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華
【摘要】在科技信息化時代下,小學教學中也逐步引入多媒體技術以實施教學。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之后學習更高層數學知識的基礎,然而就當前小學生整體的數學計算能力來看,計算正確率不高,且小學生生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若想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切實需要教師加以轉變教學方式。針對此,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而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 小學生 計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29-02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計算器與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小學數學計算的“筆算+草稿”已逐步被現代化手段所替代。然而可以發現的是,許多小學生在計算能力上卻不斷下降,尤其是在口算方面。學生基本計算能力要是相對缺乏,若想學好數學是非常有難度的。為此,如何在現代多媒體教育時代,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實際水平,設計出靈活、富有生趣的計算教學,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中有效提高數學計算能力,成為了重點探究的問題。
一、游戲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作為數學計算的基礎,口算能力直接決定著計算能力水平。低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九九乘法表,中高年級便開展著手進行估算教學了,在這一階段對于學生估算教學應當極為重視,如此,方可切實提升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教師可借助網絡計算小游戲來展開計算教學。
一方面,根據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在多媒體課件中播放幾道口算題,并立即讓學生進行口答,小組形式展開舉手搶答,看誰回答又快又準;另一方面,教師可在課后安排相應的口算網絡小游戲,現在計算機、智能手機已大都走進千家萬戶。諸多手機App軟件、網站里都開設了許多益智類的過關游戲,教師可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系,讓學生課后進行小游戲口算學習,并邀請家長進行學習監督,使學生口算能力提升的同時,避免過度沉溺于網絡之中,浪費學習時間。
二、展現計算過程,使學生參與計算過程
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優勢已逐步凸顯,也使得數學計算教學的訓練活動更具豐富多樣,且能夠及時反饋出學生的學習狀況,這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為此,教師在借助信息技術教學時,還應注重展現計算過程,讓學生共同參與到計算過程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交互電子白板所具有的特殊性,教師開展計算教學時,可將整道題目的標準計算過程加以板書出來,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看到整個計算過程,從而為學生的計算書寫規范做出榜樣。如題目:8+5=?教師可先出示該算式主圖和8根、5根火柴棒,并得出8根火柴棒可先與5根火柴棒中的2根組合成10,再加3根火柴棒,總共為13根火柴棒。通過這樣的形象化教學,學生能夠直觀的理解湊十法計算方法。緊接著教師便可進一步進行“滿十進一”計算原理,引導學生思考。此外,還可利用其互動性,也可積極鼓勵學生共同參與板書當中,以此觀察學生的計算整體思路、方法步驟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科學運用“微課”教學,打破學生學習時空界限
近年來,微課教學已成為一種流行教學方式,并得到許多師生的認同,微課教學具有教學針對性強、時間短、內容具有典型性等特點。而教師也可嘗試從這一教學方式入手進行微課視頻制作,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學習“梯形的面積計算”時,教師便可借助微課進行視頻錄制,學生前面已學過平行四邊形,教師可于視頻中展示兩個相同梯形的旋轉組合過程,最后將重組后所得的平行四邊形展現在學生面前。在此停頓時間,讓學生做思考,而學生借助這樣的直觀性圖形變換展示,便能迅速理解梯形的特征及其面積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一半便是梯形,而梯形面積S=(上底+下底)×高/2。最后教師再公布答案,肯定或是糾正學生的答案。如此,學生對于梯形面積計算將會更加深刻。此外,制作微課教學課件還有一個好處便是學生能夠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進行知識溫習和鞏固,還有效緩解教師教學壓力,獲得教學雙贏。
四、優化日常練習,發展學生計算能力
適當的練習是學生計算技能提升和知識鞏固的必要手段。而多媒體的運用也能夠促使計算練習更具生動形象化,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加以動態的設計計算教學。如在教學完“筆算除法”后,借助多媒體可展開動態的練習設計:小松鼠摘松果情況,先比較一下哪只小松鼠摘松果較多,對學生進行口算基礎訓練。緊接著再繼續出示松鼠只數,并圍坐一起分果子的場景,引發學生思考,總共42個果子,如何讓4只松鼠得到一樣的松果呢?最后又出示來找松鼠玩的鼴鼠,又要怎么分果子?通過這樣層層相扣的動態計算練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即時回答,不僅讓多媒體的信息技術優勢得以有效發揮作用,還能使學生計算能力加以鞏固。
五、實物投影,提高計算準確率
無論是計算水平相對較高或是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說,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計算時出現數字抄錯、答案寫錯,或是所謂的“不是不會,而是不夠認真”所造成的計算差錯。這對于處在不同階段的學生來說都很有可能會發生,那么如何有效的減少這種錯誤,以提升計算準確率?教師可將學生平常所做的計算作業在班級里進行實物投影,并讓全班學生一起觀看學習,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對于書寫規范、好的作業可讓學生加以借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書寫習慣。而對于書寫中造成學生準確率低的問題,也可讓學生進行查找分析,提高學生做題細致度和認真度。
六、結束語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若想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那么必須持以正確的教學觀念,既不可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展開計算教學。只有讓學生自愿投身于計算教學中,真正喜歡上數學這門課程,才能提高小學計算教學質量,使信息技術與數學計算教學有機融合并發揮強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紀霞,淺談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J].教育,2016(5):26-26.
[2]張永,淺議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5(23):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