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周懋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語文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則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各個小學正著力研究語文素養的培養對策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這一舉措既符合新課程標準以及教學實踐的要求,又創新了傳統教育模式,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師生的認可。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語文教學 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053-01
小學高年級時期是學生升入初中的過渡階段,這一時期學生的接受能力比較強,想象力豐富,有較高的學習欲,因此是學生培養語文素養的關鍵時期,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打下堅實的根基。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全方位培養,充分挖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調動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1.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培養的意義
1.1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小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培養語文素養能解放學生思想,符合新課標中對小學生整體發展的要求。其次,小學生通過培養語文素養可以獲得最基本的語文知識和語言學習的能力,這是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需求,有利于學生其他方面的學習。最后,培養語文素養有利于學生樹立自身學習觀念,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1.2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語文教學模式
培養語文素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語文教師使用“灌輸模式”的教學方法教語文知識,以學生獲取高分為教學目的,忽略了學生的素質培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啟發學生將被動學習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探索。增進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接觸到語文這門語言的魅力。培養語文素養還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我國未來教育體系的完善打下堅實的基礎。
2.現階段語文素養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首先,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種種弊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學生語文學習完全靠“背”,在教學過程中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這一教學模式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
其次,教師的教學內容狹隘,僅局限于課本知識,沒有將語文教學融于生活,不重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同時,學生也缺乏學習意識,只注重自身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語文素養的重要性。
3.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方法策略
3.1以學生為主體,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貫徹“學生是主體”的教育理念,從每個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并且教師要加強與同學們的聯系,了解每個同學在語文學習上存在的不足,制定合理高效的優化方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語文。
3.2創新教育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應該將應試教育模式轉變成素質教育模式,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不能僅僅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首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將教學方式與生活聯系起來。拓展課外知識面,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認識生活,在生活中豐富語文知識,培養語文基本技能和語言交際能力。
3.3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活躍課堂氛圍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改進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提供了機會,多媒體網絡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語文課堂中。比如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可以將與文章有關的影音資料在多媒體播放出來供學生觀賞。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和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同時,活躍了語文課堂氛圍,吸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3.4加強學校、家長對培養語文素養的重視
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過分注重升學率,家長過分注重成績,這對學生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學校要端正語文教學的態度,加強對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視;家長也要時刻關心學生的綜合素養,注重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多于注重學習的結果。只有學校和家長從根本上重視起來,語文素養的培養才能順利進行,為下一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語文素養對語文教學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現階段這一教學模式還存在種種不足,限制了本身效用的發揮。如何解決這些不足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需要國家和教育機構的共同努力,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韋秀蘭.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J].讀與寫雜志,2015,0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