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明
摘 要: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實施大學生黨員素質提升工程,可以從嚴把評議關、強化公示作用、豐富考試內容、加強主題活動、理論知識學習、讀書筆記撰寫和建設好黨建工作信息平臺和黨員理論學習平臺等途徑構建大學生黨員素質拓展工程,努力構建一支素質優良、作用突出、結構規模合理的大學生黨員隊伍。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素質拓展;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5-0135-02
加強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提升大學生黨員素質,既是高校黨的建設的題中之意和基礎工程,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又是高校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大學生黨員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關系到高校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強弱。科學的、完善的素質拓展方法則是高素質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保證。在當前形勢下,需要高校建立一個科學化的黨員素質拓展教育培養體系。
一、開展大學生黨員素質拓展的重要性
大學生黨員是高校黨員隊伍中最富有活力和生機的群體,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著力提升大學生黨員素質,對于夯實高校黨建工作基礎,發揮學生黨員在普通學生當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順利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等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當前,師生黨員達三百九十多萬名,大學生黨員人數占了在校生的10.53%,超過一半的教職工是黨員,學生黨支部九萬多個,教職工黨支部九萬多個[1]。可以說,高校是新黨員發展和培訓的重要場所,是可以發展“智庫”的重要基地。在高校,這批大學生黨員是班風、學風建設的排頭兵,走出校門,他們又是各行各業的生力軍。因此,高校需要著力實施大學生黨員素質拓展工作,彰顯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作用。
目前,高校的黨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有研究表明,當前大學生的入黨動機不夠純潔,存在功利性和從眾性傾向,部分大學生在入黨動機上表現出濃厚的實用主義色彩。一些黨員的入黨申請書的內容陳舊,沒有聯系黨的最新理論談認識,照搬照抄的現象突出。極少數黨員愿意主動申請到艱苦的行業或偏遠的農村去就業,有不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在校期間甘于平庸,不嚴格要求自己,缺乏進取心。還有不少黨員個人主義思想突出,漠視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很好地處理個人、集體和國家三者的關系。另外,高校的黨員教育工作表現出培養方式單一、方法陳舊、內容實效性不強等問題[2-3]。這些都是高校黨建工作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它不僅妨礙了大學生黨員的普遍進步,還在其他同學當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因此,更好地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素質,就需要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培養工作途徑。
二、實施學生黨員素質拓展的具體實踐
結合學生黨建工作的實際,在全校切實推進實施學生黨員素質拓展計劃,通過抓好“六個二”的具體工作,提升學生黨員素質,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1.嚴把兩個層面評議關
為了充分發揮黨員群眾民主監督的作用,將民主評議貫穿于學生黨員發展的全過程,各基層黨組織要認真組織開展好兩個層面的評議工作。對于發展對象或預備黨員的兩個層面評議的內容如下。黨支部在召開支部大會討論發展對象或預備黨員的發展或轉正前,發展對象或預備黨員需向所在班級認真匯報自己過去(主要是近一年)的思想、學習、工作等表現情況,由班級全體成員進行無記名投票評議,評議對象獲得應參評人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黨支部方能召開支部大會討論其發展或轉正;在黨支部大會上,發展對象或預備黨員要向支部認真匯報自己過去(主要是近一年)的各方面情況,支部全體成員要進行無記名投票評議,發展或轉正對象獲得應參會正式黨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黨支部方能做出發展或轉正的決定。對于群眾基礎差的學生,黨支部要暫緩發展或按照程序向上級黨組織提出延長預備期的建議。對于正式黨員的兩個層面評議的內容如下。每年集中開展正式黨員的民主評議工作,黨員要向所在班級和學生黨支部兩個層面匯報自己思想、學習、工作以及模范作用發揮等表現情況,由班級和學生黨支部進行無記名投票評議,民主評議的情況作為黨員評優評獎的重要依據,評議認同票達不到三分之二的黨員,由黨支部書面通知本人予以警示。對發展對象、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的評議,班級評議工作由黨支部牽頭,輔導員老師具體負責組織學生的匯報及測評工作,測評結果報學生黨支部。支部評議工作由黨支部牽頭負責組織。對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的班級和黨支部評議,評議投票匯總表作為入黨必備材料存入學生黨員檔案。
2.做好兩次集中公示
