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 東 楊子平
金報集團:新媒介生態下爭做區域媒體“冠軍”的思路與實踐
□ 文/陳 東 楊子平

陳 東
就新時期的媒體生態來說,“變”是主色調。作為區域重要媒體的地市黨報集團,如何科學分析新生態,抓住新機遇,把握新要求,贏得發展先機?本文認為,所在媒體應針對媒體新生態中所呈現的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以爭當區域媒體“冠軍”的雄心和行動,以新舉措新作為推動新發展,以更強的實力和能力充分發揮區域媒體輿論引導的主流作用。
區域媒體 發展 創新 金華報業傳媒集團
金華日報報業傳媒集團社長、總編輯
概括新時期的媒體生態,一個字就是“變”。這“變”體現在新聞采訪、新聞呈現、新聞傳播等各個方面,體現在用戶群體,也體現在媒體經營中。總之,體現在媒體的各個空間、各個時段、各個層面。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一是變多。無論新聞報道還是經營業務,其“數量”都大大增加。就新聞傳播而言,以前新聞發布是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甚至是“專利”,如今任何自然人乃至機器人(如“快筆小新” “光明小明”)都可以成為“新聞寫作者”“新聞發言人”,也可以成為“新聞傳播人”。采訪技術、傳播方式變多了,大數據、無人機、VR/AR,原創、數據圖解、H5說唱動漫、動漫視頻、微電影、等等,全媒體傳播。傳播平臺多了,單位部門或個人的網頁、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全成為傳播渠道和平臺。新聞變多了,在社會眾多主體成為新聞采寫、發布者的情況下,新聞量變成無窮大。紙媒盡管經歷擴版、縮版的反復,但總體來說,報紙的版面比過去增加了;廣電的頻道變多了,新聞時段變長了。就經營業務來說,如今的地市紙媒從其名稱上也大多改成了報業集團或報業傳媒集團,經營的范圍大大地拓展,從項目到產業,只要能賺錢或者有希望賺錢的產業與項目都有涉及。廣電行業也是如此。與此同時,無論是新聞用戶還是經營用戶,都由過去的大集群向多樣化、個性化、小眾化方向轉變,造成了用戶單元的增多。
二是變快。當今時代的媒體生態,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變得快。 “光與電”取代“鉛與火”大概維持了30年,現在,顯然已經全面進入“數與網”時代。表現在新聞傳播上,“今日新聞”“現場新聞”成為移動客戶端的主要產品,“直播”成為常態。
三是變遷。如今的媒體格局時刻都處于變化之中,而且是全局的變、整體的變,是巨變、劇變、聚變。有不多的紙媒和數不清的“新媒體”“自媒體”成為媒體的新成員;有不多的有名或不那么有名的傳統紙媒走向終點,有數不清的“新媒體”“自媒體”走向消亡;有不少的“新媒體”“自媒體”在成為老媒體,甚至成為“僵尸媒體”。傳統媒體更在變。以金華日報社為例,已經成為報業傳媒集團,金華日報已經不僅僅是一張報紙,而是擁有報紙媒體、網絡媒體、移動媒體、戶外媒體和精彩活動五大傳播板塊的全媒體方陣。
新時期媒體新生態所呈現的新聞變多變快變遷,使新聞信息極大豐富,使社會公眾對新聞個性化、快速化需求成為可能。同時也出現了眾聲喧嘩中魚目混珠、泥沙俱下,真假難辨、互相矛盾的新聞讓公眾處于迷茫之中的情況。這給區域專業媒體帶來了新機遇、提出了新要求。新機遇就在于使區域專業媒體特別是地市黨報集團的輿論引導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凸顯,為專業媒體人堅守新聞輿論工作陣地增強了信心和動力,為專業媒體提供了生存權、發展權。新要求就是要著力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積極做好熱點問題輿論引導,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從而體現主流媒體的主流自覺、主流作用、主流價值。

