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龍
摘要:指出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給林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從林業育苗的概述與特點入手,對林業育苗的現狀與策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
關鍵詞:林業育苗;概述;特點;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13302
1 引言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后果是資源需求量過大,導致森林大面積的減少,以及資源日益流失。因此,林業培育工作是林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林業的發展離不開林業育苗,良好、高質量與充足的苗木是林業快速發展的前提。因此,有效提升林業育苗的工作水平,優化苗木管理是林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2 林業育苗的概述與特點
2.1 概述
林業育苗是指在苗圃、溫床或溫室里,將種子經過人工的培育生長出幼苗,保護苗木能獨立生存,之后將苗木移植到土地里栽種,這便是林業培育幼苗的全過程。
2.2 特點
林業育苗的特點是指培育的過程中,林業育苗技術節省種子且用地面積少,便于節省空間。林業育苗便于精細管理,有利于防止自然災害與防治病蟲的危害,進而利于培育苗木,有效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使苗木健康成長,進而提高林業苗木的產量。同時使苗木能夠提早成熟、延長供應,增加復種指數,提高產量等。通過林業育苗提高土地利用率,達到增產增收的育苗效果。
3 林業育苗的現狀
3.1 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
目前,我國林業發展起步較晚,與其他發達國家的林業現狀對比,兩者之間相差甚遠。我國林業育苗技術管理,沒有跟上新時代的步伐,忽視了引進其他發達國家先進的林業育苗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理念。我國現今仍然采用傳統的林業育苗技術進行苗木培育。大部分林業的育苗人員長期受到傳統育苗技術觀念的熏陶影響,導致林業育苗的技術與管理理念缺乏創新,致使林業育苗的發展無法突破傳統的育苗模式。因我國林業育苗人員缺乏專業的育苗知識與育苗技術,致使林業培育人員忽視林業發展的重要性,對林業育苗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夠,使林業培育人員缺乏積極主動的工作熱情,進而使林業培育的工作管理落后。
3.2 林業培育技術資金投入問題
當前,我國林業培育技術發展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緊張。開發任何一項重要的林業技術研究,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作資助。尤其是在林業培育技術的研究過程中,如果研究過程缺少資金運作,林業培育技術便會陷入困境,從而影響林業培育的有效性。林業培育技術涉及的面比較廣,在資源保護等方面承擔著繁重的任務。大部分林業培育技術人員因個人私欲,沒有將有限的資金應用在關鍵的研究問題上,使林業培育技術滯后。各地主管部門或當地政府,如果不能在有效的時間范圍內,加強林業育苗技術研究的資金籌集與資金投入,容易導致林業培育技術因缺乏資金,使技術研究持續不下去,使林業培育技術人員缺乏學習進修的機會,進而造成林業培育技術人員不能掌握最新的林業育苗技術。
3.3 傳統林業育苗技術較為落后
我國的林木育苗技術與其他先進國家的林業育苗技術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目前的林業育苗都是采用露地播種、陽畦、日光溫室等傳統育苗技術,由于傳統的育苗技術所使用的培育器具簡陋及自然環境的影響,致使林業育苗出現年齡長、質量差、大小不齊等問題。我國采用傳統的林木育苗技術,對種子培育的溫度、濕度等沒有控制好,使種子的發芽率、成活率等普遍不高,林木培育人員在配制林業營養液時,沒有按照最新的配制比例進行,致使幼苗生長過程營養缺失。因林業傳統育苗技術存在不足,使幼苗的抵抗能力低下,一旦遇到凍害或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特別容易造成幼苗缺苗,致使培育成本超出預算的范圍。
3.4 管理體制不健全
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過程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為林業發展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就目前而言,我國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當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育苗技術管理的相關體制也不健全,導致缺少技術上的支持,給林業產業的發展以及林業技術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如育苗技術的選擇,方案的規劃以及實施的過程等,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缺少高技能的育苗技術管理人員。
3.5 缺少新技術的運用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林業育苗技術的管理也需要新技術不斷的引進,只有這樣才可以減少林業技術管理的難度,從而給林業帶來很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我國的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嚴重缺少新技術的運用以及引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林業育苗的成效。盡管林業育苗技術的管理已經非常成熟,但是我國還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技術應用當中,有些設備也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新技術的引進以及有效運用。
