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紅果
(許昌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河南 許昌 461000)
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胎兒UA-PI、MCA-PI變化研究
裴紅果
(許昌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河南 許昌 461000)
目的 探討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胎兒臍動脈搏動指數(UA-PI)、大腦中動脈搏動指數(MCA-PI)變化,為間隔性缺損先天性心臟病診斷提供參考。方法 收集分娩或引產后確診的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的60例患兒及引產兒(病變組)及60例正常新生兒(對照組)臨床資料,均在妊娠期行彩色多普勒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回顧性分析檢查結果。結果 病變組UA-PI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MCA-PI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病變組中AVSD和VSD、ASD病變者UA-PI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VSD、VSD、ASD病變者MCAPI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間隔性缺損先天性心臟病胎兒UA-PI均明顯為升高、MCA-PI降低,孕期觀察到胎兒具有以上征象有助于進行病情診斷。
先天性心臟病;間隔缺損;臍動脈搏動指數;大腦中動脈搏動指數
先天性心臟病在活產中占到0.7%~0.8%比例,部分患兒即使在出生后早期家屬仍然不知道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如能在妊娠期早發現及診斷先天性心臟病,在孕期進行監護,產后及時行心臟手術矯治,則對于改善患兒心功能及預后意義重大。臍帶是連接胎盤和胎兒的唯一通道,其中臍動脈搏動指數(UA-PI)、阻力指數(RI)等能反應胎盤及胎兒血流動力學功能變化,大腦中動脈是頸內動脈的分支,主要供應大腦半球的血供,胎兒大腦中動脈能較好的反應胎兒腦循環變化[1-4],目前有研究顯示UA-PI與大腦中動脈搏動指數(MCAPI)與胎兒心功能有關[5],但是UA-PI、MCA-PI在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變化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對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胎兒UA-PI、MCA-PI的變化進行了研究,以分析是否可通過UA-PI、MCA-PI的變化來判斷是否胎兒存在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許昌市婦幼保健院分娩或引產后確診的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的60例患兒及引產兒(病變組)及60例正常新生兒(對照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孕期在本院建卡并行系統產前檢查,均有孕期超聲心動圖及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結果,同時有UA-PI、MCA-PI檢查資料,資料完整。(2)在本院進行分娩或引產。(3)間隔性缺損的診斷正常分娩兒在產后依據心臟彩超檢查,引產兒依據病理解剖證實。(4)間隔缺損均為單一缺損。排除標準:(1)產婦在妊娠期患有甲狀腺亢進、糖尿病及先兆子癇等可能影響胎兒血液循環的疾病。(2)雙胎或多胎妊娠。(3)對照組存在引起宮內缺氧的疾病。病變組中男35例、女25例,分娩孕周34~42周,平均(37.38±2.39)周,孕期行超聲檢查擬診先天性心臟病的孕周為22~30周,平均(25.20±2.11)周,其中房室間隔缺損(AVSD)18例、室間隔缺損(VSD)28例、房間隔缺損(ASD)14例;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分娩孕周33~42周,平均(37.46±2.21)周,孕期行超聲檢查擬診先天性心臟病的孕周為22~30周,平均(25.24±2.08)周;兩組新生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檢查儀器為GE Voluson 730及GE E6彩色多普勒診斷儀,探頭頻率為2.5~3.5MHz,孕婦均取仰臥位,根據胎兒胎頭及脊柱所在位置先對胎方位進行明確,在常規超聲檢查后用多普勒診斷儀進一步觀察胎兒心臟結構,需要仔細觀察心臟四個腔、心軸及大血管,判定有無心臟結構及血流譜異常,再對臍帶進行定位,同時找到大腦中動脈、Willis環,在脈沖多普勒下測量UA-P1與MCA-PI,在胎兒無呼吸樣運動時測量,同時測量3個心動周期,計算取得平均值,將檢查結果在工作站內進行進一步分析,結果由2個主治醫生進行診斷,如判斷存在先天性心臟病后期根據孕婦及其家屬意愿,行繼續妊娠或引產,追蹤最后明確診斷。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病變組UA-PI明顯高于對照組(t=5.79,P<0.05),MCAPI明顯低于對照組(t=3.13,P<0.05);病變組中AVSD和VSD、ASD病變者UA-PI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46、t=5.24、t=2.11,P<0.05),AVSD、VSD、ASD病變者MCA-PI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2、t= 2.80、t=2.31,P<0.05)。見表1。
