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
摘要:文章旨在以創新教育理念為指導,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模式進行探討。為了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改革,教師應當在創建互動課堂、優化教學手段、整合教學過程、豐富語言教學的內涵及外延等方面給予充分的重視。
關鍵詞:創新教育;互動;優化;整合;內涵;外延
一、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并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思維能力和文化素養,是一門涉及語言及文化的綜合類課程。同時,它也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與信息的載體課程。隨著信息時代對語言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應當與時俱進,進行不斷的創新探索。
二、創新教育的定義及實質
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創新教育就是使整個教育過程被賦予人類創新活動的特征,并以此為教育基礎,達到培養創新人才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目的。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教育的實質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施創新教育就是要從培養創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核心,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自主構建和協調發展。
三、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模式
(一)樹立創新意識,建設互動課堂
創新是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對教育理念及模式提出的更高要求。大學英語教學勢必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創新改革。首先,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教師應重視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的投入,采用開放式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資料搜集,鼓勵學生做到“有備而來”,而不是盲目接收。其次,教師應打破固定教材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摒棄照本宣科的陳舊方式,采取互動式教學的創新方式。互動課堂能夠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關系,強化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變換教學方法;以師生間對話與學生間討論為基本形式,將靜態課堂轉化為動態課堂。另外,重視課內答疑環節,提高答疑質量,既能幫助個別學生解決難題,又能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思考和討論,“以問促學”,“以學發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創設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
(二)優化教學手段,創建立體化課堂
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科學技術的日益更新為教學資源的豐富及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創造了有利條件。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為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學生展示了廣闊的實踐空間。首先,教師應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補充大量的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為學生創設立體的英語情境,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生對教學材料的深入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互動環節,教師適時地給學生提供充當教師的機會,要求學生親手制作課件,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資源和手段進行展示與講解,以便幫助學生拓展立體思維空間,提高創新能力,為創建立體化課堂起到催化作用。實踐證明,優化的教學手段和立體化的課堂,加大了課堂語言的流量與容量,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合技能訓練,增強綜合素質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認為,語言的各項技能是不可分割并相輔相成的。H.G.Widdowson認為,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正確把握各項技能的綜合訓練。孤立地培養某種技能既不利于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也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模式應當遵循David Nunan的七項原則:(1)材料的真實性;(2)任務的持續性;(3)現實性;(4)語言的系統性;(5)學習的自主性;(6)語言練習(7)解決問題。總而言之,各個技能訓練環節應當相互作用,科學整合。由此看來,大學英語課堂交際任務的設計與實施都應當體現出交互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開展綜合任務式的活動,進行保質保量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訓練。例如,根據不同內容,教師可以采用聽寫、復述、翻譯、討論、演講、辯論、角色扮演等多樣化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各項交際任務的交互式驅動,既培養了創新意識及能力,又增強了綜合素質。
(四)豐富語言學習的內涵,拓展課堂教學的外延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語言既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媒介。因此,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模式必須豐富語言學習的文化及思想內涵,而不僅僅是培養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技能突出的“語言機器”。教師應當鼓勵和引導學生大量涉獵英語文學及歷史著作、探究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及人文風情、批判性學習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及模式、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及思維差異,以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使命感。另外,課外學習和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現代外語教學理論認為,課外學習和實踐應當以課堂教學所涉及的多層面內容為基點,以激發學生的廣泛興趣。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和寫作、觀看原版影視劇,指導學生參加英語角、英語歌曲大賽、英語演講及辯論比賽、英語話劇表演、英語寫作比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活動,使學生學習到的課內有限知識向無限的空間發散,從而擴展了課堂教學的外延。
四、結語
創新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明確創新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語言運用能力及綜合素質,開發全新的綜合訓練模式,注重提高學生的自主和創新能力,努力在課堂模式、教學手段、教學過程、課外指導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培養專業技能過硬、適應時代發展、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文仲.大學英語教學的新舉措——評《大學英語》精讀多媒體教學與輔導光盤[J].外語界,1999(02).
[2]H.G.Widdowson.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David Nunan.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