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丹
(中國醫(yī)科大學本溪市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遼寧 本溪 117000)
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并發(fā)腎病的效果淺析
朱曉丹
(中國醫(yī)科大學本溪市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遼寧 本溪 117000)
目的 研究并對比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合并腎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100例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采取數(shù)字抽簽法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觀察組進行腹膜透析治療。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感染率。結(jié)果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均明顯減少(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較之治療后的對照組均明顯更低(P<0.05)。對照組的感染率為6%,觀察組的感染率為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在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治療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有效治療,但腹膜透析對其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顯著。
糖尿?。荒I??;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的腎功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受損,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透析治療是糖尿病腎病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常見的透析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但臨床上關于這兩種透析方法對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尚存在爭議。為此,本研究選取10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對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中國醫(yī)科大學本溪市中心醫(yī)院100例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糖尿病腎病,其腎病發(fā)展到終末期,且具有糖尿病病史。此次研究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且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采取數(shù)字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51~79歲,平均(65.17±12.62)歲;患病時間6個月~5年,平均(2.93±1.09)年。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50~80歲,平均(65.29±12.86)歲;患病時間5個月~6年,平均(3.07±1.14)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降糖藥口服或胰島素注射,對血糖進行控制。對照組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在患者頸內(nèi)靜脈置入導管,透析治療設備為Fresnius VA 600S血液濾過器,每分鐘濾過量為50 mL,每周進行2~3次血液透析,每次血液透析時長為4 h,同時,給予患者4 000 U肝素鈉進行抗凝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可增加肝素鈉劑量。觀察組進行腹膜透析治療,在患者腹部正中線臍下3 cm處作小切口,置入導管,逐層切開腹膜,并將腹膜透析管緩慢置入至膀胱直腸窩中,逐層縫合切口;注入葡萄糖透析液,透析液每天更換2~4次。
1.3 觀察指標 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感染率。療效評價標準:顯效,即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消失,24 h尿蛋白含量減少超過60%,肌酐減少超過25%;有效,即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有所改善,24 h尿蛋白含量減少幅度為30%~60%,肌酐減少幅度為0~25%;無效,即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未得到改善,24 h尿蛋白含量減少不足30%,血肌酐未減少。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對比 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00%,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4.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對比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指標對比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均明顯減少(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較治療后的對照組均明顯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指標對比(±s)
項目尿素氮(mmol/L)血肌酐濃度(μmol/L)24 h蛋白尿(mg)觀察組(n=50)治療前18.45±3.87 456.98 ±37.12 194.73 ±31.87治療后9.72±2.54 287.05 ±18.79 95.92±17.91對照組(n=50)治療前18.23±3.21 457.01±36.91 194.23±31.21治療后12.51±2.74 316.92±25.07 143.51±26.74
2.3 兩組患者的感染率對比 對照組共有3例患者發(fā)生感染,其感染率為6.00%,觀察組共有4例患者發(fā)生感染,其感染率為8.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飲食習慣、飲食結(jié)構等方面均出現(xiàn)了較大的改變,這導致代謝性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糖尿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由于患者體內(nèi)的血糖代謝發(fā)生紊亂,其腎臟血流動力學受到影響,長期血供不足,腎臟容易受到損傷。糖尿病腎病是一種由糖尿病引發(fā)的腎臟損傷,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如患者未得到及時的治療或治療效果欠佳,長期以往會發(fā)展為慢性腎病,治療難度大,且預后效果不夠理想[2]。因此,對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腎病多采用透析治療,這種治療方法適用于終末期腎病,此時患者的腎臟代謝功能嚴重衰減,透析過程中,通過透析液可將機體內(nèi)潴留的代謝產(chǎn)物有效排出,從而減少機體內(nèi)毒素,促進腎功能的修復[3]。透析治療方法主要為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但臨床上關于這兩種透析方法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效果尚無定論[4]。為此,本次研究通過對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分別進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療后得出如下結(jié)果: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00%,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4.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相當;對照組的感染率為6.00%,觀察組的感染率為8.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兩種透析治療方法用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均明顯減少(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較治療后的對照組均明顯更低(P<0.05),說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腎功能,但腹膜透析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顯著,這主要是因為血液透析清除的毒素以小分子為主,腹膜透析通過腹膜置管可有效清除大分子和中分子毒素,清除毒素更加徹底[5]。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治療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有效治療,但腹膜透析對其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顯著。
[1]Takenaka T,Okayama M,Kojima E,et al.Aliskiren reduces morning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on hemodialysis[J].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CEH,2013,35 (4):244-249.
[2]楊光,黎小燕.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9(11):117-119.
[3]茅宇烽.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并發(fā)腎病效果評價[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22(25):2786-2787.
[4]彭???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比較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22):115-116.
[5]韋慧琴,李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比較[J].廣西醫(yī)學,2011,33(5):606-60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