表1 病變組與對照組UA-PI與MCA-PI比較(±s)

表1 病變組與對照組UA-PI與MCA-PI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UA-PI MCA-PI ASD(n=14)0.99±0.20a1.58±0.20a對照組(n=60)0.88±0.17 1.74±0.24病變組(n=60)1.10±0.24a1.60±0.25aAVSD(n=18)1.16±0.25a1.61±0.24aVSD(n=28)1.10±0.21a1.59±0.22a
先天性心臟病在每個國家都有發病,我國每年有12~15萬新生兒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這直接影響到了我國的人口素質,因此在產前對胎兒心臟狀況進行判斷,進行產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隨著超聲儀器的發展及技術的日趨成熟,超聲已經成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主要診斷方法,如通過超聲心動圖可對心腔、瓣膜、間隔等清晰顯影,最佳檢查時間在22~28周,此階段胎兒心臟發育已經較為完善,羊水量也較為合適,胎兒活動度也較大,進行超聲檢查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75%的先天性心臟病可在此時間段內檢出。
胎兒的心臟結構異常時會出現心功能的異常,因此在觀察心臟結構的同時結合心功能變化對先天性心臟病進行診斷相對更為準確,對心功能的觀察主要依據超聲心動圖及心臟彩色多普勒,可通過觀察臍動脈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數等進行判斷,有臨床報道顯示心功能不全的胎兒存在三尖瓣返流、臍動脈阻力增大及MCA阻力減小等表現,是診斷胎兒心功能不全的可靠依據[5-6]。間隔缺損是先天性心臟病中最常見類型,主要包括AVSD、VSD、ASD,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胎兒UA-PI、MCA-PI是否存在異常變化臨床研究較少,因此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對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胎兒UA-PI、MCA-PI變化進行了研究,以正常胎兒孕期超聲結果為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病變組UA-PI明顯高于對照組,MCAPI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胎兒存在UA-PI升高與MCA-PI的降低,進一步分析不同間隔缺損胎兒以上指標變化,AVSD和VSD、ASD病變者UA-PI均高于對照組,AVSD、VSD、ASD病變者MCA-PI均低于對照組,表明以上不同類型的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均存在以上指標的變化。分析原因,胎盤-臍帶是胎兒唯一的供氧途徑,在正常妊娠時UA-PI時隨著妊娠周數增加臍帶血管逐漸增粗及增多因此UA-PI逐漸降低,在存在間隔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時胎兒心室壓力和分流均出現異常,影響到血流動力學變化,UAPI明顯升高,胎兒腦含氧量的降低可通過血管調節機制對腦血流量進行調節以增加腦供氧,出現所謂的“腦保護效應”,因此出現了MCA-PI的下降,使大腦中動脈舒張期血流增加。
綜上所述,間隔性缺損先天性心臟病胎兒UA-PI均明顯為升高、MCA-PI降低,孕期觀察到胎兒具有以上征象有助于進行病情診斷,但是無法通過以上指標對不同類型的間隔缺缺損進行進一步鑒別。
[1] 魯嘉,孟華,姜玉新,等.中孕篩查期胎兒循環血流動力學參數及與胎兒生長發育的相關性[J].協和醫學雜志,2014,5 (1):68-73.
[2] 李天剛,楊磊,王藝璇,等.胎兒臍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血流參數及其比值在診斷胎兒宮內缺氧中的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5):311-314.
[3] 吳靜,趙凱英,林玉涓,等.胎兒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及臍靜脈導管血流阻力指標對妊高征患者胎兒宮內窘迫的預測價值[J].廣東醫學,2013,34(16):2551-2553.
[4] 向小慶,葉紅.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窘迫的應用進展[J].海南醫學,2012,23(21):124-126.
[5] 黃志平,楊潔,劉敏,等.胎兒心功能不全的彩色多普勒超聲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18):46-49.
[6] 徐穎.產前超聲檢查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8):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