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丹萍+周楊坤
[摘 要]從古至今風水學對人類居住環境有著深遠的影響,現代高校的環境設計專業主要研究人居環境,欲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目的,與風水學息息相關。在高校教學中,教師應去偽存真,讓學生正確認識風水學,并指導實踐,將現代環境設計理論與傳統環境觀完美融合,尋求天人合一營造之法。
[關鍵詞]教學;風水學;環境設計;天人合一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102
現代高校教學中的環境設計專業主要包括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三個方向,主要解決空間與空間中“天、地、墻”的關系,營造生態、宜居的空間環境。環境設計專業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務必將專業理論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
風水學,又稱堪輿,是古代中國人民對大自然的認知與居住環境建造的經驗總結,從古至今對中國人居環境的選址、規劃、營建等方面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嚴謹的風水學是具有科學性的,其根據地理環境(地形、地貌、地質等)、朝向、光照、水體等綜合因素規劃和營造場地。因此,在現代環境設計的教學中,應融入風水學文化,讓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風水學,使其運用在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及景觀設計的實踐當中,能讓設計更好地順應自然,營造自然生態、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目前,很多高校已經開設相關課程,如《建筑風水學》、《風水學與人居環境》等,促進現代居住環境設計與風水文化相結合。
1 風水學在環境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1.1 風水學與建筑設計的結合
建筑物的選址對建筑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考慮建筑周邊環境美觀的同時,還需在教學中強調考慮建筑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1.1.1 選址——注重“環境選擇”
在古代,建筑選址靠近水源是首要考慮因素之一,有利于人們的生活、生產的開展,信奉“水抱為吉”,忌諱“反弓水”等不良地形;地處山坡之時,一般選擇向陽坡,以便獲得良好的日照;考慮地質因素:避免潮濕、臭爛地址,避免在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土壤上建房,考慮地球磁場的影響等。這些風水學理論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仍然需要被設計師考慮,擇優選擇項目基址,因地制宜,以求獲得更佳的居住環境。
1.1.2 朝向——崇尚“坐北朝南”
坐北朝南是風水學基本原則之一,也稱“面南背北”。中國地處赤道以北,朝南的房屋能夠獲得更多的光照,為人體的健康發展帶來了諸多益處。同時,建筑的氣口宜開在東方、南方、東南方,以便和煦的風吹進房間,調節室內氣溫。
1.1.3 依傍——傾向“背山面水”
中國古代風水當中講究建筑應背山面水,屋后有“靠山”,宅前有“福水”,這也是有著科學依據的。由于中國地處北半球,“背山”能使得寒冷的冬季風(西北風)被山體阻擋,“面水”能讓夏季風(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通過屋前的水體帶來涼爽、濕潤的空氣,以此達到調節場地氣溫之目的,形成良好的微氣候。同時,在風水學當中認為,水有聚財之功效,因此屋前的水體又被視作福氣的象征。在現代城市住宅中,雖不能做到戶戶堂前聚水,但小區入口或中心景觀區常常用水景來作為主體景觀,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1.2 風水學與室內設計的結合
在室內設計教學過程中,風水學也需與室內空間格局、布局形式、通風采光、顏色搭配、植物應用等方面結合考慮。
1.2.1 空間格局要合理
在風水學中,室內的空間格局布置同樣需要順應自然。如風水學中提倡“光廳暗房”,即客廳需要良好的采光保證日常生活的舒適度,臥室則需考慮夜晚光線越暗越好,以保證良好的睡眠。餐廳與廚房應就近布置,以便菜品的傳送。
1.2.2 布局形式要謹慎
