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付麗云+孔曉娟
摘 要:高校人才培養是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的重點工作,而協同創新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通過協同創新,高校統戰部門積極調動統戰資源,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活動、專業技能學習和行政教學管理等為抓手,更全面、更細致、更深入地為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服務。
關鍵詞:協同創新;高校統戰;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5-0196-02
“協同創新”是指通過突破創新主體之間的資源壁壘,從而使資源內的“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活力充分釋放,從而實現創新主體間的充分和全面合作。高校統戰工作是黨的統戰工作的源頭,優化高校統戰工作對于人才培養具有深刻意義。因此,基于協同創新理念,通過完善機制、提高主體素質、豐富載體以及融入管理等路徑,最終實現高校統戰與人才培養兩者的有機融合。
一、完善高校統戰工作機制,是統一戰線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的根本保障
高校統戰工作因涉及面廣、統戰對象多、環境復雜等因素決定了完善高校統戰工作與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完善責任主體、完善工作機制、健全機構設置,從而發揮統戰工作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和作用。
首先,明確黨委領導的統戰工作職責。高校統戰工作是在黨委領導下的,應在明確黨委領導的統戰職責的基礎上,有明確的統戰工作責任意識,從而實現高校統戰工作的高度統一。一方面,要隨時關注最新的時事政治、相關會議,學習文件精神;另一方面,要做好高校統戰工作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高校統戰工作與人才培養的融合。
其次,樹立高校的統戰資源與聯系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黨委領導統戰工作機制,搭建學校黨委、二級黨委、黨支部三級統戰資源與聯系機制,落實各級人才的培養與管理制度,構建完善的育人環境與場所設置。
最后,制定完善的統戰工作制度。在校黨委領導下,高校統戰工作應建立健全黨委負責、統戰部牽頭、組織部宣傳部協助、各職能部門配合的相關工作聯動制度。例如:在黨外人才培養、選拔、使用上,統戰部門要密切配合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在管理方面,要將黨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計劃納入組織部管理工作計劃中。
二、提升高校統戰人才素質,以優質的人力資源推動人才培養工作
高校統戰工作作為我們黨統一戰線工作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根據其工作對象的特點和工作實際,要求高校統戰人才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
第一,以學習推動建設一支綜合型的統戰隊伍。統戰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統戰工作對象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大多具有素質好、層次高、影響大等特點,許多人是教學科研骨干、學科帶頭人、著名學者以及高校的行政領導。統戰部門工作人員如果不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就會和統戰對象想不到一塊、說不到一塊,也就沒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工作中也就缺少了說服力和感染力。因此,高校統戰人才必須努力學習、善于學習,盡可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成為學習型、思考型統戰人才。不僅要加強對理論方針政策的學習,還要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學習,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第二,構建目標一致、團結合作的統戰隊伍。通過團結人心、凝聚力量組建目標一致、團結合作的統戰隊伍是做好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保證。在工作的過程中,要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團結和引導廣大統戰人士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在民主協商中實現黨的領導,實現高校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要堅持平等對待的原則,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協商辦事,以良好的工作作風、寬廣的胸懷和謙和的態度,和風細雨地進行幫助引導,盡心竭力地排憂解難,使工作更具感召力和親和力,使統戰部門真正成為統戰人士之家,統戰人才真正成為統戰人士之友。
第三,培養統戰人才創新意識,引領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做好高校統戰工作,必須要增強創新意識。當前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果還是保留著傳統的思維和意識來處理這些問題,只會僵化在原地。因此,必須要有創新的思維作為統戰工作的引領,從而培養創新型人才。
第四,注重培養一支實干型的統戰隊伍。正所謂“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要發揮統戰力量,還需要組建一支實干型的統戰隊伍。所謂實干型的隊伍,就是要在現實工作中講實話、辦實事,將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結合,將科研創新與解決現實困難相結合。此外,還需要放寬眼界,有計劃地組織安排到兄弟院校進行考察,開拓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法,提高實戰經驗。
第五,塑造統戰隊伍的良好形象,為人才培養工作凝聚人氣。良好的工作作風是打造良好工作隊伍形象的重要前提。高校統戰工作者除了應該具備高校工作者的基本素質之外,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優良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持。注重高校統戰工作的形象問題、人緣問題、人格魅力問題等,對于高校統戰工作者來說極為重要。一支擁有良好形象和素質的統戰隊伍,才具有凝聚人氣的組織魅力,才會對各界的人才具有強大的感召力。
