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英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小學,400700 )
利用籃球巧練學生柔韌素質
劉富英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小學,400700 )

重慶劉富英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小學階段是發展柔韌素質的重要時期,所以,體育教學中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柔韌素質。下面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借助籃球從靜力性、動力性拉伸兩個方面去發展學生柔韌素質的方法。
靜力拉伸法是指通過緩慢的動力拉伸,將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拉長,并停留一定時間的練習方法。對大多數小學生而言,靜力拉伸練習,停留在關節最大伸展程度的位置上,保持20s左右為宜。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筆者常運用學生們喜歡的籃球,做一些簡單易行的拉伸動作,如各種俯、仰、側、撐、屈等,來發展學生們的肩、腰、胸、髖、腿的柔韌性,效果還不錯。
1.坐位前屈。學生坐在地上,雙膝伸直,雙腳夾球,勾腳尖,雙臂上舉緊貼耳朵,上體向前盡力前屈,雙手前伸過籃球(見圖1)。

圖1
2.開立前屈。學生開立站,雙膝伸直,雙手持球,臂伸直,上體前屈與地面平行,挺胸抬頭塌腰眼看前方(見圖2)。

圖2
3.開立體側。學生開立站,雙膝伸直,左(右)手托籃球上舉,上體盡力右(左)側屈(見圖3)。

圖3
4.弓步后仰。學生弓步站立,雙手持球于頭頂,上體慢慢后仰(見圖4)。

圖4
5.仰臥肩撐。學生仰臥,屈膝并腳,頭、頸、肩著地,將球墊于背部,雙手扶球或撐背部挺髖,盡力拉伸腰腹(見圖5)。

圖5
6.跪地俯撐。雙腳并攏,雙膝跪坐于地面,球置于雙膝前,上體前俯、雙臂伸直前撐地,胸部緊貼球(見圖6)。

圖6
7.教學建議
第一,注意把握練習時間和次數,循序漸進,逐步拉伸。
第二,練習時師生可交替配以口令或節奏進行練習,避免枯燥性。
第三,有條件的情況下,配以輕緩的音樂更佳,拉伸的同時靜心。
動力拉伸法是指有節奏地通過多次重復某一動作的拉伸方法。在以下“螞蟻搬家”、“毛毛蟲向前爬”、“小螃蟹橫著爬”等籃球游戲中,學生采用不同方式的手腳并用爬行方式,借助自身的重力或力量,進行主動的動力性拉伸練習以發展柔韌素質。
1.螞蟻搬家。將學生分成n組,要求學生手腳撐地,臀部離地,仰面支撐,將籃球放在腹部,聽令后在規定場地、按照規定路線,手腳快速爬行前進到達終點(見圖7)。

圖7-1

圖7-2
2.毛毛蟲向前爬。將籃球4~6個置于地上,相距1m左右擺成一條直線。將學生分成n組,要求學生面向擺好的籃球站立,各組學生在第一個籃球后手腳分開俯撐準備,以擺放好的籃球為中軸線,聽令后手腳并用向前爬行,依次爬過籃球但不觸碰籃球(見圖8)。

圖8-1

圖8-2
3.小螃蟹橫著爬。將籃球4~6個置于地上,相距1m左右擺成一條直線。將學生分成n組,要求學生面向擺好的籃球站立,各組學生側對籃球手腳分開俯撐準備,以擺放好的籃球為中軸線,聽令后手腳并用橫向快速通過籃球,爬行過程中不得觸碰籃球(見圖9)。

圖9-1

圖9-2
4.教學建議
第一,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速度可由慢到快,拉伸可由近及遠,逐漸提高學生的協調性和柔韌性。
第二,根據場地器材、學生人數等實際情況,可采用多種練習形式,如迎面、往返、個人、團體等。
第三,練習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
學生良好的柔韌素質不僅能防止體育活動中的損傷,而且能使肌肉更健美、身體更勻稱、完成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更好。發展學生柔韌素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認真踐行“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真正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