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萍
摘要: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技術的進步是相當關鍵的,可以作為全要素的生產率來起到一個提升的作用。因此在技術創新領域當中,需要不斷地提高其生產要素,來不斷的對技術進行創新,最終促進經濟的增長方式的良好轉變。在技術的轉化過程當中,主要依賴于技術創新的機會成本。因此在進一步的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斷的對其在技術戰略進行引進。在本文當中首先對經濟增長方式與技術創新進行了概述;其次對技術引進、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機理進行了分析;最后對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做出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技術創新;技術引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F124.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01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增長,我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的排名當中已經躍居第二的位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增長的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的依托投資驅動經濟中的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來得到推進,在此種情況下所造成的矛盾也是相當多的,因此需要逐漸的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保持經濟增長的長期穩定發展。其中技術的進步在經濟增長的穩定發展當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利用技術創新和技術引進來不斷的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
一、經濟增長方式與技術創新
在技術創新的研究過程當中,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分析,一方面主要利用對單要素生產率或全要素生產率的研究進而擴展到對技術創新的研究;另外一個方面當中需要從研發投入或研發產出方面著手分析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方式。在我國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的今天,技術創新可以充分的對全要素的生產效率起到一個提升的作用,從而不斷的將粗放型的經濟逐漸的轉化為集約化的水平,在實際的經濟理論當中,得可以利用技術溢出的效益來對經濟轉變所造成的影響作出充分的分析。
二、技術引進、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機理
在進行技術的引進過程當中,一般主要指的是在技術的輸入,屬于一個國家取得技術進步的重要標志,在經濟增長過程當中,可以利用成熟的經濟來不斷的縮小和發達國家之間所造成的差距。并且在技術的引進當中,可以充分的實現對先進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在技術創新的過程當中,主要是指利用新產品或者創新產品、新途徑W及新方式或者設備來對第一次和商業應用的相關的進行創造。其中在技術的創新當中,在是包含著多個方面的內容的,其中可以分為產品的創新、生產過程的創新、技術創新的擴散。在產品的創新方面,集中體現產品進行應用的過程當中所具有的技術變化,不斷的轉向商業化的現象當中。其中可以實現對產品的改革和創新;在生產過程當中的創新主要是施工工藝方面的創新手段。
在技術引進、技術創新的機理方面,在本文當中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在微觀層面的作用機理當中,主要的載體為企業,可以最大限度的對自身的企業競爭力有一個全方位的提升,最終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在企業經營的過程當中,在資源利潤的獲取當中主要是依托于在企業自身對于稀缺資源的有效占有。在創新成果當中,就屬于一種稀缺資源,可以將企業當中的技術創新不斷的應用到技術方法當中,從而實現對生產要素的組合實踐,最終對產業實現創新改進。這樣一來,在企業對產品進行生產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實現對生產的產品的壟斷現象,不斷的提升產品在市場當中的占有地位。利用此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最終達到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效果。并且在技術創新層面當中,還可以最大限度的幫助企業的生產效率,實現規模化的經營,不斷的增強在市場當中的占有率。
在宏觀層面的機理作用當中,集中體現在社會的變遷當中,由于其經濟的不到發展,人類的社會已經由傳統的農耕時代逐漸轉化成為了現代化的經濟技術時代,并且在社會的主導產業方面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產業,在現代社會當中,也實現了第三產業的轉變。在進行產業轉變的過程當中,其中的技術創新對于產業結構的升級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技術的創新的影響之下,其生產要素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對于經濟結構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此種情況下,就可以利用技術創新的方式來實現對生產產品成本的降低,保證了其市場范圍的擴大,并且在不斷擴大的過程當中也會對勞動結構的供需關系做出改變,從而最終促使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除此之外,在進行技術創新的同時,還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對資源起到一個降低消耗的作用,不斷的對企業所生產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總而言之。在企業當中對技術進行創新,不斷的對產業進行分工和細化,可以不斷的對產品的資源優化配置起到一個相當重要的作用。
三、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在我國當中進行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可以直接利用進行技術引進額,在和實際利用外商進行合作的時候,可以實現對投資的逐漸上升現象,并且其中的增長速度也是相當快速的。如果對我國的經濟區域進行分析劃分的話,就需要對區域的位置、政策、開放程度以及人力資源成本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考慮。在東部地區當中進行技術引進和創新引進都可以發揮出相當大的成果,對于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會不斷的增加。但是卻在產業升級和重構上沒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并且也沒有對經濟增長的提供巨大的效應,但是相反的對西部地區所產生的貢獻卻是相當大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增長達到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國需要不斷的加快其經濟增長的方式,從而實現對技術進步的路徑選擇,在今后的發展過程當中,需要不斷的通過對外資的方式來實現對技術戰略的引進,促進經濟增長方式逐漸的從傳統的粗放型經濟轉變成為集約型經濟。并且在加大引進技術的同時,還要對模仿創新保持高度的重視,從而為我國技術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條件。不斷的對技術創新以及人才的培養力度進行加大,從而達到技術的不斷提示,最終推動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思遠.技術創新還是技術引進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J].商情,2016(24):44.
[2]傅利平.從后發優勢看我國的技術引進[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2(2):116-121.
[3]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等.技術創新還是技術引進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基于動態面板模型的經驗分析[C].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27次年會論文集,2013:52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