三、不斷豐富高校統一戰線融入人才培養的平臺
(一)搭建統戰資源專業技能學術交流平臺
專業技能學習是大學生人才培養的中心環節,直接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要充分調動統戰資源參與學業指導。高校統戰部門應積極聯絡黨派組織,推動統一戰線上的海內外專家學者與在校大學生的面對面交流。例如組織開展高校專業交流論壇、學術交流大講堂等,建立統戰系統的學術、學業交流平臺。借助統戰力量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一方面可以促進學術資源的優化整合與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拓寬學術交流平臺的深度和寬度,更有利于促進、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此外,整合多方資源搭建的學術交流平臺,包羅了有著不同學術背景的專業人才,這樣更有利于各類專業人才相互交流和合作,從而推動各領域學科的更進一步發展。
(二)構建統戰資源開拓專業實踐平臺
實踐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但當前高校大學生專業培養較為缺乏實踐平臺。因此,統戰工作可以發揮橋梁溝通作用,搭建各民主黨派高級專業學者的項目、課題的專業實踐平臺,為在校大學生增加專業實踐機會,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知行合一”是人才培養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目標。因此,需要拓寬各類專業實踐平臺的構建,豐富實踐平臺的內容和形式。應開展校企合作,推進“產學研”一條龍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科研機構合作,推進“專業實踐大平臺”構建,進一步拓寬專業實驗平臺;學校與政府合作,推進“智囊平臺”構建。
(三)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搭建校園統戰文化交流平臺
校園文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營造積極向上、健康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他們的心智,從而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構建各類品牌特色文化活動,是豐富校園文化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統戰工作應該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其為引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搭建統戰學生文化交流平臺,增強學生的統戰思想和意識。
當前各高校每個學年都會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常常呈現出“雜”且“繁”的特點,缺乏一個主線將其有機地串聯起來,因此在學生的思想引領以及校園文化構建中缺乏深刻的感召力。高校要統籌多方資源,構建校園文化核心主線,搭建校園統戰文化交流平臺。
四、構建大育人機制,推動統戰工作與人才培養協同創新
高校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因而高校的人才管理應當自覺融入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積極調動統戰資源,服務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引領,優化人才管理
增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證培養的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的基本前提。因此,要充分發揮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好大學思政必修課和形勢政策課課堂,讓當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當前的國際形勢,明確自身的使命感。此外,班級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在學生中的特殊凝聚力,通過開展班級內部建設等活動,宣傳黨的統戰理論,用大學生身邊的事跡感染和教育大學生,從而達到提高統戰教育工作和人才管理工作出成效的目的。
(二)理論結合實際,開展統戰主題實踐教育
通過組織學生觀看黨和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的影視紀錄片;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進行政策宣傳、專業調研和科技服務;組織統戰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等各種形式的統戰主題實踐教育,讓大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更全面地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民族文化,更生動地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更深刻地理解黨的統一戰線。高校當前有不少的寒暑假實踐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存在不足,一是活動缺乏核心主題作為引領;二是實踐活動的實現平臺和機制缺乏統戰等多方的資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從協同創新的視角出發,將統一戰線上的各方面的資源整合規劃,搭建更多專業的實踐平臺,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豐富自身的專業結構和經驗,從而推進人才培養。
(三)將統戰工作融入教學和日常管理
有效的教學管理為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統戰工作融入教學管理有利于資源和力量的整合和高效分配,借助兩者的優勢互補形成合力,促進高校統戰工作和教學管理雙贏。通過統戰部門的聯系,可以協助有意向的民主黨派組織或個人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獎助幫扶活動,如設立各種獎助學金,資助困難學生,獎勵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1]陳傳德.高校統戰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1).
[2]羅斌華,李琦,賴曉琴.高校統戰工作融入人才培養的創新研究[J].中國職工教育,2013(11).
[3]劉忠.高校統戰工作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作用[J].時代教育,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