布局形式既包括室內家具的位置擺放,也包括其形式的考量。梁、柱在室內布局時常會成為阻礙之物,柱子在空間內阻擋人的視線及行動,因此需要巧妙地與周圍環境結合,使其弱化。梁給人壓迫感,客廳上的梁應對其進行美化,臥室中的梁則需尤其注意,應避免將床放置在梁下方,否則影響人體健康。此外,床頭避免放在窗下或正對房門,鏡子不宜正對睡床,床面應離地面50厘米左右等,這些風水學原則都是根據環境對人體的影響而提出的。形式上,家具應盡量避免尖角(在風水學中尖角具有殺傷力,帶煞,為兇),對人體有害。其實科學的角度解釋為尖角易傷人,應避免,實則道理相同。
1.2.3 通風采光要科學
通風和采光對于室內設計來說尤為重要,直接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書房在風水學中宜布置在文昌位,具有良好的采光,有助于學習和工作的開展。衛生間不可設在走廊的盡頭,而應設在走廊兩側,避免有害氣體通過走廊蔓延至相鄰房間。同時,衛生間一定要保持干燥,尤其需要有氣口通風,排出廁所的污穢之氣,否則影響人體健康。
1.2.4 顏色搭配要協調
室內的顏色搭配需要考慮視覺效果的同時,也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作用。餐廳色調宜淡雅,燈光色調需偏暖,容易刺激人的食欲,讓人心情舒暢。衛生間是屬水之地,一般選擇屬金的白色或屬水的黑色和藍色作為搭配較好,忌使用屬火的大紅色,產生水火相克之局,易令如廁者產生焦躁情緒。
1.2.5 植物擺放要注意
植物在室內設計當中經常涉及,但其擺放的位置及品種有極大的講究。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臥室內盡量不要擺放植物,避免夜間人吸入大量廢氣。衛生間植物應選擇耐濕性較強的綠色植物,不僅可以吸收污濁之氣,也具有觀賞價值。對于植物的品種的選擇尤為重要,切勿盲目選擇觀賞效果較好的植物,務必認清其對人體的影響。某些產生毒素或香味過于濃烈的植物,如夾竹桃、郁金香、月季、夜來香、含羞草等植物皆不宜擺放在室內,對人體會產生極大副作用。
1.3 風水學與景觀設計的結合
風水的核心思想是藏風聚氣,在景觀設計教學中,風水應與地形、地貌、地質、場地規劃、水體、植被、園路等方面共同考慮,使得場地內部的“風”與“氣”達到和諧與平衡,以求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1)地理環境與場地規劃:風水學中認為“龍脈”、“四象”、“陰陽五行”、“負陰抱陽,背山面水”這些原則對場地的影響深重,為了趨吉避兇,因此在規劃場地及處理地形地貌之時需進行全面的考量。實則這些原則與現代景觀設計中根據基址的氣候、地理環境、光照、水文、風向等因素規劃場地如出一轍。
(2)水體:水體研究在風水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風水學認為好的水體能給人帶來福氣,實則精良的水體設計能調節場地的微氣候,也能愉悅人心,從而促進人體健康發展,此所福氣之所指。在風水學中,根據不同場地選擇水的動靜形式,這也符合現代設計中針對場地功能定位營造水景的形式原則。
(3)植被:風水學對植物的種植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植物種植的位置、品種、形態、疏密、色彩搭配、象征意義等都直接關系著場地內部景觀的和諧與生態發展,力求因地制宜地種植植被,做到處處有景,季季有花。
(4)園路:《論陽宅》中寫道“路要環,水要纏”,以求達到藏風納氣之效。從風水學角度來說,水在場地中是龍脈,而園路在場地里是主要的氣脈。因此,園路的通達性及連貫性也影響著場地中的氣場。同時在設計園路時,應考慮風向與地勢等因素,避免不符合季節時令的虛風影響行人的身體健康。
2 風水學在環境設計教學中的發展
在中國,風水學已流傳數千年之久,被大眾所熟知或認可,同時國外的學術界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因此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加之上述可見,環境設計專業的研究內容與風水學息息相關,在現代環境設計教學中風水學知識應被學生所認知與吸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科學的風水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接軌,更能體現教育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3 結 論
在崇尚科技、倡導科學的現代社會中,風水學確切地說是一門富有哲理的實用性學科,對社會影響深重。而現代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應借鑒其科學的一面,幫助學生了解和運用科學的風水知識,營造更美好的人類生存環境,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之境。
參考文獻:
[1]范廣文.面向風水理論的建筑設計研究[J].城鄉建設,2010(3):330.
[2]李靜.圖解風水入門[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