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東
摘要:企業要想加強整個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就需要做到真正地了解企業內部員工的基本情況,根據不同員工的基本信息了解員工的個人訴求與能力素質,這樣更有利于提升員工的價值體現。公司可以通過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的規劃,幫助員工明確個人發展的方向和職業生涯規劃的管理措施,為企業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與保障。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職業生涯規劃;管理
所謂職業生涯規劃,是企業通過對員工的個人發展需求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結合,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同時也能根據員工自身的特性進行員工的發展職業規劃。企業可以幫助員工明確自身的優缺點,同時根據員工的需求和興趣就目前職位進行調配,讓員工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成就感。并根據設定的目標,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結合員工情況做相應的崗位設計與調整,以發揮員工潛能,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一、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職業發展的合理規劃以及與企業或者組織發展規劃的相結合,我們可以根據對員工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確定該員工適合的崗位和行業。幫助員工更加清晰地明確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當一個人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之后才能夠有前進的動力,并為實現這一事業職業目標而奮斗終生。在任何社會、任何體制下,個人職業設計更為重要,它是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的真正動力和加速器。其實質是追求最佳職業生涯發展道路的過程。首先我們需要清晰地了解到生涯的重要性,一個人只有擁有了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夠擁有完美的人生歷程。當一個人找到了屬于自己方向,并且為止努力奮斗的感覺是非常幸福的。同時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在于幫助你樹立明確的目標與管理,運用科學的方法,切實可行的措施,發揮個人的專長,開發自己的潛能,克服生涯發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最后獲得事業的成功。職業生涯設計的目的,決不只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力條件找到一份工作,達到和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為自己訂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進一步詳盡估量主、客條件和內外環境優勢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設計出符合自己特點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企業進行員工的職業規劃能夠幫助員工加強自我的認知,以及對自我能力的判斷和定義,更有利于職工今后的人生規劃。員工可以通過自我的認知,更加清晰職業發展方向,一旦員工明確了自我發展規劃便能夠堅定地走下去,不但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還能夠提升員工的工作業績。當然,這也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的發展。對于不適合本該公司或者該崗位的員工可以根據員工的興趣進行調配和管理,從而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
三、企業完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究
(一)企業需要逐步完善職業生涯規劃的體系
企業在進行職業生涯管理的設計時,所涉及的問題比較多,企業需要面對的困難也會很多。因此在整個職業生涯的規劃中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體系,同時也需要考慮到整個體系執行的可行性,另外我們還要建立起各項保障措施,對人力資源的投資、成本、等進行綜合考慮。企業可以建立起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及與崗位貢獻相匹配的薪酬制度,同時完善人才的選拔、跟蹤、培養制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幫助員工選擇相匹配的崗位。
(二)企業加強對員工生涯規劃
企業加強員工生涯規劃的指導,為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員工將在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指導下進行正確的職業規劃,幫助員工找到屬于自己的工作崗位,更好地體現出個人的價值。同時,企業招聘時,人力資源部門要對員工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個人愛好、個性特征等基本資料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這些職業傾向測試可了解員工的職業興趣,企業同時可以根據以上的信息合理安排員工的崗位。企業的人力資源在具體工作時,可采取兩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要大力地宣傳和鼓勵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另一方面加強企業對員工職業規劃的重視度,積極為員工提供指導。在實際工作中要合理的安排員工的崗位,使員工都能夠充分發揮優勢和潛能。
(三)推行在崗培訓,完善培訓體系
在員工的整個職業規劃中最為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培訓系統,幫助員工了解自我、了解社會、了解行業。通過有效的培訓手段提高員工的覺悟,從而幫助員工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的發展規劃,不再迷茫和徘徊。同時,企業也能夠通過培訓了解該企業的優秀人才,從而幫助企業儲備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只有將這些優秀的人才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才能夠發揮其價值。
四、結語
一個企業想要發展和壯大需要優秀的人才,一個企業想要留住優秀的人才必須了解這些人才,只有了解他們并給他們一個具有發展的空間才能夠更好的服務于企業。企業建立起職業生涯管理體系,為員工提供良好的規劃與平臺,有助于企業吸引優秀的人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華,楊輝.淺談企業員工的電子商務培訓[J].華東經濟管理,2003,01.
[2]徐立萍.國企職工培訓的創新[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03.
[3]袁權.對我國企業年金制度人力資源戰略管理功效的思考[J].經濟師,2005,06.
[4]張本超.培訓效果的模糊綜合評估[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5,01.
[5]洛克著,鐘谷蘭等譯.把握你的職業發展方向[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