在金華市第七次黨代會期間,金報集團開設了黨代會現場直播間,進行了9場直播,得到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圖為2017年2月28日,金華市委領導來直播間看望工作人員。(洪兵/攝)
(一)面對媒體生態的“變多”,應以“多”對“多”。就區域專業媒體來說,要從采訪、呈現等方面創新多種方式方法,在傳播方面創造多個渠道平臺。就一線記者來說,文字、圖片、音視頻“三位一體”,必將成為新聞報道的“標配”。作為專業新聞工作者,要比過去有更強的新聞敏感,從而在新聞的采集上不輸于民間業余新聞生產者;面對多層次、多終端的用戶,要求新聞單位采編發面向不同層次用戶的新聞,采用不同傳播渠道傳遞給不同終端,從而使新聞傳播得更廣泛、更精準。也只有多采集、多傳播,才能把主流聲音傳遞給不同層次、不同終端的用戶,才能發揮主流媒體正確引導輿論的作用。
(二)面對媒體生態的“變快”,應以“快”對“快”。面對多主體新聞傳播,現場新聞越來越多,作為區域媒體,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去采編、傳播,搶在其他專業媒體、“自媒體”之前發布客觀公正的新聞,發出主流聲音。“自媒體”傳播渠道畢竟有限,專業媒體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傳播平臺優勢,把不是“最快”的新聞以“最快”的速度發布到其他終端上,從而達到最廣泛對象的“最快”傳播。還有,作為專業主流媒體,要在發現“自媒體”發布不實新聞,甚至捏造新聞、散布謠言時,盡快采編發布事實新聞進行辟謠,有效壓縮不實新聞、捏造新聞、謠言的傳播時間和空間,最大限度減少社會危害。面對一些觀點偏頗、討論錯誤、影響社會認知和穩定的新聞言論,則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有效引導。
(三)面對媒體生態的“變遷”,媒體、媒體人需要的是越變越強。當年一個區域僅有一兩家專業媒體時,不當“冠軍”也能當個“亞軍”。而在如今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組織特征的互聯網時代,媒體主體變得“無限多”。這種情況下所采編發的新聞,只有出類拔萃,才能在海量信息中吸引眼球,產生影響力,具有引導力。經營也是如此,只有以強有力的經營能力,在區域媒體中高人一招、勝人一籌,才能實現媒體的強有力支撐。總之,在媒體生態呈現變多、變快、變遷特征的情況下,只有傳播力、經營力都越變越強,才能在風高浪急的媒體新生態條件下立于不敗之地。
地方媒體要在新生態中有大的生存發展空間,就得以爭當區域媒體“冠軍”的雄心,以比過去更大的戰略智慧、更強的戰術能力,全力以赴增強影響力、競爭力,增強生存力、發展力。
(一)爭當單項冠軍。整體是由個體組成的。要爭當區域媒體“冠軍”,首先要從一個個小目標、一個個小戰役做起,積小勝為大勝。金報集團提出務必爭當單項冠軍。無論時政新聞還是財經新聞、民生新聞,無論重大主題報道還是專題報道,都要力求在區域媒體中做到第一。在各類媒體中,評論是報紙的優勢,《金華日報》的做法是把評論做到極致,使之成為所有媒體和媒體人的“范文”“標桿”。2016年5月底,金華市委書記趙光君到金華日報社調研時,對《金華日報》的評論給予高度評價。再如面對新聞越來越快的要求,就要力求在所有媒體中最快。某周時政新聞金報集團與外地媒體客戶端對比時效相對落后,為此,集團責成金華新聞網“提速”,在第二周的時政新聞時效對比中,集團APP客戶端的時效就全面早于外地媒體。金報集團現在的要求和舉措是,全媒體中心要更多進行新聞直播,讓傳播與事件同步。