為提高發展黨員工作的透明度,保證黨員發展質量,各基層黨組織牽頭做好兩次集中公示工作。第一次集中公示:學生黨員發展前,各基層黨組織對發展對象進行集中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第二次集中公示:預備黨員轉正前,各基層黨組織對擬轉正的預備黨員進行集中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對于以上兩次公示,黨員和群眾對公示對象有異議或意見的,所在基層黨組織對反映的具體事實和情況認真核實。根據公示情況,基層黨組織決定是否對公示對象予以發展或轉正。
3.抓好兩次集中考試
為加強對黨員發展工作的監督,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在黨員的發展及轉正工作中,認真抓好兩次集中考試工作[4]。第一次集中考試:對于擬發展對象,各基層黨組織在進行集中公示的同時,由黨委組織部組織,對擬發展對象進行集中閉卷考試,重點考核黨章、時事政治、社會熱點等內容。第二次集中考試:對于擬轉正的預備黨員,各基層黨組織在進行集中公示的同時,由黨委組織部組織,對擬轉正學生黨員進行集中閉卷考試,考核預備黨員對黨章、過去一年的組織生活學習內容、時事政治、社會熱點等內容的進一步學習情況。對于以上兩次考試,由黨委組織部統一命題,統一閱卷。未通過考試者,黨委組織部負責協調基層黨組織按照有關程序對學生做出暫緩發展、批評教育或延長預備期的處理。
4.豐富兩次主題活動
為增強黨員意識,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樹立大學生黨員良好形象,各學生黨支部要牽頭組織支部成員每學期開展好兩次主題活動[5]。活動可以是圍繞時政熱點、社會焦點的主題論壇活動,也可以是圍繞養老助殘、校園文化等主題的義工志愿者活動。各學生黨支部每學期集中策劃組織開展的主題實踐活動不得低于兩次,每次活動時間不得少于一個小時,實踐活動要做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靈活。活動前,各學生黨支部要指定專人做好活動策劃,制定活動方案,確保取得實效。各黨支部開展主題活動的情況作為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及優秀個人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
5.強化兩千字讀書筆記
為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學生黨員應自覺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作為學生黨員,自發展吸收為預備黨員起,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積極撰寫理論學習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每兩個月撰寫應不少于兩千字。學生入黨后,要定期撰寫理論學習讀書筆記。理論學習讀書筆記撰寫情況作為預備黨員轉正及評選優秀學生黨員的重要依據,各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對學生黨員學習政治理論知識的考核、監督。
6.建好用好兩個平臺
為了加強對學生黨員日常教育特別是政治理論學習的引導,黨委組織部牽頭建設并用好兩個平臺,推進黨員教育的常態化和學生黨建工作的信息化[6]。第一,建好用好黨建工作信息化平臺。通過該平臺建設,實現對黨員的信息化管理,適時跟蹤黨員發展、轉正等信息,適時通過短信對各基層黨組織、各學生黨員進行理論學習的指導。第二,建好用好黨員理論學習平臺。黨委組織部加強對部門網站的建設,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知識,知名專家學者的重要論文,黨員組織生活學習內容等充實到該欄目,建設好該學習陣地,為黨支部組織生活及黨員日常理論學習搭建好理論學習平臺。
三、提升大學生黨員素質的思考
實施大學生黨員素質拓展,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規模適度、作用突出”的目標要求,緊扣加強學生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為核心,以加強教育培養為抓手,切實推動學生黨員發展由數量向質量轉變,進一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不斷增強學生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
1.各級重視是提升大學生黨員素質的前提
各級黨組織要把學生黨員素質提升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召開專題會議宣傳實施學生黨員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意義。各學生黨支部書記要認真做好學生黨員素質拓展計劃的貫徹落實工作,切實把學生黨員素質拓展工作落到實處。
2.組織督查是提升大學生黨員素質的關鍵
黨委組織部要牽頭做好對基層黨組織學生黨員素質拓展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學生黨員素質拓展計劃落到實處,要把學生黨員素質拓展計劃落實情況作為下發學生黨員發展指導計劃的重要依據。
3.考核評比是提升大學生黨員素質的保證
學校黨委要將把實施學生黨員素質拓展計劃的情況作為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并作為評選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佚名.高校黨建工作十個須知[EB/OL].(2015-08-21)[2016-10-21].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5/0821/c11709-
27495827.html
[2]周隆.大學生黨員教育新途徑探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166-168.
[3]陳瑋,姜嘉.構建大學生黨員素質工程的途徑[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192-193.
[4]譚紅,吳男.從嚴治黨視域下完善大學生黨員素質評價機制探析[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3):11-12.
[5]張海翔.從組織發展到作用發揮——高校黨建科學化的實踐探索[J].紅旗文稿,2013(8):29-30.
[6]王言鋒.網絡環境下大學生黨員素質工程和質量保障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