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
摘要:介紹了曲靖市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實施的現狀,分析了曲靖市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并提出了保障承儲主體權益、明確儲備期限、加強經營、撫育措施、創新資金投入機制等相應對策。
關鍵詞: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現狀;對策;曲靖市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19102
1 引言
木材是生態型可再生能源,多年來由于林業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和資金投入不足,我國人工林每畝年均生長量0.37 m3,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森林蓄積量僅為10.98 m3,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7。據統計,歐洲等經濟發達國家年人均的木材消費為1.16 m3,而中國只有0.19 m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木材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木材消費量將達到6億m3。森林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隨著生態環保意識的增強,一些國家紛紛開始限制原木出口,木材供需矛盾日趨突出,成為直接影響國家能源安全的問題之一。因此,立足國內,建設國家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提高單位木材產量,增加森林活立木蓄積儲備,增加我國木材的供給顯得猶為迫切。
2 基本現狀
2.1 自然概況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東部,地處云南、貴州、廣西三省結合部,是珠江的發源地,古有“入滇鎖鑰”之稱,是2500 km珠江源頭第一市,云南省第二大城市。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多數省(區、市)進出云南的門戶,也是云南進入內地及東南沿海和大西南走向東南亞、南亞次大陸的陸路交通樞紐。
根據2017年森林資源“二調”資料和“十二五”編限補充調查資料統計,全市的森林資源:林地(林業用地)面積1530499.4 hm2,活立木蓄積44698170 m3;其中有林地面積1029917 hm2,活立木蓄積4321.7630 m3;疏林地面積12153.73 hm2,活立木蓄積11.5790 m3;未成林造林地面積59281 hm2,灌木林地面積293463.6 hm2,無立木林地面積15360.46 hm2,宜林地面積119954 hm2,苗圃地面積399.13 hm2,輔助生產林地面積30.6 hm2;竹林4773.72萬株;散生木蓄積111600 m3;四旁樹蓄積1253150 m3。
全市生態公益林用地面積839973 hm2,其中:國家級公益林551893 hm2、省級公益林288000 hm2、縣級公益林80 hm2。公益林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4.88%;全市商品林用地面積690526 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45.12%。全市森林覆蓋率40.3%。
2.2 曲靖市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實施基本現狀
2014年7月根據云南省林業廳下達計劃指標,曲靖市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共設計3800 hm2(含466.6 hm2備用林),培育樹種為林地中占優勢的華山松,培育目標確定為培育大徑級材。經營措施根據林齡、林種、林分生長狀況等進行綜合確定,經確定,實施中幼林撫育面積637.6 hm2,現有林改培面積3162.4 hm2。由具備一定實力、自然條件優越、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曲靖市國營海寨林場、會澤縣野馬林場、會澤縣者海林場分別承擔承儲任務。
2.2.1 國家儲備林現狀
曲靖市2014年國家儲備林承儲面積3333.3 hm2,活立木蓄積393186 m3。林地林木權屬均為國有,優勢樹種均為華山松,培育目標均為大徑級材。其中:按地類劃分:純林3218.2 hm2,蓄積372007 m3;混交林115.1 hm2,蓄積21179 m3。按齡組劃分:中林齡面積637.6 hm2,蓄積67049 m3;近熟林面積1550.4 hm2,蓄積20.9385 m3;成熟林面積1145.4 hm2,蓄積11.6752 m3。按林種劃分:用材林1157.1 hm2,蓄積112032 m3;防護林面積1867.9 hm2,蓄積259692 m3;特種用途林面積308.3 hm2,蓄積21462 m3。
2.2.2 國家儲備林(后備林)現狀
曲靖市2014年國家儲備林(后備林)面積466.7 hm2,活立木蓄積38394 m3。林地林木權屬均為國有,優勢樹種均為華山松,培育目標均為大徑級材。其中:按地類劃分:純林466.7 hm2,蓄積38394 m3。按齡組劃分:近熟林面積391.6 hm2,蓄積33461 m3;成熟林面積75.1 hm2,蓄積4933 m3。按林種劃分:用材林101 hm2,蓄積10818 m3;防護林面積365.7 hm2,蓄積27576 m3。
3 曲靖市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 培育周期長,采伐利用不明確
