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杰
【摘要】 目前, 中國移動已經實現了全業務發展,在社會上各個領域都得以使用。2013年,國家確定了寬帶中國的戰略目標,促進了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所以,中國移動在家庭寬帶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 中國移動 城市 寬帶
為了提高家庭寬帶工程的建設效率,對目標城市的發展區域進行評價,需要為其建設優先發展區域數據庫,保證家庭建設成為基礎資源優秀、市場發展潛力高的區域。
一、家庭寬帶發展評估策略
1.1基礎思路
家庭寬帶發展評估工作的主要實施思路是將整個城市作為主要目標,并在其中按照一定的實施原則進行劃分,保證能夠將其劃分為“微區域”。并且,根據每個區域劃分的具體要求,實際的資源情況以及城市的發展潛力進行評估。同時, 利用數學模型實現量化評價,以保證在最后將各個區域的發展指數分析出來。在該工作中,具體的實施思路可以通過該圖的展示進行[1]。
1.2微區域的劃分
在對微區域進行化劃分期間,為了能夠促進評估工作更準確,在具體劃分過程中,需要遵循總體的布局標準,在執行期間保證能夠將相同屬性的發展目標劃分為一個微區域。根據我國城市住房的實際發展情況,可以將住房劃分為三個部分。其中,可以將其劃分為城中村、小高層以及電梯樓。其中,城中村的含義就是在城市當中自建民區,將其建設為3層或者4層。對于小高層來說,主要是一個城市在發展初期建立的小區住宅,建設層數在7層以下。對于電梯樓來說,主要是一種帶有電梯的高層住宅區域[2]。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闡述,可以將目標城市作為主要對象,促進劃分工作的合理實施。第一,為老區,該區域是以小高層住宅區域為主,實現開放式的區域形式,在中間建設少量的城中村。第二,為新區,該區域是以高層電梯的封閉式小區為主。第三,為老區和新區的結合區域,在該區域中,其存有小高層、電梯樓以及一些城中村區域。在家庭寬帶發展過程中,為了對其有效評價,一定要對其分類。但期間還需要注意到,因為別墅和排屋的投入和產出比較低,所以,可以不將其納入到評估范圍中。
為了促進評估工作執行的有效性和評估結果更準確,在對微區域進行劃分期間,需要遵循一定的實施原則[3]。
其一,需要將整個城市的主干道為主要界限。
其二,對于一個微區域的劃分,其中的住宅區需要歸納到一個綜合區內實施業務,不可以實現2個或者2個以上的綜合區域跨越方式。
其三,對于屬性相同的區域,需要將其劃分到一個微區域。如:其存在的相同屬性就是將區域內的住宅區域最大程度的滿足相關的評估因素。比如:根據同一個主干道上的管道、寬帶環以及接入的OTL來分析,還需要研究其在市場上的擴展難度、住戶的密集度相關因素。
其四,在一定原則上,對于中心城區域的設置,其面積需要將其控制在0.5平方千米以下,對于一些郊區,其面積需要控制在1平方千米以下。
其五,在一定意義上,一個住宅區域的劃分還需要在一個微區域內來實現,其面積并不受一定限制[4]。
1.3家庭寬帶發展評估的數據模型
在家庭寬帶建設期間,需要對兩個要素進行分析,其中,為網絡建設要素以及市場要素。網絡要素為其中的主要部分,它與建設條件存在一定關系,也能將建設成本充分表現出來。所以說,家庭寬帶整體建設期間,網絡因素在其中占有60%的作用,其中的40%的市場因素。如:分析網絡建設要素,需要將其分為微區域,周邊存在的資源和實際接入難易程度也要進行分析,他們在其中占有部分作用。微區域周邊存在的資源情況為主干道路上存在的資源、基站資源以及主線引入的光纜資源等,其在期間占有10%的作用。對于難易程度來說,微區域內的接入光纜工作比較難,需要對新建接入管道情況進行思考。市場要素主要是在業務擴展上面對的難度、有效住戶單位面積以及競爭對手存在的年份等。經過考察,將業務擴展工作的難度劃分為三個等級。其中,如果擴展難度更大,這些小區不接受實現中國移動家庭網絡寬帶,其分數無法獲取。競爭對象的考評工作能夠對該區域內的發展數值作為參考,一般情況下,其年限需要在5年以下,具備較大的擴展空間,所以說,這些指標的分析十分重要[5]。
1.4單位面積有效住戶的計算方法
對一些有效住房的單位面積進行計算,能夠將該區域內的實際住戶數量真實反應出來,是密度指數的主要表現。其中,如果表面的數值比較大,發現存在的住戶比較多。針對該情況下,可以采用少量的投資方式,促進經濟效益的充分獲取。在對這些有效住戶的單位面積進行計算期間,需要對微區域內存在的有效住戶、實際的微區域面積進行思考。對微區域面積進行計算是很容易的,一般情況下,主要利用Google軟件對其計算。但要對微區域內存在的有效住戶進行計算,將面對一定難度,微區域內部面對較為復雜現象,在計算期間,需要對總體的戶數、入住效率等因素進行分析。其中,要分析總戶數,可以為其建立相關模型,促進估算效果的合理性。如:一個城市中的住宅樓為三個部分,所以,要為城中中村、小高層、電梯樓建立有效模型,促進估算工作的合理性。對于入住率來說,需要根據微區域的主要類型,綜合年鑒資料,Wed資源對其綜合分析[6]。
二、家庭發展評估成果的輸出形式
為了對某城市的移動家庭寬帶評估結果進行思考,一般會受篇幅要素的限制,其參考的部分還比較少。為了能夠將評估成果更清晰的將相關內容表現出來,需要將其劃分為不同的級別。如:將其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將其劃分為A級別、B級別、C級別。其中,其分數結果在80分以上的為A級,其分數等于60分或者大于60分的在B級,分數在60分以下為C級別。不僅如此,為了促進評估結果實現可視化效果,可以將其利用地圖代表,期間,可以將微區域按照不同的等級采用顏色來劃分。
三、總結
在本文中,根據對家庭寬帶發展程序的分析,對其有效評估。在實際應用期間,需要促進數據模型以及相關因素的適當調整,基于實際的對象研究,促進運營商應用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參 考 文 獻
[1] 劉佳興,杜剛亭,莫勇明等.中國移動城市家庭寬帶發展評估策略[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4(6):49-53.
[2] 趙光磊.力促固移協同中國移動寬帶戰略凸顯特色[J].通信世界,2012(19):28.
[3] 魯義軒.2012年無線寬帶:TD-LTE與無線城市再唱主角[J].通信世界,2012(1):40.
[4] 景龍剛.中國移動基于無線城市的WLAN發展探討[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9):107-107,108.
[5] 吳崑.淺論無線城市戰略下無線寬帶在高層建筑的網絡優化[J].新建設: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12):112-114.
[6] 李鵬輝.長三角地區城市家庭寬帶市場策略分析報告[J].江蘇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0(1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