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鑫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呼吸科,遼寧 沈陽 110013)
優質護理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情緒中的效果觀察
孫鑫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呼吸科,遼寧 沈陽 110013)
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良情緒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5例,結合患者治療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58例)以及對照組(57例),對照組患者依據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不良情緒改善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改善有效率96.55%,對照組患者改善有效率68.4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情緒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優質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良情緒;改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為COPD,是一種以氣流受限、阻塞為臨床特征的疾病,患者遷延不愈將會發展成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諸多慢性疾病,對患者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嚴重威脅[1-2]。本研究將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對象,分析優質護理在改善該病患者不良情緒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15例,結合患者治療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58例)以及對照組(5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3例,女25例,年齡50~80歲,平均(66.2±3.7)歲,病程2~20年,平均(10.3±1.5)年;對照組患者中男33例,女24例,年齡52~80歲,平均(66.8±3.6)歲,病程2~18年,平均(9.9±1.6)年。兩組患者均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時能夠順暢交流、表達準確,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包括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祛痰藥物等常規治療方式,病情較為嚴重者根據其實際情況給予機械通氣治療。對照組患者均依照內科常規護理標準,給予環境指導、藥物治療、飲食干預、出院指導等基礎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具體如下,(1)信息評估: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應該全面評估當前患者心理、生理狀況,測定當前患者的病情等級、不良情緒程度,以便展開針對性的護理措施。(2)加強鼓勵:護理人員在完成情緒判定后應該針對患者存在負面情緒的源頭進行疏導,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展開全面的認知宣教,使其能夠全面認識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誘因、治療、護理、干預、預防、鍛煉等諸多內容,提高患者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應該鼓勵患者積極、正面的完成相關治療以及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介紹已經治愈的患者作為榜樣,使其能夠更有信心的完成疾病治療。(3)關注細節: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日常生活中諸多護理細節的關注,注重對患者負面情緒的疏導并加強對患者關愛。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創建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加強病房巡視力度,幫助患者完成各項常規檢查、健康咨詢,必要時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增添適合的娛樂運動。護理人員可以聯合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日常生活中更多關愛,幫助患者閱讀報紙,為患者定期更換衣物被褥,使患者能夠保持生理、心理的健康狀態。
1.3 療效評價標準[3]測定兩組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效果。顯效:患者不良情緒癥狀明顯改善,治療過程中極少見患者出現暴躁、易怒、抑郁、焦慮等癥狀;有效:患者治療后暴躁、易怒、抑郁、焦慮等癥狀相較治療前明顯減少,大部分時間情緒能夠保持平穩、正常;無效:患者經常出現暴躁、易怒、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者甚至次數更多;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6.0完成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改善有效率96.55%,對照組患者改善有效率68.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效果對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床癥狀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胸悶等常規癥狀為主,肺功能檢查、X線檢查、CT檢查以及血氣檢查等均能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肺部結構、功能上存在的相關異常。當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較高的病發率、致殘率以及致死率,有關研究顯示[4],全球40歲以上人群中9%~10%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發原因主要與其自身生活環境、身體體質等息息相關,健康的生活習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存在呼吸困難、肺功能梗阻癥狀,部分患者甚至無法完成生活自理,再加上長期治療護理的要求,患者極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患者治療效果可造成不良影響。有關研究顯示[5],加強對患者不良情緒的疏導、緩解對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有非常重要意義。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優質護理,同時極大的提升優質護理中對患者不良情緒的護理針對性,通過信息評估、加強鼓勵、加強細節護理等諸多措施提高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信心,聯合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日常生活更多的細節關注以及生活關愛,積極改善患者不良情緒,達到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目的。
本研究中觀察組不良情緒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P< 0.05),證明優質護理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情緒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1]蔣世月.優質護理服務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情緒的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6):1429-1430.
[2]孟凡云.優質護理用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情緒的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5,7(20):131-132.
[3]蘇宏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5例臨床診治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15):107-108.
[4]林潔,章王媛,樊曉棠,等.優質護理服務對COPD患者建立健康行為的影響[J].中國療養醫學,2015,24(11):1229-1231.
[5]高院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觀察與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0):9-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