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黃桂蘭

摘要:互聯網生態企業是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跨產業鏈通過縱向、橫向的用戶關系,打破了傳統的互聯網公司營銷模式,從而實現企業價值鏈的環生態重建?;ヂ摼W生態企業盈利模式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對盈利模式尚未有一個公認且清晰的定義,相關研究基本上都圍繞某一企業現有盈利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對互聯網生態企業參考價值有限,尤其是對“速生”、“速死”企業而言,借鑒價值更是微乎其微。本文以“錯位”(錯位,即該企業原有的盈利模式使其無法持續經營,甚至面臨破產,而換用另一種盈利模式進行分析就可以避免此類情況,使企業能夠持久經營)為角度,研究“速生”、“速死”互聯網生態企業所運用的盈利模式,歸納其經營失敗的原因,并結合盈利模式“錯位”分析,得出能夠使企業持續經營的最優盈利模式。
關鍵詞:生態企業;盈利模式;模式“錯位”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2
一、引言
中國互聯網從探索階段發展至今已有30余年。在這30年中不斷發展創新,為人們獲取信息、相互交流、網上購物提供了便利?;ヂ摼W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起到了導向作用。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模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中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到3.24億,較去年同期的3.04億增長6.6%,網民使用比例為63.2%。[1]互聯網已逐漸成為我國重要的信息交流平臺,對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互聯網生態企業不同于互聯網公司鏈重構生態企業價值。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在往這方面轉型,從最早以經營簡單網頁為主的新浪、博客等公司到目前以電子商務為主的淘寶、唯品會等,都為人們網絡瀏覽時事和網絡購物帶來諸多便利。然而,一個運營成功的互聯網生態企業必然離不開正確的盈利模式,能夠及時改變盈利模式的互聯網生態企業就存在持續經營的可能性,不能做出正確選擇的企業將會面臨 “速死”。
二、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著重運用博客這一“速生”、“速死”企業案例,分析導致該企業經營失敗的原因以及在盈利模式選擇上的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做出相應的改善。
(二)探索分析法
通過對現有企業及其對應盈利模式的研究,篩選出最適應該企業的盈利模式,進行“錯位”分析,得出適應該企業的最優盈利方案,為互聯網生態企業提供實用建議。
三、盈利模式理論分析
(一)盈利模式概念
盈利模式,既是管理學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也是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對象之一,是指按照利益相關者所占份額,將企業的收入結構、成本結構以及目標利潤做出相應比例的劃分。
盈利模式是對企業經營要素進行價值識別和管理,即探求企業利潤來源、生產過程以及產出方式的系統方法。還有觀點認為,它是一種組織機制和業務結構,是通過整合營銷經驗和利益相關者資源來實現的。
(二)盈利模式種類
目前,我國網絡生態企業盈利模式主要有6類:在線廣告、移動增值服務、網上商品交易、網絡游戲運營、注冊會員費和服務功能。大多“速死”的互聯網生態企業在其沒有充分考慮盈利模式的選擇下而投入資本,導致其不能持續經營。本文將對“速死”企業進行盈利模式的“錯位”分析,為互聯網生態企業在盈利模式的選擇上提供借鑒。
(三)盈利模式構建
盈利模式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從客戶那里賺取收入。建立利潤模型的關鍵是分析模型是否能給客戶帶來相應的利潤,進而提高企業的聲譽,并從客戶的利潤中獲取相應的利潤。企業間的競爭,從根本上來說是圍繞滿足客戶需求而展開的,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指出的“顧客是價值最大化者”。所謂顧客的需求,就是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滿足顧客的期望。由于企業是為客戶服務的目的,而顧客滿足需求的東西是有選擇的,那么,企業必須創造一個“價值優勢”的產品,即更實用、更好的功能,更能滿足顧客或產品對消費者的興趣,使顧客在購物心理時有選擇的傾向,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
盈利模式不妨看成一個大系統,它由不同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組成。一般盈利模式包括利潤點、利潤目標、利潤來源、利潤杠桿和利潤壁壘五個部分。這五個要素在整個盈利模式系統中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它們之間的關聯如下圖所示。[2]
四、實證研究
本文以博客為例,闡述其發展歷程以及在發展中所運用的盈利模式,簡單探究其衰敗的原因,并運用盈利模式“錯位”分析,總結出適合博客的最優盈利模式。
(一)博客簡介
博客,僅音譯,英文名為Blogger,為Web Log的混成詞。它的正式名稱為網絡日記;也被稱為博客或部落館等,是一種通常發表的個人或圖片的網站。博客文章通常按時間順序排列。許多博客會聚焦當下比較熱門的話題,以圖片或文字或視頻的形式表達出來,并給瀏覽者提供評論或相互交流的平臺。還有些博客則是個人日記,是博主發表個人觀點、評論時事的一種良好渠道。常見的博客表達方式有文字、圖片、視頻、音像等,這些方式的組合也使博客網頁變得豐富多彩。比較著名的有新浪、網易等博客。
(二)博客原有盈利模式分析
1.博客的發展現狀
