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第六中學 段福彪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甘肅武威第六中學 段福彪
新課程計劃在普通高中課程計劃中增設課題研究課,如何讓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從2011年開始,我校在高一年級試驗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數學研究小組的指導教師,下面介紹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四個重視;五種角色
2000年1月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印發[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的通知》規定:在普通高中課程計劃中增加一門必修課“綜合實踐活動”,其中主要包括課題研究和社區活動等。我校從2011年9月起在高一年級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程。學校安排每位任課教師作為一項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負責人,負責制定課程實施方案,督促各小組的研究過程,與各指導老師一起對每一個研究組做成果評定。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和做法,學生要做到“四個重視”,教師做到“五種轉變”。
1.重視學生的參與性
研究性學習課程是以學生自主性探索為基礎,教師指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門新型課程。主動性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特征之一。具體做法是:(1)成立研究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報名,每組確定一位小組長;(2)我提供一些課題范例,但研究課題由小組自主確定,選題的決定權在小組成員手中,這樣能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3)教師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學生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辦法﹑書寫格式,但整個方案的確定應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不能代辦;(4)研究過程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成員既要明確自己的分工又要合作。對于信息的搜集與整理,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這樣可培養學生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實驗能力以及協調能力;(5)教師對學生研究報告的格式提出要求,但研究報告由學生自己完成,報告形式的設計﹑書寫等均由學生自己完成。
2.重視研究的過程性
開展課題研究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和科學態度與方法,而這些都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我們特別關注研究過程。為了促使學生進行實實在在的研究,我們強調研究小組搜集的每一份資料都要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都要注明來源(如是哪位作者﹑哪本書﹑哪一頁,若是網上資料,則要注明網址)。本人負責指導的幾個課題組做得比較好,從他們的研究報告中也有充分體現。我們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評價也是以過程性評價為主(見后面的評價量化表)。
3.重視真實性
我們鼓勵學生研究身邊的問題,選擇與自己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課題,例如:《大蒜生長相關問題的研究》﹑《點與直線的對稱問題》。這樣做,既能提升學生的研究興趣,又能加強數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4.重視創新與合作
創新與合作精神是當今社會優秀人才的必備品質。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合作就不能成就大事。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為了鼓勵學生創新,我們建議學生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勇于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例如有兩個小組都是研究《點與直線的對稱問題》,分別都做了資料的搜索,但所得的觀點大相徑庭,一組從圖形分析對稱美,另一組從代數角度分析。我對他們研究報告評定的等級都是良好,小組成員既分工又協作。小組成員既分擔研究的艱辛,又共享取得研究成果的喜悅。
1.研究方法的指導者
重視學生的參與性,并不是不要老師的指導。學生并不是天生就會做課題研究,甚至許多老師都沒有研究過,因此在學生選擇研究課題之前,學校對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進行了一周的培訓。主管校長介紹了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意義,提出了高中階段研究性學習的三年目標,講解了研究性學習與一般學習的差別。我和幾位數學老師對發達地區的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案例進行了研究,主動向具有研究經驗的教師請教,認真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程序﹑常見模式及一般方法。然后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讓學生對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在指導選題時,我們要求研究的內容應具有一定的價值,對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有幫助,沒有價值的研究是一種浪費。在研究的初期,每個研究小組都要搜集資料﹑整理信息。部分同學做得較好,但大多數同學還缺乏這方面的經驗,為此,我下載了一篇文章:《培養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供學生參考。
2.研究條件的保障者
指導老師要盡力為學生提供研究性學習所必要的條件,比如介紹一些研究資料﹑研究過程﹑試驗場所﹑典型案例等。在實地調查時,有些人認為學生到校外搞調查是“不務正業”,這時帶隊老師要做一些解釋工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有時讓學生親身體驗研究的艱辛,通過團結協作共同克服困難,這對他們意念品質的培養很有好處。比如有一次我帶學生到商業街進行《促銷商品》的問卷調查,學生在商業街收集了許多有關促銷對顧客購買商品的問卷征答,十分鐘后,他們被銷售員趕了出來。學生們覺得很委屈,說影響了他們的信心。
3.研究過程的督導者
指導老師對同學們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都要起到鼓勵﹑督促的作用。關鍵是督促他們按研究方案落實各項工作,千萬不能半途而廢。當學生們遇到困難或阻撓時,一定要及時鼓勵,排憂解難,增強他們探索的信心和毅力。
4.研究結果的評價者
學校對指導老師和學生研究性學習要進行認真評價。評價范圍包含了從選題到過程再到結題的各個階段,并且重點放在了研究過程。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科學態度:主動,堅持完成課題,團結協作等。(二)研究能力: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設計與操作試驗的能力;抽象與假設的能力;聯系實際的能力;交際表達能力;相互協作的能力;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等。(三)探索精神:選題的創新性;善于發現問題;獨到的見解;合理的建議;研究的價值。(見評價量化表)
5.研究性學習的宣傳者由于研究性學習剛剛起步,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阻力,包括家長的不理解,甚至一部分老師﹑學校校領導也認為研究活動會耽誤學習時間,影響高考成績。面對這些阻力,許多學校的研究性學習剛剛起步就被扼殺或者搞點形式,研究性學習名存實亡。我們學校之所以能堅持得較好,首先是校領導的觀念新,肯真抓實干。兩任校長不僅從宏觀上管理研究性學習,還直接指導了一個研究小組。蔡校長親自率隊,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其次,我作為研究性學習的指導人,盡量利用各種途徑為研究性學習做宣傳,讓師生們了解隨著新課程標準對學習方式的改變,考試內容及方式也會隨之改變。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研究性學習將成為學分最多的必修課,展開研究性學習,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能力,也促使年輕教師積極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如何上好這門課,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
附:

研究性學習學生評價量化表

?
book=31,ebook=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