,送上一束鮮花;教師生病,給予慰問;教職工家中有事,雪中送炭;子女升學,表示祝賀……
毋庸置疑,教師的工作是繁瑣勞累的,并且在繁瑣勞累的同時,還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作為校長,應該理解教師,相信教師,南壇小學實驗學校在管理中采取“少一點強制,多一點尊重;少一點疑慮,多一點信任;少一點不準,多一點自由”的民主管理模式。如教師上班無需簽到;教師身體欠佳或需外出辦理私事時,請假半天只需與年級組長請假即可。學校十分注重傾聽教師的心聲,積極采納教師合理化的建議,讓教師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如今,學校精簡會議、實現無紙化辦公、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而這些都是源自學校教師們的建議。學校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為教師創設出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有效減輕了教師的精神壓力,讓教師們倍感舒心而敬業。
專業發展,引領教師前行
南壇小學實驗學校不斷創造條件,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讓教師各顯其能,各展風采,充分感受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和從教的幸福感。
搭好平臺。學校不斷創造條件,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通過定期開展反思交流研討會、骨干教師觀摩課、“新老”教師結對子、學習名師、精選案例等形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學校還盡可能地為教師提供繼續教育和對外學習的機會,讓教師到北京、上海、鄭州、杭州、無錫、紹興、廣州等地參加全國大型學術會議及各類培訓,以開闊教師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多樣化的教師學習培訓活動,促使許多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令人矚目的教壇新秀及學科骨干教師。
促生骨干。南壇小學實驗學校的教師以年輕人居多,他們有活力,可塑性強,有強烈的上進心。為此,學校非常支持教學競賽,讓教師在競賽中不斷成長,以此作為提升青年教師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每學期,學校借助全國、省、市各級各類教學競賽以及校內教師技能競賽的契機,動員教師積極參與,鼓勵冒尖,讓教師在競賽中各顯其能,從而充分感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和滿足感。2007年進入學校的音樂老師龍珍便是在競賽中迅速成長起來的。年輕的她勤奮上進,入校不到一年,便主動承擔起學校舞蹈隊的訓練工作,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舞蹈比賽。激烈的競賽比拼,促使龍珍老師在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上迅速得到了強化,并積累了豐富的競賽經驗。目前,學校舞蹈隊在惠州市已小有名氣,每年均能創作出一些高質量、高水平的作品,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2009年,舞蹈《麒麟戲鼓》榮獲廣東省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2012年,舞蹈《年年有余》榮獲廣東省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2015年,舞蹈《我要飛》榮獲廣東省第五屆中小學藝術展演一等獎。在總結經驗時,龍珍不無感慨地說:“沒想到看似平常的競賽活動,竟讓我成長得這么快,收獲了這么多經驗!”
輻射引領。作為一所有擔當有追求的學校,南壇小學實驗學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從不止步于自我的前行與完善,而是充分發揮學校名師和骨干的帶頭作用,對周邊薄弱學校的內涵發展起著輻射引領作用。學校副校長許紅是“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在她的帶領下,工作室積極搭建專業研討平臺,努力開發小學班級文化管理資源,組織成員參加教育培訓、校際交流、區域交流、送課下鄉、農村教學點負責人跟崗培訓、教育故事分享、新教師通識培訓等活動。據統計,許紅名班主任工作室在2016年參與、組織開展的校級、校際、鄉鎮一級、市區級研討、培訓活動就達20場次,除所在的惠城區外,還為周邊的惠州市仲愷區、大亞灣區和河源等地的班主任開展培訓。有效發揮了名師工作室的示范輻射作用,德育工作名優群體效應顯著,為惠州市及周邊地市基礎教育提供了優質的科研服務。
作為一家有著教育理想與情懷的辦學機構,水田實驗學校和南壇小學實驗學校只是洋洋教育集團旗下近20所學校和幼兒園特色辦學的典型代表。“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是洋洋教育集團近年重點打造的特色發展目標,比如東莞市塘廈駿景幼兒園在“讓兒童擁有世界”的理念指導下,在愛心、自信、誠實、責任、喜悅、思考、實踐、創造、自然、合作十個方面培養孩子,效果明顯;東莞市常平鎮隱賢山莊藝術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惠州市實驗幼兒園的幼兒區域游戲教學特色、小太陽幼兒園的“快樂運動”、深圳寶安區春風幼兒園的美術特色教育等特色辦學品牌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