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應佩蓓,黃子奕
(1.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2.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0)
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綠色化學意識的調查分析
王 磊1,應佩蓓1,黃子奕2
(1.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2.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0)
調查顯示,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對綠色化學的認知度不高,但能夠意識到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學校應加大力度培養師生綠色化學意識,加強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的融入,在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使師生形成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
高職;藥學專業;綠色化學;環保意識
綠色化學又稱為環境友好化學,是化學界尤其是化學教育領域的一種新型理念。藥學專業的實驗課大多數與化學有關,因此,藥學專業的實驗教學與綠色化學聯系最為緊密與直接。隨著高職教育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崗位技能培訓的日益重視,實驗課的數量與種類不斷增多、復雜化,實驗中產生的污染廢棄物的種類與數量也隨之增多,治理的難度也隨之增大。高職院校在進行綠色化學教學改革與建立綠色化學管理制度的同時,通過對藥學專業學生綠色化學意識的調查分析,調整教學與管理的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能使學生形成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現將對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綠色化學意識的調查分析研究介紹如下。
1.1 調查對象
1.2 調查方法
采取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目的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包括四部分,共14道題目,分別從學生對綠色化學的認知情況、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融入情況、學生實驗習慣、“三廢”處理相關制度的管理與實施情況4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416份,回收有效問卷40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84%,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2.1 學生對綠色化學的認知情況(見表1)
由表1數據可知,聽說過且對綠色化學有所了解的人數占比較少,僅有13.76%,有16.71%的被調查學生從來沒有聽說過綠色化學;有33.91%的學生認為綠色化學的主要特點是環境保護;在學生了解綠色化學的途徑中,課堂所占比例較小,僅為21.24%;有68.06%的被調查學生認為綠色化學非常重要,但也有18.18%的學生對綠色化學沒有太多認識,有13.76%的學生認為綠色化學很難做到。
調查表明,被調查學生對綠色化學及其主要特點的認知度不高,對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在概念上模糊不清。此外,學生通過課堂途徑獲得綠色化學相關知識的比例較小,但學生能夠意識到綠色化學的重要性。

表1 學生對綠色化學的認知情況
2.2 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融入情況(見表2)

表2 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融入情況
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有68.30%被調查學生所在的學校沒有開設綠色化學相關課程或開展相關培訓、講座等;僅有25.55%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會針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三廢”處理路徑進行詳細介紹;遇到有毒、有污染的實驗,57.99%的教師會對實驗進行改進;課程設置方面,有88.21%被調查學生的學校在課程中設置了針對“三廢”的相關實驗。
以上數據表明,學生缺少對綠色化學系統學習的機會,學校組織的有關綠色化學的活動也較少。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雖然根據學校的整體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針對“三廢”的相關實驗,對有毒、有污染的實驗進行了改進,保證了實驗教學的安全性,但是在教學中缺少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
所以,偉翔把工資獎金交給我,我都當那是他欠我的。我會說:“別當是你養我,我為你付出的遠遠比這幾個錢多得多。”
2.3 學生實驗習慣(見表3)

表3 學生實驗習慣調查
表3顯示,實驗時取用藥品或試劑,15.48%的學生會先一次性多拿些,7.13%的學生從未考慮過藥品或試劑用量多少的問題,只有28.01%的學生會單次少取,不夠再取;對于實驗后廢棄物的處理,85.50%的學生會每次都放入規定容器里;81.33%的學生會將廢棄物分類回收。
這說明多數學生對藥品減量取用的意識不強,但大部分學生養成了實驗結束后將廢棄物分類處理回收的良好習慣。
2.4 “三廢”處理相關制度的管理與實施情況(見表4)

表4 “三廢”處理相關制度的管理與實施情況
由表4數據可知,大部分學校有關于“三廢”處理的規章制度;60.93%的學生對學校針對“三廢”處理所購置安裝的設備設施滿意;63.39%的學生認為實驗中產生的廢棄物能及時回收至中轉站。
調查數據表明,雖然大部分學校有關于“三廢”處理的規章制度,但是仍有部分學生不知道該制度的存在,說明學校對該制度的培訓學習與宣傳力度有待加強。學生對實驗室內通風設備、廢棄物回收器皿等相關設備設施的滿意度較高。此外,調查也顯示,有實驗廢棄物未能及時回收至廢棄物中轉站的現象,說明學校實驗廢棄物回收管理有所欠缺。
3.1 培養師生的綠色化學意識,加強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的融入
部分教師對綠色化學不熟悉,綠色化學意識也比較薄弱,未能意識到將綠色化學新思想傳遞給學生的重要性[1]。學校應通過系統培訓或知識講座等形式,加強面向教師的綠色化學教育,提高教師對綠色化學的認知度。在調查中,有學生反映實驗結束后,自己知道應將實驗產生的廢棄物分類回收,但卻不知道如何對其分類回收。針對此類問題,建議任課教師在編寫教案時,設置獨立的教學環節,對每次實驗中產生的“三廢”的分類、處理、回收等知識點進行講解。
目前,一些學校所使用的教材中,涉及綠色化學內容的很少,建議學校組織專業教師編寫與專業相關的綠色化學教材。開設綠色化學相關課程,并作為藥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或公共選修課,通過該課程系統地向學生介紹綠色化學的發展史、原理、研究途徑等內容,也可以通過其他教學手段,如講座、知識競賽、科普活動等,提高學生對綠色化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綠色化學知識的同時,樹立和強化環境保護意識[2]。另外,可在學校原有實驗室安全知識考試系統中添加綠色化學相關題目,以考核形式督促學生學習。
3.2 完善相關制度,改善實驗條件
針對實驗廢棄物中轉站日常管理、廢棄物回收等工作,學校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實行制度化管理,使實驗室行政管理人員與實驗技術人員工作目標明確,職責分明[3]。對實驗室行政管理人員與實驗技術人員的考核,引入學生評價。日常管理中,在實驗室中設立監督電話,鼓勵任課教師與學生對實驗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并對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不足或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此外,學校應加大經費投入,著力改善實驗條件,如為實驗廢棄物中轉站安裝門禁系統,在提高其安全性的同時,也可對中轉站的管理人員進行相關考核。在實驗教學方面,積極引入新技術、新設備,如引入仿真虛擬技術等。設備維護方面,定時對通風設備以及其他實驗儀器進行維護,根據不同實驗室實際情況,及時更換實驗廢棄物的回收容器,防止因其腐蝕、老化等問題發生泄漏,引起事故。
將綠色化學作為一種理念滲透到高職藥學專業教學工作中,不僅有助于師生避免或減少實驗造成的污染,更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綠色化學意識。
[1]丁勝男.關于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貫徹綠色化學的調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1(2):93.
[2]何英姿,梁劍林,劉金連.廣西高校大學生綠色化學認知程度調查及思考[J].大學教育,2013(7):34-36.
[3]劉偉娜,杜玉民,王偉,等.高等學校藥學實驗教學建設與改革[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5,26(6):642-643.■
G526.5
B
1671-1246(2017)10-0077-02
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6年度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項目立項課題(ZD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