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超
摘要:指出了森林資源是連接生態系統和經濟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在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我國環境質量的現狀來看,我國的森林資源管理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新形勢下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的發展方向,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資源管理;生態林業;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21202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裕,但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環境問題,其中就包括森林資源的浪費與破壞。森林資源不僅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還制約著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由于人們對森林資源的大量索取,我國的森林資源正在逐年減少,這引起了多方面的環境問題。在這種環境趨勢下,我們更要注重保護森林資源,增大對生態林業的發展投入,以緩解我國的環境壓力。
2 森林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森林資源管理意識不強,過于經濟效益
就當前我國的森林資源管理現狀來看,大部分森林資源管理人員在森林資源的管理過程中,都只看到了森林資源帶來的經濟效益,沒有認真落實國家的管理策略,導致森林資源的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社會的健康長遠發展。歸根結底,就是由于森林資源管理人員沒有樹立正確的發展意識,沒有真正貫徹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從而導致了我國森林資源的浪費和破壞,增加了我國環境問題發生的機率。
2.2 森林資源管理體制不完善,森林資源破壞嚴重
要想讓森林資源獲得真正意義上的保護,就必須采用一定的強制措施來約束、懲罰不良行為。由于我國森林資源管理還處于中等建設階段,許多關于森林資源管理的條例、規范還未得到認可和實行,森林資源管理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導致亂砍亂伐、隨意浪費等大量不法行為產生。因此,要加緊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管理體制,將森林資源的保護納入法律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資源的流失。
2.3 森林資源管理人才稀缺,管理方式方法滯后
在任何行業的發展中,人才的引進都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森林資源的總面積較大,且分布較廣泛,再加上我國傳統的管理方式,導致我國很多地方的森林資源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和保護。與此同時,我國森林資源的管理人才較少,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我國森林資源管理的難度。因此,森林資源的管理部門應該積極吸納優秀的資源管理人才,壯大我國森林資源的管理隊伍,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有效管理。
3 生態林業的建設現狀
3.1 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生態林業發展區
隨著我國環境質量的下降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我國對林業產業的發展建設提出了一定的標準和要求,讓林業產業積極轉變產業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發展結構,注重發展生態林業,適當地增加生態林業在產業發展中的比重。因此,大部分的林業產業都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模式,根據社會提出的發展要求進行產業結構改革,加大對生態林業的建設力度和投入力度,促進了我國生態林業的發展。但是,由于林業產業發展的歷史性和階段性,我國的生態林業建設還未形成規模化發展,生態林業建設的水平依然處在初級發展階段。
3.2 生態林業發展機制不健全,生態建設成效不高
要想擴大生態林業發展的規模,增加生態林業在林業產業中發展比例,就必須建立健全生態林業發展的制度規范。但是,由于我國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傳統生產經驗的影響,我國的生態林業發展還缺乏強有力的管理、約束、執行和監督機制,導致生態林業的建設成果得不到長期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生態林業的發展建設。因此,在我國的生態林業的發展藍圖中,應注重建立健全關于生態林業的健康發展的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為我國生態林業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提高我國生態林業的建設水平。
3.3 生態林業建設人員的技術不到位,阻礙了生態林業的發展建設
我國處于生態林業建設的初級階段,大量生態林業建設人員沒有受到系統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導致生態林業發展中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態林業的發展建設。在此過程中,要注重分析生態林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現象,加大對生態林業的研究投入,開創探索關于生態林業發展的新型方式。與此同時,林業產業還要注重生態林業建設人員的培養,開展各類人才培養活動,提高生態林業建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促進生態林業的發展建設。
4 新形勢下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的發展方向
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的發展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它們兩者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和經濟建設的需求。
4.1 以經濟建設為最終目的
注重社會生態效益的發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和建設,而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和注重生態林業的發展都是生態效益的著重體現。因此,在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發展中要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的,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可持續發展觀念,以生態建設帶動經濟發展,增強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我國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資源的管理水平,擴大生態林業的發展建設規模。
4.2 體現時代性、科學性和規范性
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發展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機制,還要體現一定的社會發展要求。首先,要對森林資源的管理方法和生態林業的發展方式進行改革創新,將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發展的現狀和時代發展的趨勢相結合,探索出最好、最有效的森林資源管理方式和生態林業發展方法。其次,森林資源管理部門和林業產業的決策部門還要完善相關的管理體制,例如:監督制度、執行制度、激勵制度等。建立健全機制,不僅可以提高森林資源管理人員和從事生態林業發展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和發展水平,還可以提高森林資源整體的管理水平,擴大生態林業發展的規模,減少森林資源的流失與浪費。最后,森林資源的管理和生態林業的發展也要與社會上其它的工作相聯系,將人們的需求和時代的特點融入到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發展中去,體現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發展的時代性。
5 結語
目前,就我國的森林資源現狀來看,大量的森林資源遭到了破壞和浪費,并且已經造成了很多的環境問題,所以,森林資源已不僅僅是用來生產木材的原材料,還是關系到經濟、社會、環境和人類發展生存的重大因素,保護森林資源,就是保護我們人類本身。因此,我們要更加注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大力發展生態林業,加大資源保護力度和生態建設投入,促進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在此過程中,要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國家提出的森林資源管理政策和生態林業發展方針,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印 紅.堅持改革創新 提升管理水平 為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提供保障——在全國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林業資源管理,2013.
[2]秦國棟.淺析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發展[C].科技研究——2015科技產業發展與建設成就研討會論文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