4 林業育苗的措施
4.1 林業育苗有利于保護環境
近年來,由于人類大規模的進行生活生產活動,人們對于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很長一段時間里有關資源流失的問題被人民大眾所忽視,這也導致了我國許多地區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的破壞,造成環境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等問題。而林業育苗技術研究工作能夠有效地改善此類環境問題,起到堅固水土,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自然的生態環境,并對已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和改善。
4.2 建立先進技術的管理理念
建立先進技術的管理理念,使林業的全體人員具有先進技術的管理意識,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林業育苗的技術管理。只有加強對林業育苗技術的管理,才能夠確保林業育苗技術的有效實施,進而促進林業全面的均衡發展。林業育苗管理者,應結合原有的林業育苗管理經驗,融入先進的林業育苗管理理念,并加強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推廣與應用。想要突破傳統落后的林業育苗技術,就必須在之前的管理觀念中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然后根據實際的培育需要,重新制定育苗技術的培育方案,使林業培育的先進管理朝著規范化、標準化的目標前進。先進的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理念可以增強林業工作者的責任心,讓林業育苗技術人員在不斷地進修、培訓和學習中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從而提高林業育苗效率。
4.3 加大資金投入,引進新技術
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技術,使林業設備滿足林業的發展需求。加強對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人員的培養,制定激勵體制,讓育苗技術人員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專業知識的學習當中。還可以讓整體水平比較高的育苗技術管理人員出國進修,也可以聘用其他國家專家或者是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人員進行授課,要不斷的對我國的育苗技術體系進行更新。政府部門可以從社會、經濟等方面加大對林業育苗技術上的政策支持。如育苗設備的資金補助、優惠貸款等,進而提升林業單位對設備革新的積極性。
4.4 林業育苗中化肥的合理施用
加強林業育苗的質量,除了加強育苗技術外,還要在苗木生長的過程中實時的對其進行養護,及時的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進而保障育苗優良的生長狀態,進而提高苗木的生產產量。林業育苗時,可通過施用化肥增強育苗的生長。因地制宜,針對個別病蟲害的苗木進行隔離護理,保護健康的育苗不受到傳染。通過施用肥力來提高林業育苗抵抗病害的能力,降低育苗地的病害比率。相關林業育苗的技術人員,應做好病蟲害預防的保護措施,并時時刻刻關注苗木的健康狀態,及時的修剪枝干,將受蟲害較為嚴重甚至有可能擴散的苗木進行整體分離,防止因為一個小枝干的問題而影響到整片苗木林。修建枝丫后還需要將這些受蟲害侵蝕的枝干進行集中處理,選擇高溫燒毀的方式,避免再次侵襲樹苗。林業培育技術人員需積極進行林業育苗合理的優化配置,針對在林業育苗地中的質量較差的苗木進行處理。在林業育苗中化肥合理使用,合理的管理優化配置能夠強化林業育苗的生長質量,減少病蟲害育苗的數量,這種優化配置能有效提高林業育苗的健康生長。
4.5 苗期的管理工作
林業育苗的管理工作中,要把所學的育苗知識具體的應用到實踐中。苗木種植之后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避免苗木出現不和諧的狀況,首先將要種植的苗木種子進行處理,再對苗木種植地進行消毒、施肥,可以有效防范根系感染,同時保證苗木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和水分。為了避免病蟲對苗木的危害,管理中應該采用各種專業的防治措施,從中預防病蟲的危害。在易生蟲害的季節,可以往苗木上適當地噴灑農藥,但是農藥會對苗木產生危害,因此噴灑農藥要適量,保證防治蟲害的效果,又不會傷害到苗木。在中耕時期也需要觀察種植土地的土壤情況,再進行除草,如果發現有幼苗長出新葉時,就要及時施用施肥料,讓苗木有足夠的營養吸收。因此,明確林業育苗工藝后,要在一定的時期內對苗木進行相應的管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做好林業育苗的保護工作,進而促進林業的全面發展。
5 結語
林業育苗是林業發展均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擁有先進的林業育苗技術管理,才可以從根本上保證苗木的質量,提升苗木的成活率。進而促進林業育苗全面均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寶源. 探析林業育苗的現狀及其措施[J]. 綠色環保建材,2017(1):216.
[2]崔 磊. 探析林業育苗的現狀及其措施[J]. 中國林業產業,2017(1):55~56.
[3]田玉紅,高 飛,王道龍. 林業育苗現狀分析及對應措施[J]. 林業科技情報,2016(1):50~51.
[4]焦 健. 探析林業育苗的現狀及其措施[J]. 農業與技術,2015(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