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艷
【摘要】本文先論述了初中英語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分別從教師的觀念、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活躍課堂氣氛和分層指導學生等角度探討了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困生 成因 策略
一、初中英語學困生主要形成原因
1.主觀原因。(1)厭學情緒的影響。厭學情緒主要表現為由于對英語的學習沒有興趣導致學生上課時候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沒有精神勁頭去學習。每當上英語課的時候,學生就會產生心煩意亂的感覺,更嚴重的甚至身體不適。(2)缺乏信心和意志,沒有毅力。英語是一科靠長期積累的學科,英語學習里的單詞和固定短語都是很多的,必須有一個長期的學習和積累的過程。面對龐大的記憶任務,有些學生由于信心和毅力的缺乏,無法長期堅持下來。(3)學習的方法不得當導致缺乏興趣。中國學生由于受到中國傳統思維模式和風俗習慣的影響,可能要強行將學習語文的方法和策略運用到現階段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這種方法是欠妥的,用漢語式的思維去感受西方語言文化是感受不到英語內在魅力的,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樂趣,減少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
2.客觀原因。家庭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學習的忽視。一些學困生家長由于自身學問不高或者工作繁忙,在孩子學習方面關心過少,使得家庭里的教育和學校里老師的教育難以對接,讓學生產生學不學無所謂的學習態度。學校原因:首先,老師教育方法的不妥,老師們過分看重教學成績,就會忽略對學生的關愛,把學生只當作輸入知識的硬盤。其次,學校班級制管理模式的制約,經過小學階段英語的學習,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基礎是不同的,老師以同樣的方法教學,會使英語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更差,產生越來越多的學困生。
二、轉化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有效策略
1.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明確興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如何轉變學困生的課堂角色,變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為知識的探索者,使其不斷發現初中英語的學習樂趣,將興趣轉變為英語學習的原動力并主動地學習英語,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英語學困生一般基礎差,自控能力弱,英語教師應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設計課堂內容,簡化復雜的知識點,讓學生能主動融入課堂。為了充分活躍課堂氛圍可以適當增加游戲互動或是播放簡單的英語視頻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2.開發學習困難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處于初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和生理發展具有典型的特殊性,此時期的學生正處于由非成熟向成熟轉變的初始階段,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個體性格,因而依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學生身上凸顯出來的一些問題往往只是行為方面的問題并不涉及意識層面。因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面對學困生,英語教師應充分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認識到學困生轉化工作和實際的教學實踐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巨大影響,時刻保持冷靜頭腦,以理解包容的態度對待學困生,并以發展的眼光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積極開發這些優點,增加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學困生作為成績快速提高最具潛力的學生群體,一是要讓他們客觀認識到自身的學習狀態和成績現狀,二要多鼓勵學生,出現問題不要責備而是讓他們從問題中去分析原因,進而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三要合理安排英語學習優等生對學困生進行幫助,讓其感受到來自同學和老師的關愛,以提高英語學習的動力。
3.教師要轉變觀念,克服錯誤偏見。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存在部分初中英語教師憑借考試成績對學生劃分等級,自然而然學困生就成了老師眼中成績差且不愛學習的一批學生。在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中,教師將注意力過多地投放到成績好的學生身上,而忽視了學困生的正常學習需求。對學困生或多或少存在錯誤偏見的老師必須轉變這種觀念,要正確認識學困生,認真思考學困形成的原因,不能因為學生的考試成績靠后就對他們另眼相待,更不能忽視冷落、排擠孤立、批評懲罰這些學生,而要關注學困生存在的問題,用心去幫助學生,讓他們重拾信心和希望。
4..依據成績,進行分層指導。初中英語作為基礎教育中的應試學科,各種各樣的成績測試必不可少,考試是教師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情況好壞的重要檢測方法,也是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的必要手段之一。以百分制為例,70分以下的學生都屬于學困生范圍,根據成績段將學困生劃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作為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應加強錯題修正;B級為中等學生對其應加強知識點梳理和語法訓練;C級學生應從作業訓練入手,保證基礎練習的完成度。這種方式是為了確保每一個學生在自身英語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高英語成績,在激發學困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使其享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三、結語
初中英語教育中,每個學校都存在英語學困生,這種現象的產生一方面是學生自身情緒控制力差、意志力不堅定和學習方法不當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存在學校和家長教育觀念不科學,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雖然從學校和教師方面對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進行了討論,但這些策略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應得到每位學生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在家長、老師、學校三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加快實現學困生的有效轉化。
參考文獻:
[1]孫晉蓮.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策略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