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君??
摘要:目的探討自擬中藥通氣湯對疤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促進腸功能恢復的療效。方法選擇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因疤痕子宮再次剖宮產的產婦,63例給中藥通氣湯于術后6 h開始口服,每次100 mL每天2次。直到腸道排氣,腸功能恢復,同時取59例作為對照組,記錄術后通氣時間。結果觀察組通氣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結論中藥通氣湯對促進疤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有顯著療效。
關鍵詞:中藥通氣湯;疤痕子宮;重復剖宮產術;腸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5-0105-01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二胎分娩患者因過去多年的高剖宮產率,現在面臨著疤痕子宮妊娠需再次剖宮產的問題,而重復剖宮產術最常見的嚴重并發癥是盆腹腔粘連,腸功能恢復慢將增加腸粘連和腸梗阻和術后遠期并發癥。為此,本院采用中藥通氣湯促進再次剖宮產患者術后腸功能恢復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因疤痕子宮足月妊娠而入院再次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年齡28~39歲,隨機選其中63例作為觀察組,59例作為對照組,2組年齡和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63例,于術后6 h開始服通氣湯,每天2次,直至肛門開始排氣,腸功能恢復。通氣湯組成:大黃9 g,厚樸15 g,枳實15 g,枳殼15 g,檳榔15 g,萊菔子10 g,臺烏15 g,木香12 g,當歸10g,草果5 g共10味,使用免煎配方顆粒,合為1劑。每日1劑,溫水沖開,2次分服,100 mL/次。對照組53例,不予服中藥。2組患者均要求于術后當天下床活動,中藥浴足,術后12 h后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記錄2組患者腸鳴音開始活躍時間,肛門開始排氣時間及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以及術后發熱病例情況(術后7 d內的體溫>38℃),比較2組患者治療情況。
13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討論
[KG(0.15mm]31通氣湯組成大黃,枳實,厚樸,檳榔,當歸,臺烏,草果,枳殼,萊菔子,木香。配伍意義:本方由小承氣湯和六磨飲化裁而來[1]。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腸胃,活血化瘀;臺烏,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善理氣機,共為君藥。枳實、厚樸行氣散結,消痞除滿;檳榔破氣快膈,枳殼行氣消積,共為臣藥。當歸活血化瘀,木香理氣止痛,萊菔子行氣開郁,草果燥濕溫中,共為佐使。上10味,共為瀉下通便,行氣消積之功效。辨證加減:血瘀者加桃仁、赤芍;陰津不足,加玄參、生地或麻仁丸。也可配合針刺,取曲池,中脘,下脘,足三里,平補平瀉,通氣即止。[KG)]
32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即為高危妊娠,重復剖宮產除術中并發癥外,術后并發癥最常發生的是腸粘連、腸梗阻,并且因首次手術后盆腹腔粘連,將影響這一類患者的術后胃腸道功能及早期恢復,從而影響產婦的整體術后身體康復。
產婦產后常發生便秘,剖宮產患者尤其突出。通氣湯的使用加速患者腸道蠕動,極大地改善了腸功能及血循環,并減少了腸脹氣的發生,早期的肛門排氣及排便使患者能早期恢復而愿意早期下床活動,從而減少術后發病率及促進產后康復,值得推行。
33注意事項一般術后6 h服中藥。不宜太早,否則易發生嘔吐,失去療效及導致患者不愿再服用;本院采用免煎劑開水沖服,方便易服,溫度以36~38℃為宜,不刺激胃,且易于吸收,可取得較好療效。少數患者服藥后會出現輕微腹瀉癥狀,減量或停藥即可緩解,嚴重氣血虛弱者慎用。本研究無嚴重腹瀉病例發生。同時需督促患者早下床活動,鼓勵其進少量流質飲食,有助于早期排氣,患者通暢排氣后即可停藥,不宜再服。
[JP3]綜上所述,通氣湯于重復剖宮產后早期服用能有效促進腸道排氣和腸道功能恢復,從而減少產后并發癥發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飛方劑學[M]第二版(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5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