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懿,徐宛玲
(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河南 漯河 462002)
探討參加專升本考試的醫學專科生的壓力狀況、睡眠狀況和心理健康狀況
王冬懿,徐宛玲*
(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目的 探討參加專升本考試的臨床醫學專業??粕膲毫顩r、睡眠狀況、心理健康狀況。方法 采用Beck-Srivastava壓力量表(BSSI)對某醫學高等??茖W校參加專升本考試的醫學??粕膲毫姸冗M行檢測,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量表)評定其睡眠狀況,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量表)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定。結果 兩組BSSI問卷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09,P<0.05);觀察組醫學生PSQI總分及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日間障礙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恐怖6個因子的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參加專升本考試的臨床醫學專業??粕嬖谳^大壓力,睡眠狀況、心理健康狀況不良,應引起重視并采取相應干預措施。
專升本考試;醫學專科生;壓力狀況;睡眠狀況;心理健康狀況
壓力(stress)又稱應激,是機體的一種反應模式,當刺激事件打破了機體的平衡和負荷能力,或者超出了個體的能力所及的時候,就會體現為壓力[1]。如果個體長期處于壓力的高水平和高應激狀態下,機體健康就會受到影響和損傷[2]。升學作為一種應激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會給醫學生造成生理心理影響。本研究旨在了解參加專升本考試的醫學專科生的壓力狀況、睡眠狀況、心理健康狀況,為相應干預提供參考,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以參加畢業前臨床綜合技能培訓的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茖嵙暽鸀檎{查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為報名參加專升本考試的學生420人,其中男生231人,女生189人,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62±1.01)歲;對照組為同年級、同專業不參加專升本考試的學生420人,其中男生223人,女生197人,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34±1.12)歲。兩組學生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問卷的方法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人口學資料、壓力狀況、睡眠狀況及心理健康狀況。在學生自愿參與的前提下,采用集中匿名自填問卷的方式進行。由經過培訓的教師組織現場筆試,統一指導語,學生在30分鐘內填寫調查問卷進行自我評定。向觀察組發放問卷420份,收回有效問卷40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5.71%;向對照組發放問卷420份,收回有效問卷39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4.76%。
應用如下量表進行調查:(1)Beck-Srivastava壓力量表(BSSI)[3]:采用1~5級評分,依次表示沒有、稍有、中度、較大、極大5種程度,BSSI用來測量專升本醫學生的壓力源和壓力程度。(2)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量表)[4]:該量表由19個自評條目和5個他評條目構成,第19個自評條目和5個他評條目不參與計分。參與計分的18個條目由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等7個維度構成,按照0~3分計分,得分≥2分表示該維度情況較差或很差,以PSQI≥8分作為判定睡眠質量問題的標準,累積各維度得分作為PSQI總分(范圍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3)癥狀自評量表(SCL-90量表)[5]:評分標準為1~5分,依次表示沒有、很輕、中等、偏重、嚴重5種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程度越嚴重。
1.3 統計學分析
問卷調查結果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醫學生BSSI問卷得分比較
觀察組醫學生BSSI問卷得分最低分75分,最高分106分,平均分(81.36±13.30)分;對照組得分最低分58分,最高分71分,平均分(72.68±8.28)分,兩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09,P<0.05)。
2.2 兩組醫學生PSQI量表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
觀察組醫學生PSQI總分及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日間障礙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在入睡時間、睡眠效率上的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調查的醫學生中均未發現有使用催眠藥物的現象。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醫學生PSQI量表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醫學生PSQI量表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s,分)
維度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障礙總分觀察組(n=402)1.20±0.64 0.97±0.82 1.02±0.52 0.31±0.40 1.36±0.34 -1.46±0.55 6.35±1.20對照組(n=398)1.08±0.55 0.97±0.51 0.87±0.16 0.28±0.67 1.02±0.58 -1.24±0.21 5.46±0.17 t P 2.86 0.00 5.53 0.77 31.95 -8.78 14.73 0.00 1.00 0.00 0.41 0.00 -0.00 0.00
2.3 兩組醫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較
觀察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恐怖6個因子的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敵對性、偏執和精神病性3個因子的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醫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醫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較(±s,分)
