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許平
(1.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223900;2.江蘇省泗洪縣實驗學校,223900)
油桶在游戲中的“妙用”
王磊1許平2
(1.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223900;2.江蘇省泗洪縣實驗學校,223900)
游戲器材:5L油桶若干、沙子、竹竿(3m左右)、廢舊跳繩(1m左右),粗鐵絲、鋼絲鉗。
游戲準備:將竹竿作為“釣竿”,廢舊跳繩作為“釣線”,粗鐵絲作為“釣鉤”,油桶裝入適量沙子(1.5k g左右)作為“魚”,劃3個直徑為1m的圓,分別為“魚塘”、“魚簍”和“釣魚島”(見圖1-1)。

圖1-1
游戲方法:將學生等分為人數相等的4~6組,發出口令后,每組第1名學生進入“釣魚島”,持“釣竿”進行釣“魚”,釣起后放進“魚簍”中,放下“釣竿”,退出“釣魚島”,然后與本組第2名學生擊掌后退回排尾,第2名學生重復以上動作,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見圖1-2)。
游戲目的: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發展學生協調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注意事項:“魚”和學生數相同;釣“魚”者不能觸及或超越釣“魚”的起始線;也可以計時,以釣“魚”多的組為勝;為增加難度,可將“魚”兒全部零亂地側放在“池塘”里。

圖1-2
游戲器材:4.5L油桶若干、水。
游戲準備:在場地上劃兩條線作為起點線和終點線,相距15m,組與組的間距為3m。在終點線處放一空桶為“油箱”,起點線處放8個桶(裝水至桶下第一刻度),成縱向擺放。
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6組,每組8名學生,教師發令后,每組第1名學生提起一個油桶,到達終點處,擰開瓶蓋,將桶內的“油”倒入“油箱”中,再將“油箱”蓋擰好,最后將空桶放在“油桶”后,成縱向擺放,并迅速跑回到起點,與本組第2名學生擊掌后退至排尾,第2名學生重復以上動作,先完成的小組且“油箱”中“油”多的組獲勝(見圖2),其他均為失敗。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奔跑能力、協調性及靈敏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注意事項:前一名學生運“油”出發后,后一名學生迅速將油桶移至起點,以便與前一名學生擊掌后可以迅速出發;到達終點后,盡可能地將桶內“油”倒入“油箱”內,不能浪費;倒完“油”后,要將空油桶按縱向擺放在“油箱”后。

圖2-1

圖2-2
游戲器材:4.5L油桶若干,沙子,廢舊跳繩,紅漆(如無條件可不刷漆),毽子(可用沙包、紙球代替),云梯。
游戲準備:將沙子(1kg左右)裝入油桶,用廢舊跳繩將裝有沙子的油桶系在云梯上,高度為2.6m左右,桶間隔為2~3m(見圖3-1)。
游戲方法:將學生等分為6組(按學生身高),每組確定組長1名,每名學生手里2個毽子;分別在4m、5m、6m處劃1條投準線,學生站在線后進行投準練習,在4m線處擊中油桶的得1分;在5m線處擊中油桶的得2分;在6m線處擊中油桶的得3分,每名學生2次機會。教師發出口令后,先進行第1輪(在4m線處)投準練習,再進行第2輪(在5m線處)投準練習,最后再進行第3輪(在6m線處)投準練習,組長做好記錄,累計得分多的隊為獲勝組(見圖3-2)。
游戲目的:激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投準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注意事項:學生在投球或撿球時要服從指揮,投球時若踩線者判為違例,扣1分。比賽分3輪進行,每輪可投擲2次,投完后統一撿球;每組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遠度進行投擲練習,投擲次數相同,組長做好記錄,最后累計得分。

圖3-1

圖3-2
游戲器材:5L油桶若干、沙子、足球若干。
游戲準備:油桶裝滿沙子,放在墻壁前(距離墻壁30cm左右),距離油桶4m左右畫一圓點為作為點球點。
游戲方法:將學生等分為4組,組間距為3m。教師發出口令后,每組第1名學生用腳內側踢地滾球的方式進行踢準練習,每名學生只能踢1次球,踢中者得1分。第1名學生踢完后迅速撿球交給本組第2名學生,以此類推,組長做好記錄,全組踢完得分多的組為獲勝組(見圖4)。

圖4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踢準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踢地滾球動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注意事項:踢準時必須采用腳內側踢地滾球的方式,前一名學生踢球后迅速撿球交給后一名學生;必須在點球點上踢球,點球點與球的距離可以適當加大至5m、6m等,以提高難度,培養學生挑戰自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