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俊杰
【摘要】預習屬于自學的一種學習方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于英語的學習至關重要。盡管大部分的初中英語教師重視講練結合、復習反饋等教學環節,但許多教師卻忽略課前預習這個重要問題。因此本文對初中英語教學課前預習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指出目前課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前預習 策略
如果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預習不夠充分,會使其課堂聽課的效果差,延長課后的復習時間。初中的英語每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開展教學,重視培養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若想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使每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中,課前預習作業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可以通過課前預習,了解英語重難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提高課堂效率。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
1.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課前預習可以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困難,特別是英語基礎差的學生。首先,課前預習能夠使學生掃除英語課中的部分障礙,使學生能夠聽懂教師講的內容,其次,課堂知識學懂了,有助于提高作業的準確率,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加積極的學習英語。
2.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課前預習使學生對英語教材內容有初步的理解,能夠發現英語的重點、難點和疑點,使他們能夠帶著問題聽課。有針對性的聽課能夠指教學內容知識點更明確,使學生更集中注意力的聽課,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與此同時,教師不必在課堂中花費太多時間幫助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僅需要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對于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可以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預習實際上是指自學,學生通過獨立的進行思考、閱讀、質疑和解疑等一系列預習步驟,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改正依賴教師學習的缺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閱讀的速度加快,思維活躍敏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分析初中生課前預習的現狀
1.初中生沒有預習習慣。在初中生思想中沒有形成對“課前預習”這一良好學習習慣的正確認識。甚至在部分學生意識中認為“課前預習”是無用功。不管有沒有課前預習教師在上課時都會講到重點內容,在上課時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即是學習的整個過程。學生的這種思想意識是他們不能自覺養成預習習慣,把學習寄予教師的課堂講解,不愿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習慣于不加思考的接受知識的學習模式,長此以往,養成學習上的懶散習慣。
2.沒有正確掌握預習方法。大部分的初中生之所以不善于預習,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不明白預習到底有哪些內容,把預習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英語教材,敷衍了事,找不到教材的重點難點,只是為了教師口中的而預習。還有部分學生為圖簡單省事,利用相關的教輔資料,把英語課文內容的相關答案抄寫進去,知識把預習當做一項抄寫作業完成,把預習看做是學習負擔,不愛動腦思考。
3.初中生沒有預習能力。大部分的初中生認為“課前預習”與提高學習成績、掌握知識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認為預習是一項費時費力且對于學習成績沒有幫助的工作,不愿意花費時間預習,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的初中生只有在教師監管下,才能夠進行敷衍了事的預習。現代社會中大多數初中生的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缺乏監管,爺爺奶奶的溺愛,致使回家預習流于形式。
4.教師沒有具體的預習指導方式。初中生的課前預習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但許多初中教師沒有對學生預習進行指導,英語教師布置預習作業不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預習指導方式缺乏研究,僅是在課堂中口頭布置、書面簡單寫一下,并且在學生預習后不進行檢查、落實,致使對學生的預習指導不到位,對布置預習作業的質量不重視,事后的督促落實的方法也不到位。
三、指導初中生進行英語課前預習相關建議
1.教師布置預習任務,使學生明確預習目標。九年義務英語教材的主要特點是學習內容量大,把預習納入教學中無疑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布置預習內容,使學生明確預習目標,在引導和激發學生鉆研課本、思考問題的同時,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學生只有明確具體預習任務,才能激發其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鉆研課本、思考問題。
2.利用學習資源進行課前預習。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抓住教材重點。另外初中生可以利用英語相關學習資源,努力自己解決英語中的重難點,若不能解決預習中的問題,也能夠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并增強初中生對與新知識的探索能力,同時復習學過的英語知識。
3.教師積極培養學生的預習興趣。教師的評價能夠存進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因此初中教師需要重視自己的評價方式,教師的表揚能夠為學生建立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同時也是學生進行英語課前預習的動力。因此教師應該捕捉學生學習上的閃光點,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表揚能夠使學生整節課都處于興奮狀態,學生積極的學習狀態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在教師對學生預習內容和預習方法的有效指導下,能夠逐漸培養學生形成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個性化學習,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和諧發展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田艷均.初中英語課前預習策略之我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0):31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