因子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對照組(n=398)1.32±0.42 1.67±0.31 1.72±0.51 1.54±0.61 1.41±0.42 1.52±0.59 1.20±0.44 1.51±0.67 1.39±0.53觀察組(n=402)1.47±0.53 1.75±0.58 1.91±0.83 1.68±0.62 1.76±0.64 1.52±0.69 1.49±0.75 1.58±0.78 1.40±0.65 t P 4.44 4.82 3.91 3.22 9.16 0.00 4.56 1.36 0.24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0.17 0.81
在當今社會,壓力似乎已經是學習、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競爭的加劇讓職業人群承受了越來越大的壓力[6]。醫學生是一個承載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特殊群體,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強烈,但心理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穩定。調查顯示[7],醫學??粕木蜆I率最低、平均薪酬最低。臨床醫學專業??粕呐囵B與就業定位是基層和農村醫療衛生機構,但是當前我國基層和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的現狀,如醫療設備狀況、經濟待遇、生活環境、自身醫療技術發展機會等很難吸引醫學生就業,醫學??飘厴I生就業的壓力遠遠大于本科生[8]。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醫學生的學習壓力、經濟壓力、情感壓力、發展壓力、就業壓力等各種競爭壓力不斷增加,愈加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醫學??粕鷧⒓訉I究荚噥硖岣邔W歷層次以利于就業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醫學生把升學、考研作為出路,邊實習邊準備考試,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復習考試上。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總的睡眠狀況不如對照組(P<0.05),升學壓力對醫學生睡眠造成的不良影響顯而易見。醫學生實習階段面臨畢業,即將走向社會,如果選擇參加專升本考試進一步提高學歷,無疑會增加自身的壓力,升學成了部分醫學生的又一壓力來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學生的睡眠,這與國內有關研究結果一致[9]。表2顯示,觀察組醫學生的SCL-90量表中6個因子的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專升本考試壓力可能給醫學生造成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
因此,要對醫學生特別是對專升本醫學生的睡眠和心理健康問題高度重視,針對不同人格特征的學生及時進行干預,對于促進專升本醫學專科生的心理健康,改善其健康狀況,使醫學生處于良好的身心狀態具有積極意義。一是加強就業指導,幫助醫學生正確認識、看待自我,發展動機要合理,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個性特點、有關學業與職業的特點,引導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使學生將自己的前途與國家的衛生政策聯系起來,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聯系起來,從而堅定到基層工作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找準就業定位。二是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醫學生應對學習目的不明的迷惘期、畢業分配的選擇期,使醫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增強心理調適能力,處理好在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遇到的困惑,以樂觀、積極、進取的態度完成實習、畢業;幫助學生掌握應對相應壓力的有效策略,使其能夠在適度壓力下進行復習,參加升學考試。三是對個別因壓力過大引起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專升本醫學??粕?,應積極給予心理治療甚至藥物干預,促進醫學生心理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有升學壓力的醫學生,其不良的睡眠現狀與心理健康狀況,既有社會層面的問題,又有學校層面和個體應對層面的問題,從3個不同維度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10],以減輕醫學生面對的壓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使廣大醫學生能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投身社會,為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重大戰略目標提供人才保障。
[1]格里格·津馬多.心理學與生活[M].王壘,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2]張鐵山,李殿富.醫護人員的壓力及壓力管理[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5,22(7):394-396.
[3]Beck DL,Hackett MB,Srivastava R,et al.Perceived level and sources of stress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school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7,36(4):180-186.
[4]路桃影,李艷,夏萍,等.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慶醫學,2014(3):260-264.
[5]張作記.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
[6]吳文源,張明園.社會精神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7]王夢婕,梁鑫.“廣種薄收”的醫生培養模式該變變了[N].中國青年報,2012-08-13.
[8]王建國,徐宛玲,王鳳枝.醫學高職生就業狀況及工作滿意度調查[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6):766-768.
[9]韋成全,藍瓊麗,梁惠琦.某醫學高等??茖W校大學生睡眠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9,30(10):941-942.
[10]徐宛玲,王鳳枝.醫學專科生就業狀況及對醫學教育的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36-37.
(*通訊作者:徐宛玲)■
G526.5
B
1671-1246(2017)10-0086-02
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立項課題(JYB201419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