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貞 盧梅 張霞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耳鼻喉科護理臨床帶教過程中使用責任制帶教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耳鼻喉科護生共58名,根據隨機化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29名)和觀察組(29名),對照組接受常規帶教,觀察組則接受責任制帶教模式,將兩組研究對象出科時的各項考核成績評分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觀察組出科時的各項考核成績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耳鼻喉科護生的帶教管理過程中,責任制帶教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護生們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水平,培養其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助于提升其綜合素質,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耳鼻喉科 護理臨床帶教 責任制帶教模式 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223-01
臨床帶教指的是引導實習生們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充分結合的過程,因此帶教質量的好壞將會對實習生們的學習態度、知識掌握度、實踐水平產生重要影響[1]。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臨床管理當中仍然以平臺式管理為主,護理人員不論學歷、年資、職稱等均從事著基本相同的護理工作,責任不明確,也無法將其實際的工作能力真實反映出來,同時還對實習生帶教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2]。在本次研究中,對耳鼻喉科護生采用了責任制帶教模式,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遵義醫學院進行耳鼻喉科臨床護理實習的護生共58名,根據隨機化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29名)和觀察組(29名),其中,對照組男4名,女25名;年齡在18歲-2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9.5±1.3)歲; 22例大專生,7名本科生。觀察組男5名,女24名;年齡在18歲-2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9.7±1.5)歲; 23例大專生,6名本科生。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帶教,通過一對一形式進行帶教,即師生同班次工作,護生不分管床位,只是跟隨老師對全區患者進行護理,并在臨床工作當中汲取經驗。
觀察組則接受責任制帶教模式:
1.2.1 基礎護理。實習過程中由固定的帶教老師對護生進行一對一帶教,與對照組不同的是護生必須與老師共同管理床位,并安排護生的工作任務及班次。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護生負責對所管床位的患者進行入院評估,協助他們進行各項常規檢查,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整體的護理服務。帶教老師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劃分護理級別,并指導護生掌握耳鼻喉科基礎護理的重要內容,一旦護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帶教老師應親自示范,做到及時糾正,并進行重點說明,提高他們的防差錯意識。
1.2.2 病情觀察。帶教老師應強調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及時進行病情記錄。帶教老師可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培養護生的發散思維,針對耳鼻喉科護理當中的經典問題,老師應鼓勵護生通過文獻查閱等盡量自行解決,從而加深護生的印象。另一方面,針對手術患者,應積極進行術后疼痛評估,并給予生活、飲食等相關指導。詳細解答護生提出的問題,并做好示范。
1.2.3 與患者交流。帶教老師鼓勵護生與患者多交流,對于患者提出的簡單問題,鼓勵護生進行解答,并讓他們嘗試著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導,此過程均有帶教老師指導,從而及時指出護生用語不當或者回答錯誤的地方,對于錯誤應誠懇道歉。
1.3 評價指標
將兩組護生出科時的各項考核成績評分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對比。考核內容包括了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思維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綜合表現等。每項評分均為10分,分數與護生的掌握程度成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各組數據以均數(x)±標準差(s)表示,采用SPSS22.0 統計軟件中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數據統計,以 P<0.05 認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出科時的各項考核成績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相關的研究報道稱,護理工作將會對人們的健康和醫療安全造成直接影響,因此護理工作應該將護理質量提升、護患關系改善作為核心制度。而隨著醫療技術以及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及發展,護理技術也得到了促進和提高,同時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3]。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護士生無法適應從學生到工作人員、從被照顧到照顧別人、從規律生活到不停倒班的轉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并降低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4]。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29名耳鼻喉科護士生采用了責任制帶教模式,相較于接受常規帶教模式的對照組,觀察組出科時的各項考核成績評分均更優。在責任制帶教模式中,護生有較為固定的分管患者,而且與帶教老師的接觸時間更長,因此有助于提高護生的責任感、主動學習以及主動服務的意識。此外,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法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護生的學習熱情,并自覺地在護理工作實踐中加深知識儲備量。通過本研究還發現,責任制帶教模式的實施能夠使護生們更加準確地找到自身的定位,更加明確學習的方向,因此成效更佳。
綜上所述,在耳鼻喉科護生的帶教管理過程中,責任制帶教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護生們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水平,培養其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助于提升其綜合素質,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如璜,劉翠蘭,沈美琴,等.經驗共享帶教法對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24):70-71.
[2]賀旭東.情景式教學法對耳鼻喉實習護理生性格特征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0):121-122.
[3]鐘竹青,丁四清,袁洪,等.臨床護理教學中加強護生醫患溝通技能培訓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0,16(10):164,159.
[4]魏英粉.目標管理結合導師負責教學法在耳鼻咽喉科臨床帶教中的嘗試[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65):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