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運用“懲戒”與“獎勵”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一)“體罰”
“體罰”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有辱罵、懲罰、毆打或者變相毆打學生以及其他類似的行為。江蘇張衛老師舉例:在體育課堂中站隊時,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教師直接讓學生離開課堂,然后辱罵、毆打學生,這種行為就屬于體罰。“體罰”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二)“懲戒”
“懲戒”是指體育教師在學生犯錯后給予理性的、合理的糾正行為,是在和諧的情境之下完成相關的教學計劃的行為。江蘇包乃春老師舉例:學生在隊伍中,喋喋不休,對多次提醒和警告一直置若罔聞,影響了課堂教學秩序。這時教師讓相關學生做20個俯臥撐。這種行為,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又可以對學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是“懲戒”。“懲戒”起到了警示作用,并引導學生向良性方向發展。
(三)“獎勵”
“獎勵”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給予課堂表現較好的學生口頭或實際的承諾或表揚。在一次內容為1000m測試的課上,教師給予平時課堂表現出色的學生3s時間的起跑優勢,這種行為就是“獎勵”。“獎勵”則引導學生積極發展,實現價值提升。
(一)激發興趣,提升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學習的狀態,給予學生及時的激勵和肯定,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被動”或“主動”的求知欲,從而擴大學生學習的成果。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分組競賽、分組游戲等形式,通過“懲戒”“失敗者”,使其提升技能、增強體質;通過“獎勵”“優勝者”,提高其學習熱情,以達到帶動全班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目的。合理的“懲戒”是“育人”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
(二)自主調控,和諧共進
在體育教學中,“獎勵”對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及目標的超越起到了引導性作用;而“懲戒”則是學生不斷努力的組成部分,適當的運動“懲戒”對正確動作的形成有較大的幫助,對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獎勵”是“教學”中學生樹立自信、積極參與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手段。
(一)應恰當把握“懲戒”與“獎勵”的時機
1.體育教學中的人物驅動。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學生的行為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這時根據需要教師進行適當引導,以便能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但如果引導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此時,就需要教師改變計劃,對學生進行“懲戒”。如對影響正常教學的代表性人物予以“懲戒”,就會對其他學生起到警示的作用。當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榜樣或引領作用,這時應予以“獎勵”,以帶動更多學生參與到學練中,起到促進共同進步的作用。
2.體育教學中的事件驅動。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積極或消極的事件,就需要教師通過對集體的“懲戒”與“獎勵”起到改變現場狀況的目的。如,在練習過程中,出現了集體練習松懈的情況,這時教師需要設定適當的“懲戒”目標,調動學生繼續堅持練習的積極性。
3.體育教學中的活動驅動。如,對一些通過時間和距離等能測量的項目制訂合理的目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每一個制訂的目標點就是運用“懲戒”或“激勵”的時機;對一些不能測量的項目,建議制訂“懲戒”與“獎勵”的規章,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增加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練積極性。
(二)應公正使用“懲戒”與“獎勵”
在實施“懲戒”與“獎勵”前,應征得學生們的意見,獲得學生的支持;在實施“懲戒”與“獎勵”時,學生才能無理由接受“懲戒”;在實施“懲戒”或“獎勵”后,應作適當地引導或講解,并幫助學生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在實施“懲戒”與“獎勵”時,應以事實為依據,不摻雜個人意見,公正合理地實施“懲戒”與“獎勵”。
(三)把握好“懲戒”與“獎勵”的尺度
1.“懲戒”與“獎勵”的尺度應因人而異。如,較瘦弱或偏胖的學生,在制訂計劃時,應當適當降低標準,而當有了針對這些學生的目標時,應依照計劃實施“懲戒”與“獎勵”。反之,就會讓這些學生失去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從而逐漸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有合理的進步時,給予適當的“獎勵”,讓努力者獲得教師的認同,更能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
2.作為體育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體育教師在實施“懲戒”與“獎勵”時,一定要謹慎對待。實施正確“懲戒”與“獎勵”,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動力,找到學習方向,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練的動機和興趣。將正確的“懲戒”與“獎勵”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技能、激發學生學練的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3.“懲戒”與“獎勵”應以愛護學生為出發點,以發展學生身心和身體健康為前提。
——徐興(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224001)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