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253-01
新教材的特點是不僅內容新、容量大,而且所需要的教學方式也非常值得研究;所以,現在的生物教學對教師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一種新形式,它給學科課程的教學帶來了一場革命,為素質教育的推動與發展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一、什么是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的整合
“信息技術”主要指視聽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代表,具有“信息高密度、傳遞高速度、交互高強度、反饋高效率”的特點。所謂整合就是指一個系統內各要素的整體協調、相互滲透,使系統各要素發揮最大效益。生物學科知識是學習的載體,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生物學科的教學中去,在學習信息技術的同時,又能培養學生解決生物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注意整合不是簡單地課程疊加,而是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目的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根本目的:
1、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當前人們在不斷探索如何以互聯網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突破口,建構一種全新的教學結構以及相應的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思想。學生必須會合理利用各種技能進行學習、合作和交流并解決問題。
2、促進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我們已經步入了個性化的學習時代,網絡交互式教育環境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使學生通過自我學習各得其所各得其樂,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與學習習慣。
3、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把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以各學科知識為載體,教師根據各自情況,吸納最先進的最新鮮的內容,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學科知識,學習信息技術,學習做事,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可見,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能力,現代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課程整合作為一種教與學的手段其目的也是如此。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只不過是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現在也有教育專家認為:“今天開設信息技術課,是為了以后不再開設信息技術課。”如此說來,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其在整合學習過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終身學習過程中的輔助功能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三、如何將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
如何將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我日常教學設計的原則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協作學習;分層次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個性化學習,激勵學生創新,培養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科學創新精神。
1、整合的優勢
由于生物學科的特點,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的整合,較其他學科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1)生物的微觀性。生物的細胞結構極其微小,肉眼無法直接觀察,通過掛圖和語言描述,往往使學生難以理解。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模擬放大顯示任何細胞結構的詳細部件,可以極大地延伸人的各種感官、思維,極大地拓寬時間、空間領域,實現微觀的東西宏觀化,生動形象,感染力強,使學生易懂好記。
(2)生物的運動性。生命是運動的,其生長、發育、繁殖等生理過程很難利用通常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實現細胞分裂的三維動態過程、DNA雙螺旋結構及堿基互補配對過程、氣體交換過程、尿的形成過程、生物由受精卵發育成個體的全過程等,這種動感化表現手段和藝術的完美結合,使學生看得透徹,聽得明白,優化了教學過程。
(3)生物的多樣性。生物有200多萬種,每一種又有許多個體,每一個體又有許多結構和生理特征,生物現象更是紛繁復雜、包羅萬象;而利用信息技術于生物學科中,則能在瞬間表現那些用一般教學手段所不能表現的許多生物現象,例如,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生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海底世界的奇妙、克隆羊多莉的誕生等等。這一切,在此之前學生根本無法直接觀察到,也難以想象;而現在,學生可以通過學科整合來領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精彩,掌握自然科學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識。
2、整合的方式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實現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的整合的方式主要是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課件的類型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輔助教師講解為目的開發的多媒體課件,這類課件一般呈現一條主線,按照教師的講解過程逐步演示,突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詳細;另一種是以學生為主體開發的多媒體課件,它可以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由學生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相比之下,后一種課件更能體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也是今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發展的方向。
3、存在的問題
(1)注意正確運用多媒體。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而多媒體則只能起輔助教學作用。在一堂課中,是否使用多媒體以及使用哪種多媒體(或多或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如在介紹知識成果、動物的多樣性、動物行為、植物資源、環境保護等等方面的內容時,采用錄像機就能很好地完成。在細胞顯微結構、生物體結構與生理功能等方面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來突破重點難點更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注意多種媒體之間的配合和協調。
多種媒體進行的教學活動。在一節課中,語言表述是基礎,板書是綱要,離開這些去片面追求電教多媒體的感官刺激勢必造成教學失敗。如果我們采用CAI系統教學,從上課到下課學生全部觀看大屏幕,且不說引起興奮的手段單一,學生在諸多能力培養方面也是單一的,學習基礎必然不扎實。媒體畢竟是為教師教學服務的,選擇合適的媒體為教學服務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投影的使用可以很好地配合觀察實驗、討論、閱讀及復習課的綱要;采用CAI系統,由于聲音、立體動畫等效果則會更加突出教學的重心、突破教學難點。
最后,信息技術是不斷發展豐富的,生物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必須是有機的結合,整合是動態的、變化的、發展的。我們只有積極行動起來,用現代化教育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質,適應信息時代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在生物學科教學中,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整合,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