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毅鳴
一場“60公斤級”的對話。
2016年11月6日,鄒市明擊敗泰國拳手帕波姆,獲得WBO蠅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1981年出生的他,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拳王。在體制內時,他曾奪得北京、倫敦兩屆奧運會金牌,成為中國第一位拳擊項目奧運金牌得主,載入中國體育史冊。
轉型職業拳手之后,鄒市明走出了一條堪比李娜、姚明的“體育明星”之路。參加《爸爸去哪兒》節目,“軒軒爸爸”的昵稱吸引無數女性粉絲關注。更牛的是,他和妻子冉瑩穎共同創辦了三家公司,除了三年前的貴州明冉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2016年又成立了瑩皓(上海)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及鄒軒(上海)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瑩皓致力于拳擊事業各方面的推廣,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完成他們的拳擊夢,而鄒軒將在IP的孵化和項目的融資上幫助瑩皓一起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這個來自貴州遵義市的“小個子”蠅量級拳手,正在用自己不可思議的能量,憑借一己之力“生造”中國的拳擊產業。
超級IP“鄒市明”是如何誕生的
實際上,任何成功的個人IP都不可能自然形成。拋開鄒市明巨大的個人成就和人格魅力,他背后的經紀公司、推廣團隊、贊助商等等同樣功不可沒,打造一個超級IP是各方力量的整合。
推廣團隊。2013年,剛剛決定進軍職業拳壇的鄒市明和大多數的奧運冠軍差不多,擁有在體育領域非常強大的影響力,但是缺乏商業上的號召力。鄒市明團隊在包裝和推廣過程中和拳擊組織、知名教練等多方資源建立了密切合作,打通了拳擊這條產業鏈,去年成立的新公司也是為了之后更好進行行業深度布局所做的準備。
參加《爸爸去哪兒》。在參加娛樂節目之前,鄒市明的粉絲主要還是集中在專業的拳擊領域,但是通過《爸爸去哪兒》,他獲得了“軒軒爸爸”的昵稱。回想參加節目之初,鄒市明的妻子冉瑩穎說:“當節目組邀請我們去參加的時候正好有一場比賽要打,當時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為了參加錄制,當時他還推遲了一場比賽。不過,軒軒在節目里的出色表現很給鄒爸爸“吸粉”。
關于這件事有個小插曲。當時的經紀公司認為參加娛樂節目會讓鄒市明在訓練中分心,但是冉瑩穎卻十分堅持,她希望通過電視節目吸納更多的受眾群。
鄒市明曾表示:“過去,我一直是作為一個專業的拳擊運動員被一部分固定的拳擊粉絲關注,以后我想通過各方面的跨界讓不同的人群來關注(我)。哪怕他只是關注‘軒軒的爸爸,但是只要關注了,就會對中國拳擊有幫助。”
中國拳擊產業處于萌芽階段,有巨大市場潛力
國外的搏擊賽事、職業拳擊,是和金錢、政治、權利和榮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像是美國、日本和歐洲體育的產業化已經有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市場機制、法規制度、醫療監督等已相當成熟,各方利益均能得到保障。
中國的商業搏擊賽事特色不夠鮮明,導致愛好者對各類對抗賽的關注度高于對國內頂級的商業賽事的關注度。當前,國內搏擊行業仍面臨三塊短板:營銷推廣、盈利渠道和人才。
拋開前兩項還不明朗的商業前景,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認為:“人才”加“政策扶持”或許會是中國職業拳擊發展的推動力。某個前拳擊運動員,同時也是賽事IP創始人對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說,退役運動員或許是之后職業賽事最大的人才來源。
多數情況下,運動員在23?25歲的時候,生活和心理的壓力都很大,因為按照過去的模式,黃金年齡段很短,之后他們就要退役接觸社會了,他們的未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他們都想出來再就業,而職業賽事建立之后,他們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近來國內逐步放開了賽事審批,并且加大了資金扶持,未來這個新興市場一定會產生巨大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