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指的是測試對教學的影響,本文以全國英語高考測試為例分析測試對教學反撥作用,并就如何提高測試正面反撥作用,減少負面的反撥作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英語高考測試 教學 反撥作用
一、反撥作用
1.反撥作用定義。反撥效應通常指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和學習產生的影響,根據其影響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反撥效應和負面反撥效應。簡單說來,正面影響是指測試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起促進作用,負面影響是指測試妨礙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面。
2.測試對教學反撥作用的重要性分析。語言測試是對語言教學對象的考核,也是對教學效果的測評。語言測評的結果由語言教學決定,語言測評又反作用于語言教學,即反撥作用。外語測試應成為外語教學的推手而非束縛,因此研究語言測試對教學的反撥作用尤為必要,應成為學界業界共同關注的重點。
二、全國英語高考測試對教學反撥作用的體現
1.全國英語高考測試對教學有指向性作用。高考在中國的地位舉足輕重,是檢測高中畢業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生考取理想院校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應對高考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高考英語測試對教學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教師會根據高考的具體要求安排教學計劃,并會在教學中教授高考的應試技巧,讓學生做與高考卷體型一致的模擬題。受高考的反撥影響,教師通常會把考試重點作為教學重點,如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及聽力能力。
2.全國英語高考測試對學生學習有導向作用。高考英語無論從學習資料上,學習內容上,還是學生所關注的英語知識范圍上,都體現了高考英語對學生學習有很大的導向作用。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認知態度都收到高考影響甚至由高考決定。除此以外,學生也運用的各種策略也促進英語學習效果。
3.全國英語高考測試的局限性。由于太注重應試,導致英語教學內容僵化,范圍狹小,甚至顯現出一些教條主義。忽視對英美文化、概況的介紹,過分強調答題,導致學生只注重應試而不會應用,這點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另外,在高考英語中對口語的忽視也是尤為嚴重的,交流是語言的最重要的功能,只追求分數不注重能力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重要問題。
三、提高測試正面反撥作用,減少負面的反撥作用
1.充分認識并發揮測試的指導性作用。教師和學生應充分研究測試,明確考試的目的、內容、作用。加強學生的試卷分析能力和自我評估能力,通過考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通過考試結果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另外,考試應更加注重英語應用能力,注重文化背景,老師也應多教授英語的應用,授之以漁,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斷改進英語教學中的策略,把測試的正面反撥作用發揮到極致。
2.全國高考英語測試增加口語測試。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日俱增,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不斷提高,各國的經濟往來也日益密切。英語越來越重要,對能用英語交際的人才不斷增多。培養能熟練運用英語的人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目的。然而在現今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對英語口語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追其原因,與高考不重視口語有密切的關系。因此開設英語口試尤為必要。隨著現在高考英語改革熱的進行,目前高考不在單單考核書本知識,也開始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
3.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測試與教學是密切聯系的。測試既是評估學生成績的工具,也是促進教學、激勵學生的手段。因此,應加強對英語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積極研究考試分析考試的目的手段要求,評估總結考試結果,把測試的正向反撥動作用發揮到最大。
4.建立一套全面科學而又權威的評價標準。根據現在我國的國情現狀,我國經歷高考的考生就像孤注一擲的賭徒,考好了前途光明,考不好則絕望痛苦,甚至每年高考發生的悲劇也時有發生。因此,建立一套全面科學權威的評價標準,設立高效科學的測試方式才是改變現狀的根本辦法。在測試中應盡量避免一考定終身的考核方式,真正落實課程改革精神。
四、結語
高考測試對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非常大,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應該提高高考的科學、公正性、和測試效率,切實落實教育改革精神,同時教師也應提高課堂效率,完善教學策略,把測試的正向反撥作用發揮到極致,讓考試成為學生學習的有力推手。
參考文獻:
[1]陳曉扣.論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5):40-44.
[2]黃大勇,楊炳鈞.語言測試反撥效應研究概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4):288-293.
[3]汪慶華,趙發成.語言測試對教學的反撥作用不可低估[J].清華外語教育論從,1992,(2):198-204.
[4]Alderson,J.C.&Banerjee,J(2001).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Language teaching,34,213-236.
[5]Genesee,F.& UpshurJ.Classroom - based Evaluation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Cambridge Language Education,1998.
作者簡介:蔣悅心(1994.11-),女,遼寧錦州人,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教學(英語)2016級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