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1997年,《京都議定書》簽訂,它呼吁全球各個國家要實現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水平,進而防止劇烈氣候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改變與傷害。從此以后,低碳經濟理念就逐漸滲透到國家范圍內的各個行業領域。公共交通運輸作為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新時期里它也必須走低碳經濟模式,以此來滿足現實中城市的高速可持續發展態勢。本文就基于低碳經濟理念指導背景,詳細討論了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管理應有的開展方式及開展成效,希望以盡可能較小的成本支出來滿足城市高水平化、綠色環保化的城市公共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需求。
關鍵詞: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管理;低碳經濟理念;開展方式;成效
中圖分類號:F57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02
目前我國城市地區公共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迅速,它也帶動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步伐。但從整體來看目前城市市轄區內公共交通模式略顯單一,且配置不夠靈活,許多公交運輸路線非直線系數過大,甚至已經超過了《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相關規定。這不僅不能為公共交通運輸管理節約成本,也不符合城市交通節能減排要求。因此,城市中公共交通運輸行業在碳排放率方面通常無法達到合格標準,它也違背了低碳經濟理念指導下的交通運輸管理原則。
一、關于低碳經濟及其在城市交通運輸領域發展現狀
所謂低碳(low carbon)就是指在較低水平的溫室氣體排放,因為碳是造成全球氣候問題的主要罪魁禍首,尤其是化石能源燃燒后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這一點在《京都議定書》中也有所提及。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亞氮、全氟化碳、甲烷、氫氟碳化物等等都是比較典型的溫室氣體,對人類生存環境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繼《京都議定書》以后的2003年,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也發布了《能源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這其中“低碳經濟”成為人類新詞匯,它隨后被拓展到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乃至低碳生活范疇中,成為了一類經濟形態的專有名詞。客觀講,低碳經濟的核心基礎就是要基于能源技術與減排技術來構建低碳產業結構和相關技術體系,實現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所以我國國務院也在十二五以后頒布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這一綱領性文件,希望以此來明確我國未來城市社會的發展方向,即走低碳轉型路線,應對由于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排放所帶來的環境威脅,實現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滿足城市建設內在需求。
如表1,我國在實施城市低碳化建設以后,其中城市工業與生活從2006~2016年在低碳經濟環保建設方面有了較大改善,節能降耗減排工作也已經在城市中建立了相關目標責任制度,包括配套的《節能降耗實施方案》。在生活方面,城市公共交通運輸行業實施低碳經濟規劃所帶來的作用結果不容忽視,為了進一步了解低碳經濟理念指導下的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管理開展方式,下文也將就該策略做出逐一解析[1]。
二、我國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的低碳經濟化發展策略
我國城市公共交通運輸行業領域若想走低碳經濟化發展路線,就必須從政府導向、決策規劃和理念優化更新3方面來討論相關問題。
(一)強化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的政府導向作用
城市公共交通運輸行業領域實現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首先要政府帶頭,全面強化公共交通的政府導向,發揮政府應有職能,充分凸顯市場安排機制并突出其主導公共交通運輸的公益性,促進行業多元化發展手段。
