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賢潤
【摘要】新課改要求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這符合新形勢對人才的需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新課改條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本文從新課導入、學習過程、學習評價三方面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68-02
伴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發展,新課改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力圖跟上新課改的步伐。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要依據新課改的要求,有針對性的改變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合作精神,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收獲更多知識。為了做到以上要求,在小學數學教育方面教師應當做以下工作:
一、故事導入,激發活力
小學生具有年齡相對較小、好奇心較重的特點,教師不應把這視為缺點,而應當充分利用這種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點撥。例如,在課堂導入中利用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其好奇心,這樣很自然激發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很自然的投入到新知識中。
例如,有一位教師在講“倍數”這課時,老師說:“小明和小紅一起比跳繩,小紅第一次跳了15下,第二次跳了19下。小龍和小紅說話的過程中小明開始跳繩,這期間,小紅并沒有數小明跳繩的次數,小明跳完后,小紅問‘你跳了幾下小明說我第一次跳,是你第二次跳的兩倍,第二次跳是你第一次跳的3倍,你猜我總共跳了幾下?”聽完故事,學生都對小明的的跳繩次數產生了疑問,大家紛紛舉手問老師“2倍”是什么意思。這樣的導入,既有趣、又能引發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教師就將新課的內容引出來了,學生都試圖搞清楚小明跳繩的次數,自然對“倍數”的知識也有了想學習的欲望,是一種有效的導入新課的方式。
二、小組合作,體味樂趣
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的為學生營造輕松的氛圍,讓學生愉快的融入進去,課堂效率才會好。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適當的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例如,在學習矩形這節課之前,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矩形,并讓學生展開對生活的聯想,“看看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矩形呢?”學生紛紛搶答“黑板、冰箱、門框、地板磚”等等,課堂氛圍十分活躍。之后,老師講解了一些有關矩形的基本知識,學生對矩形有進一步了解之后,教師給學生發了一些積木,讓學生運用積木來搭建自己所想的矩形物品,學生紛紛動起手來。小組合作既加深了學生學習矩形的印象,又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課堂氛圍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之后,教師讓每個小組的組員派出一位代表,對自己成員的作品進行品評,最后,經過教師的綜合評定,小組任務完成最優秀的成員誕生了,教師對學生進行了適當的獎勵,既完成了課程任務,又讓學生從合作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把握時機,評價鼓勵
教師對學生的有效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自信,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抓住時機,在學生回答問題較為準確、完整時,教師應當用最恰當的語言給予其積極的評價。若學生回答錯誤或不完整,教師應當以委婉的方式給予糾正和補充,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教學內容產生反感。教師帶給學生的是積極的效應,如果在課堂中教師給學生的都是負面的評價,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所以,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教師應當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心理,對其不懂的問題給予積極正確的引導,幫助每個學生獲得自信,從而對學產生興趣。
例如,一次公開課的前幾分鐘,我提出問題,學生遲遲不敢舉起小手,與平日里課堂上的表現大相徑庭,后來終于有一個學生舉起自己的小手勇敢的回答了問題,我在黑板上給他所在的小組,畫了一顆五星,并表揚他說:“這位同學的勇敢,為自己的小組贏得了第一枚五星,看看其他小組的成員能不能像他一樣”,這個舉動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望,激發了課堂氛圍。在教學實踐中,與學生的互動是很重要的,正確積極的評價能夠讓學生重獲自信。在某堂課上,小組學習過程中,我對每組成員的成果進行檢驗,發現一位平時不愛發言的女同學,任務完成的非常好,我立即對她進行了表揚,并讓她說出在此過程中的所思所想,雖然回答問題時,女同學聲音很小,但是表達的很完整。我說:“你回答得很好很完整,如果下次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完美了”。之后,每堂課這位女同學都聽的很認真,回答問題也不再膽小,而是更從容、自信了。
四、結語
新課改給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指導,小學數學應該順應新課改的趨勢并發掘有效教學方式。在新課導入方面,小學數學應該重視通過數學故事導入新課,激發課堂教學活力;在學習過程方面,小學數學老師應該重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引導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在學習評價方面,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把握評價時機,發揮評價的引導與激勵效果。
參考文獻:
[1]蔡芝剛.淺談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育模式的轉變[J]. 新課程·中旬, 2016(2):12-13.
[2]厚義.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