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宇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湖南 衡陽 421000)
三氧化二砷和沙利度胺聯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效果及不良反應
羅澤宇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湖南 衡陽 421000)
目的 探討聯合使用沙利度胺及三氧化二砷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選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并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完全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實驗組聯合使用三氧化二砷及沙利度胺治療,對照組僅給予沙利度胺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聯合用藥組即實驗組有效率為63.33%(19/30),對照組為36.67%(11/3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用藥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6.67%(11/30),對照組為46.67%(14/30),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617,P=0.432)。結論 聯合使用沙利度胺及三氧化二砷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比單一使用沙利度胺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適合臨床推廣使用。
三氧化二砷;沙利度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造血干細胞;血細胞;免疫系統;異常克隆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是一種造血干細胞機能異常導致的血液科克隆性疾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骨髓低細胞容積及病態造血[1]。由于骨髓增生機能低下,患者通常會出現外周血細胞減少甚至為全血細胞減少等臨床癥狀,造血干細胞發育異常可導致形態、功能方面發生改變,同時疾病的發生可導致頻繁性出血甚至引發致死性感染。此病治療難度較大,沙利度胺是較常用的治療藥物,但較易引發不良反應,且效果不盡如人意,本院將三氧化二砷與沙利度胺聯合用藥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4年9月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初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并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完全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實驗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2.79±12.54)歲,難治性貧血8例,難治性血細胞減少伴多系發育異常(RCMD)10例,難治性貧血伴環狀鐵粒幼細胞(RARS)6例,難治性血細胞減少伴單系發育異常(RCUD)6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3.23± 12.17)歲,難治性貧血7例,難治性血細胞減少伴多系發育異常(RCMD)11例,難治性貧血伴環狀鐵粒幼細胞(RARS)5例,難治性血細胞減少伴單系發育異常(RCUD)7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進一步進行實驗室檢查,并對患者出現的急性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基礎治療后,對照組給予沙利度胺(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29,25 mg/片)
100 mg/d,觀察患者對藥物耐受性以此決定1月后藥物增量(300~400 mg/d)。實驗組患者在服用沙利度胺50 mg/d(1個月后視情況增至200 mg/d)的基礎上,靜脈滴注三氧化二砷(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665,規格:10 mg)10 mg+5%Glu500 mL(糖尿病患者改用0.9% NS500 mL),1次/d。14天1療程。持續追蹤患者血常規,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并復查患者肝腎功能。
1.3 療效評價標準 (1)完全緩解(CR):骨髓,三系增生正常無病態造血,原始細胞比例<0.05;外周血:Hb>110 g/L(不輸血,不用Epo);中性粒細胞≥1.5×109/L(不用髓系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100×109/L(不用TPO)。以上指標持續兩個月以上。(2)部分緩解(PR):除骨髓原始細胞比例較治療前至少降低50%或FAB分型至少降1個等級(不計細胞形態學變化),其它指標符合完全緩解標準,持續時間為兩個月。(3)穩定:未達到部分緩解,但疾病未進一步惡化,持續至少2個月。(4)無效:治療中患者死亡或疾病惡化或復發(血細胞減少加重;骨髓原始細胞增多;FAB分型進展到更高一級)。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8.0統計軟件處理,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效果比較 治療后有效率實驗組為63.33%(19/30),對照組為36.67%(11/30),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67%(11/30),對照組為46.67%(14/30),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617,P=0.432)。實驗組肝功能異常例數多于對照組,通過護肝治療可以解決,不影響治療效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發病早期,骨髓造血干細胞同時存在正常克隆與異常克隆,造血干細胞處于高增殖與高凋亡并存的狀態,發展到晚期階段正常克隆全部消失,此時異常克隆的造血干細胞與早期相比,凋亡現象減少。有學者研究發現[2],MDS患者體內造血干細胞及基質細胞凋亡與增殖已經失衡,免疫細胞呈現異常狀態,機體完全喪失對其調控作用,大量造血干細胞凋亡并抑制血細胞合成,造成血細胞減少。
在20世紀70年代,沙利度胺作為鎮靜保胎藥物在臨床上使用,但存在嚴重致畸的不良后果[3]。最近的研究成果顯示,沙利度胺可調節人體免疫系統,促進機體產生Th2細胞,抑制TNF-α、VEGF等細胞因子生成,從而有效抑制骨髓造血干細胞凋亡,但其不良反應率較高不得不引起臨床用藥的關注[4]。有研究發現三氧化二砷具有促骨髓單核細胞凋亡的作用,可降低bc-12/baxmRNA表達比率,從而產生促MDS細胞系MURZ-1凋亡的作用[5]。沙利度胺與三氧化二砷在作用機制方面可互為補充,有效改善骨髓造血微環境,使得正常細胞得以增值,異常細胞得以抑制,較好的促進了機體正常生命活動進行。
本研究實驗結果可知,聯合用藥組即實驗組有效率為63.33%(19/30),對照組為36.67%(11/30),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用藥效果明顯優于單純用藥,與梁月娜[6]等觀點一致。不良反應發生上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于研究病例有限,樣本含量較少,可能會制約實驗結果精確程度。
綜上所述,聯合使用沙利度胺及三氧化二砷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比單一使用沙利度胺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適合臨床推廣使用。
[1] 韓宇,王化泉,邵宗鴻.血小板生成素類似物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作用[J].中華醫學雜志, 2015,95(16):1269-1271.
[2] 林鳳茹,張敬宇,王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表觀遺傳學與靶向治療:第56屆美國血液學會年會報道[J].白血病·淋巴瘤, 2015,24(3):129-131.
[3] 呂述友.32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治療體會[J].吉林醫學, 2014(35):7897.
[4] 欒春來,孟君霞,何孜巖,等.促紅素與沙利度胺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5(4):104-105.
[5] 徐麗,維尼拉,吐爾遜江,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不同治療方案的循證醫學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12):2126-2127.
[6] 梁月娜,黎少玲.三氧化二砷與沙利度胺聯合應用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 (17):2312-23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