首先,當前我國地方政府應該主導公交運輸行業,以公共財產投入作為主力保障,為公眾出行提供更人性化、綠色化的公交服務項目。一般來說,將公交運輸中的線路運營管理工作交由民營企業來做其經營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靈活性較大,能夠解決目前勞動密集型行業發展現狀所帶來的城市環境污染問題。
再一方面,政府要利用好媒體,導向媒體輿論方向,基于公交運輸管理工作提出節能減排宣傳口號,并借此機會組織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呼吁行業領域要做到“節能減排”,同時希望市民能夠擁有“公共出行”的生活理念,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為核心,在日常生活領域中就形成人們低碳生活的基本習慣。
(二)強化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的決策規劃
對城市公共交通運輸決策規劃的強化也要走低碳經濟理念指導路線,具體來講要實現以下3點內容。
第一,要發揮城市高鐵運輸能力,不斷推進換乘樞紐的建設規模。高鐵目前能最大程度發揮城市公交的運輸功能,而且它運輸效率高且節能環保,為此,城市交通運輸管理局應該結合城市高鐵客流實際狀況,制定專門的運輸方案,并對接高鐵項目安排城市短線公交項目,實現常規定期運營,保證城市公交運營不間斷。為此,城市公交運輸線路也會作出適當路線延長,在滿足城市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節約城市公交運輸資源,為低碳經濟建設路線做好基礎鋪墊。
第二,要強化城市的自行車管理建設工作,我國是“自行車大國”,但自進入21世紀國民經濟水平提升,城市交通運營體系愈加復雜以后,自行車在城市中就逐漸銷聲匿跡。在這種背景下,城市應該基于低碳經濟環保角度來對城市中各個網點開展自行車租用和歸還服務,鼓勵和呼吁市民多使用自行車出行,這樣一方面迎合了城市公交運輸管理的低碳經濟環保發展路線,一方面也能實現對城市交通擁擠壓力的有效緩解,做到公交運輸系統與城市自行車運營體系的無縫連接,也大幅度減少了市民出行的公共交通換乘時間。為城市構建自行車管理建設體系,也是希望恢復自行車在城市中的交通地位,并與公交運輸管理體系形成聯動,以自行車專項活動作為契機來大力推廣和宣傳自行車出行在低碳環保方面的優勢之處,讓城市公共交通運輸低碳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第三,要構建城市內的清潔能源公交運輸管理體系,加大對它的資金補貼力度,可以考慮在公交運輸管理行業推廣應用LNG天然氣項目,并將其作為城市生態交通的示范項目。目前,某城市就采用了LNG天然氣公交車計劃,其中全市60%的車輛全為天然氣公交車。另外,該城市還建立了60m3儲罐形式的LNG公交車輛加氣裝置,確保清潔能源型公交車比例能夠不斷增加,實現以“綠色公交車”為中樞系統的城市公交運輸管理環保體系。按照該城市在2016年全年的運營效率,其全年所有公交車輛在運輸總消耗方面節省標準油1600噸,減排10000噸二氧化碳,應用效果相當良好[2]。
(三)強化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的理念優化更新
城市公交運輸管理體系應該時刻做到理念優化更新,迎合時代發展需求來大力推廣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確保相應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與及時性,間接促進低碳化經濟理念的有效延展。例如國內目前某些城市已經開始引入科學化信息管理系統,發展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運輸系統,以此來提高對城市交通運輸的全面掌控和優勢資源綜合利用,該技術系統通過數據通訊傳輸、電子傳感、電子控制計算機處理技術來全面整合交通運輸管理體系,構建了全方位實時準確定位的綜合運輸及管理體系,不但能夠做到第一時間采集車輛運行運輸信息,也能跟蹤發布城市各個路段交通信息動態,間接緩解公交運輸系統交通壓力,從某種程度講,這種先進的城市交通控制與道路監控系統綜合技術也為城市公交運輸管理走低碳經濟發展路線奠定了一定技術基礎,真正做到了對城市綠色環保建設理念的優化與更新[3]。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理念指導背景下,我國城市公交運輸管理工作應該做到與時俱進、查缺補漏,走全面化發展路線,有效解決公交運輸管理工作在城市發展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實現真正的低碳運輸和綠色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蒼勁.小議低碳經濟下的交通運輸管理措施--以秦皇島市區為例[J].山東工業技術,2014(10):130-130.
[2]馮乘龍,欒斯麒,王鉞淞,等.低碳經濟下公共交通車輛運輸管理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23):62-63.
[3]倪蕓蕓.低碳經濟背景下湖州地區公共交通管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31-36.
作者簡介:白亮盛(1967-),男,朝鮮族,遼寧清原人,本科,主任科員,主要從事國民經濟、交通運輸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