由于曲靖市地處云貴高原烏蒙山脈,境內碳酸鹽巖石分布較廣,2個承儲單位林業用地立地條件相對較差,以培育大徑級人工用材林為目標的儲備林工程建設項目培育周期較長。項目區內每畝年均生長量0.33~0.68 m3。相關管理辦法,采伐利用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尚未出臺,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承儲單位在經營、管理和指導中缺乏文件依據。
3.2 儲備期限不明確,影響了承儲主體劃定國家儲備林的積極性
2014年國家啟動國家儲備林劃定工作,由于處于試點探索階段,具體經營管理辦法尚未制定出臺,承儲單位對國家儲備林劃定工作重大意義認識不足,大局意識不強,思想上有所顧慮,認為對納入國家儲備林的森林在儲備期內不能申請采伐,使其生產、經營和發展受到影響。因此,承儲單位不愿將立地條件、經營管理相對較好的森林劃入國家儲備林范圍內。
3.3 投入資金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國家對林業投入不斷加大,但隨著人工費、原材料的不斷上漲,森林經營管理中涉及中幼林撫育,現有林改培等經營措施,對納入國家儲備林范圍內的森林后續各級財政在資金上如何進行補貼尚未明確和細化,工程建設資金缺口仍然較大。
4 對策與建議
保護森林資源并發揮其生態效益是實現生態安全的重要途徑。國家儲備林劃定是緩解木材供需矛盾,優化結構的后備性儲備,調節市場的戰略資源儲備,增加森林碳匯功能,維護國家木材安全、生態安全的重要措施,增加以木材為主的可再生木質能源供給,既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生態產品需求,又能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對緩解我國木材資源的戰略需求、生態文明建設及可持續發展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建議。
4.1 保障承儲主體權益
國家儲備林要從解決我國林業發展生產經營效率低下,單位蓄積量低,林種樹種比例不協調,齡組比例失調入手,通過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調整優化林分結構,增加大徑材及高價值珍貴用材林戰略資源的風險性儲備。國家在組織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各級國營林場在林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主力軍”作用,創新、探索國家儲備林建設經營模式下,對國家儲備林建設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明確各承儲單位對轄區內劃定的國家儲備林享有林木所有權,其經營收益歸承儲主體所有。
4.2 明確儲備期限
國家儲備林的儲備期限應根據各承儲單位所處地理位置,立地條件,所承儲樹種生物、生態學特性、儲備目標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合理的儲備期限既能如期實現國家戰略儲備的目標,又能使各承儲主體結合各自實際組織開展經營管理活動。對劃入國家儲備林中的公益林林分,要研究探索新的經營管理辦法,使其在儲備期后,能循環利用,充分發揮其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4.3 加強經營、撫育措施
根據林分現狀,確定不同的經營措施。中幼林撫育,撫育方式以撫育間伐為主,同時采取人工修枝及割灌為輔的綜合性技術措施。撫育技術指標嚴格按《森林撫育規程》(GB/T15781-2009)、《森林采伐作業規程》(LY/T1646-2005)、《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GB/T18337.1-2001)等相關技術標準執行。撫育強度重點考慮保留郁閉度、保留目標樹、保留胸徑等關鍵指標。對劃定的近熟林和成熟林,目前林分立地質量好,林木總體生狀況良好,經營措施為現有林改培,改培類型確定為改造培育型、提質培優型,改培方式以間伐為主,同時采取割灌、補植等綜合性技術措施進行提質增優。間伐技術參照《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現有林改培技術規程(試行)》和《森林撫育規程》(GB/T15781-2009)、《森林采伐作業規程》(LY/T1646-2005)等相關技術標準執行。
4.4 創新資金投入機制
學習、借鑒國內外成功做法和經驗,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儲備林制度,通過“林-企”合作等方式,尋找利益共同點加強林銀合作,積極利用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充分發揮國家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優勢及財政資金的引領帶動作用,形成財政金融合力支持國家儲備林建設。建立國家儲備林專項補助制度,整合中央林業項目補助資金,建立國家儲備林專項資金,多渠道投入資金,按照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適度提高補助標準,完善貼息、納入森林保險等政策。
參考文獻:
[1]曲靖市林業局.云南省曲靖市2014年國家儲備林劃定成果報告[R].曲靖:曲靖市林業局,2014.
[2]國家林業局.辦豐字[2014]43號國家儲備林劃定辦法(試行)[EB/OL].[2014-07-16].http://www.forestry.gov.cn/zhuanti/content/201407cbcnd/689713.html.
[3]李 文,和耀光.玉龍縣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2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