(二)爭當全程冠軍。媒體用戶的多樣化、個性化、小眾化,造成了同樣做好一件事,要比過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要比過去做得更好,唯有多付出。在與行業、單位部門的互動中,變等待為主動上門,并對所發生的新聞有一定預見性,力爭獲得新聞的首發權。在新聞的采寫發上,不同于過去的單一渠道,而是要采用多種呈現傳播方式,通過不同傳播平臺傳播,追求多重傳播效果。新聞發布后,還要對傳播效果作出評估,了解不足,改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贏得行業、單位部門和用戶的認可,從而贏得采編發全過程冠軍。一個個單項冠軍和過程冠軍的累積,自然就形成了全程冠軍、全能冠軍。作為市委機關報,對市委中心工作的報道就是一個“全程服務”,無論單篇還是系列,無論言論還是報道,無論紙媒還是新媒體,都應該體現“冠軍”的廣度、高度、深度、溫度、速度。如自金華市委2016年作出“走在前列、共建金華”這一重大決策部署以來,《金華日報》就把其當成重中之重的主題宣傳報道來組織、策劃、報道、傳播,以各種新聞形式、各種傳播手段,力求報道每一時段的靚麗,更尋求整個過程的精彩。截至2016年底,“走在前列、共建金華”欄目刊發評論50多篇、報道500多篇,在新媒體平臺上推送500多篇,閱讀量達200多萬,在整個宣傳報道中起主導作用,有力地引領了輿論,獲得眾多讀者和新媒體用戶的關注和好評,得到金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在今年2月21日揭曉的2016年度浙江新聞獎評選中,《金華日報》的“走在前列、共建金華”主題報道獲2016年度浙江省重大主題報道優秀作品一等獎。這還并非個案,2月25至28日金華市第七次黨代會召開。金報集團成立專門報道團隊,集團負責人任組長,牽頭謀劃報道計劃,擬定系列評論題目,分管《金華日報》要聞部、記者部、全媒體中心的一名副總編輯和三位編委全程參與,以《金華日報》為主平臺、主團隊,全媒體、子報全覆蓋,時政報道骨干全部參與,圍繞會議主題,持續開展宣傳報道活動。重要版面、全媒體全面跟上,力求篇篇過硬、天天有精品、組組有亮點、整體有力作,規定動作到位,自選動作精彩。會議期間,《金華日報》共推出15個整版100多篇報道。全媒體中心通過各類新媒體平臺發表文字、圖片、視頻以及其他新媒體形態會議內容共計260篇次。在金華新聞網和“金華新聞”客戶端推出專題,其中網站以首頁首屏通欄、客戶端以開機頁面方式進行重點推薦。所有推送報道總點擊量超過450萬,微信發布內容點贊量超6.1萬,頭條號內容被推薦量超過1.2萬,網友留言超過1800條。《金華日報》的評論、報道、版面,受到市委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鼓勵,獲得參會黨代表和讀者的關注和好評。廣告經營變等客上門為主動作為,金報集團廣告中心實施“三全模式”:全案策劃、全媒體發布、全過程參與,尋求與客戶一路同行、同舟共濟,從而獲得合作共贏的效果。
(三)爭當區域冠軍。在新時期,馬太效應所造成的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贏家通吃現象,不斷在傳媒業中演繹。在這種情況下,地市黨報集團就要把爭當區域媒體“冠軍”的觀念、招數、行動,貫穿于媒體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時段,無論什么工作、什么時段,都要以區域媒體“冠軍”的標準來要求,以高目標、高標準、高行動力、高戰斗力推進,使媒體奮發有為、難中有進,展現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區域主流媒體風采。金報集團以浙中地區最大黨報集團的標準嚴格要求,孜孜不倦做好媒體,蹄疾步穩建全媒體,沖破藩籬跨媒體,力求在推進深度融合中把集團做大做強,從而在媒體新生態條件下更好地發揮區域黨報集團的輿論引導作用。在第12屆中國傳媒大會上,《金華日報》榮膺2016中國十大地市黨報;所屬的《金華晚報》被評為2016中國十大地市晚報,《浙中新報》被評為2016中國十大影響力都市報,《蘭江導報》被評為2016中國十大地市區域報。在全國報業廣告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金報集團總體營收穩中有升,是全國少數正增長的地市報社之一。(作者陳東是金華日報報業傳媒集團社長、總編輯,楊子平是集團新聞研究室主任)
編 輯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