我國博客在發展之初十分迅速,涉及的范圍也十分廣泛。隨著各大網站的逐步推出,博客數量呈現幾何式增長。新聞博客和財經博客是最具吸引力的,這些博客大多是由個人創造的,在傳遞各類新聞事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輿論監督提供了新的平臺。
然而相較于發展迅猛的微博,博客的發展顯得十分緩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博客手機客戶端的功能不齊全,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博客的發展。
2.原有盈利模式
(1)在線廣告
通過對博客的各種盈利模式分析,我們發現目前大多數門戶網站的主要盈利模式仍然是廣告,廣告既是最直接的盈利方式也是最廣泛的盈利方式。近幾年,惠普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等廣告主開始在博客中國網站發布網絡廣告,這意味著博客開始吸引廣告主的目光。[3]然而,僅僅依靠廣告并不能使博客長久的運營下去,不及時地轉變盈利模式,將會使用戶失去對博客的依賴。
(2)無線增值服務
無線增值業務主要指移動博客或手機博客,包括手機域名綁定、功能分類、移動發布等。韓國的賽我網,借助 “細分移動博 客”這一業務,成為了韓國最大的社區網站和全球極少數的盈利博客網站。[4]國內的很多網站也開始效仿,博客將無線服務與移動服務連接起來,使無數手機用戶可以隨時瀏覽網頁。
(3)個性化增值服務
在國外,普遍存在著對注冊用戶收取費用的博客盈利模式,如美國硅谷科技公司六度分割有限公司(SixApart,Ltd)擁有100多萬的付費博客用戶。[5]國內博客也曾考慮過這一盈利模式,客觀來說,這一模式的實施將會是博客盈利的又一大趨勢。
以上的三種盈利模式中,博客最傳統的盈利模式是——廣告,但由于使用用戶的數量并 不多,而且在其發展過程中缺乏創新因素,使得博客在廣告、移動增值服務等方面獲得的收益越來越少。
(三)博客盈利模式“錯位”分析
1.新的盈利模式
(1)商品網絡在線交易
商品網絡在線交易是當下比較流行的交易模式,也是廣大消費者比較喜歡的交易方式。博客想要發展并從中獲利,必須充分利用商品網絡在線交易平臺,將博客與電子商務連接起來,推出更多引人注目的版塊,培養、建立新用戶群體。這些用戶群體的形成,不僅提高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深度,而且在激發市場潛力的同時,從而大大降低了營銷成本。
(2)網絡游戲運營
網絡游戲運營將會是博客發展中的一大亮點,營銷者可以在博客網站頁面增加游戲選項,讓用戶在不用下載游戲的同時能夠自行選擇想要玩的游戲。當然,游戲本身的設置不能占用手機太大內存。這樣,既可以留住使用博客多年的老用戶又可以吸引熱愛游戲的年輕人。
商品在線交易和網絡游戲運營是對于博客發展現狀分析出的兩種較適合的新的盈利模式。然而,我們也不能完全摒棄博客的傳統模盈利式——廣告。只有將這幾種盈利模式相結合,觀察其在博客運營中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才有可能使博客“起死回生”。
2.建議
(1)與電子商務融合
博客營銷的未來發展將與其創造的價值緊密相連。博客和電子商務網站的融合,使人們在做博主的同時也可以在其頁面上開店,將自己想要賣的東西展示在自己的博客中,這樣的融合完全可能產生全新的營銷策略,增加博客的點擊量和瀏覽量。
(2)獨特的營銷模式
所謂的獨特是指企業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設計出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產品?,F在大多數消費者已經步入“個性化時代”,在博客上制定相適應的個性化營銷是今后的發展趨勢,博客網站可以提供各種收費性的營銷平臺來吸引客戶。
(3)內容豐富有針對性
博客網站的內容應該選取當下比較流行的話題不定期的更新。無論博客是企業的還是個人的,其共同點是:只有在內容上有新意,有創新才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博客營銷的核心就是立于消費者的角度,抓住消費者的心理,設計出新穎的功能來留住消費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博客將繼續增加點擊率,博客營銷將變得更加明顯
五、結語
21世紀的今天,互聯網生態企業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一夜崛起,而后又在短時間內“滅亡”。如何選取一個適合企業的盈利模式,將會是企業持久經營的關鍵。本文通過對博客這一互聯網生態企業的新舊盈利模式分析,總結出博客原有盈利模式存在的問題,并用“錯位”分析重新定位博客,對其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是否盈利已經成為互聯網生態企業成熟與否的標志。從戰略上看,互聯網生態企業與傳統企業差別不大,主要目標是盈利,盈利能力也是互聯網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互聯網生態企業在將網絡效應帶來的價值轉化為收入的同時,應不斷發掘互聯網的潛在價值,不斷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的優勢,才有可能屹立于迅猛的發展潮流中而不倒。
參考文獻:
[1]高婷婷.互聯網企業盈利模式研究[D].首都經貿大學,2012:1.
[2]應楠殊.國內網絡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其構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36-37.
[3]尹世杰.優化消費結構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4(1):6-8.
[4]聶永祥.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受阻、有效需求不足及對策 [J].上海綜合經濟,2002(2):22-24.
[5]史玲.國內博客的盈利模式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7(3):90-91.
基金項目:南京曉莊學院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培育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