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珊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大眾的社會活動大幅度增加,各類社會信息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特點,傳統紙質檔案管理模式也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需要更好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必須加強檔案管理。因此,文章多角度客觀分析了“互聯網+”時代下檔案管理機遇與挑戰,多層次探討了“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優化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機遇;挑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205
1 “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機遇與挑戰
1.1 “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機遇
1.1.1 技術手段不斷豐富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手段呈現出多元化特點,檔案管理技術手段日漸豐富,檔案管理信息系統作用下,大幅度降低了檔案信息管理難度,也減少了檔案管理人員工作量,提高了檔案管理效率與質量。在日常工作中,檔案管理人員可以借助檢索功能,在最短時間內查找各類檔案,分層管理檔案信息,促使各類檔案管理具有鮮明的關聯性特點。同時,在“互聯網+”時代下,檔案存儲形式也日漸多樣化,比如,視頻、音頻,大幅度提高了檔案管理質量,檔案信息數據也更加準確,出現多樣化的檔案管理技術選擇平臺,各類管理機構、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日漸增多,各類檔案管理系統應運而生,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具有鮮明的時效性特點。
1.1.2 服務空間不斷拓展
在社會經濟活動作用下,社會各類信息頻繁出現,檔案管理者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構建出合理化的檔案管理系統,有著較大的管理空間,檔案管理呈現出數字信息化特點,在計算機系統中存儲著海量檔案信息,其存儲成本并不高。在日常工作中,檔案管理人員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查詢各類檔案數據信息,離線管理各類檔案,能夠為檔案使用者提供優質的遠程服務,檔案服務空間進一步拓展。
1.1.3 檔案時效不斷提高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檔案種類日漸增多,具有鮮明的時效性特點,傳統紙質檔案管理已無法有效滿足這方面的客觀要求,必須對其加以優化完善。在“互聯網+”時代下,時效性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顯著特征,檔案管理也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可以動態跟蹤各類檔案信息,檔案管理也具有較好的交互性、動態性。同時,所構建的檔案管理系統可以有效整合大數據、數據挖掘技術等,不斷開辟全新的檔案管理空間,大幅度提高檔案管理效率,檔案時效不斷提高。
1.2 “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挑戰
1.2.1 管理模式變革
站在客觀角度來說,傳統檔案管理過分注重管理人員已有的經驗,不注重檔案科學化與系統化管理,和傳統檔案管理相比,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檔案管理系統有著明顯的區別,急需要優化檔案管理流程、管理模式,對檔案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就是說,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需要更好地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必須多層次優化變革檔案管理模式,構建標準化的檔案管理流程、檔案管理模式,不能再采用傳統單一化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滿足“互聯網+”時代下檔案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確保一系列檔案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1.2.2 檔案管理意識落后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人員構建檔案管理系統中,需要構建合理化的檔案管理體系,對檔案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專業性要求。由于長期受到傳統紙質檔案管理的影響,檔案管理人員并不具備互聯網+時代下的檔案管理意識,檔案管理意識落后,對互聯網信息技術作用下的檔案管理系統流程缺乏正確的認識,不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責任感不強,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檔案管理人員不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檔案管理操作能力不高,無法有效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多樣化作用。
1.3 檔案管理難度不斷增加
在“互聯網+”時代下,傳統檔案受到巨大的沖擊,要求加強檔案標準化管理,加上檔案信息自身具有鮮明的差異性、動態性,檔案信息數據不斷增加,檔案管理難度也大幅度增加,還要對檔案信息進行一系列操作,比如,記錄、歸檔、查閱,檔案管理人員必須注重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才能更好地管理各類檔案。同時,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作用下,網絡數據不具有較高的保密性,檔案數據信息具有較高的泄露風險,一旦沒有及時做好檔案信息備份工作,相關檔案信息丟失,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 “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途徑
2.1 強化檔案管理意識,優化檔案管理制度
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檔案管理者必須與時俱進,轉變自身傳統觀念,全方位正確認識檔案管理,要多角度加強自身檔案管理意識。檔案管理者要多層次掌握各方面專業知識,比如,科技檔案管理、企業檔案管理、電子文件管理,將其靈活應用到檔案管理中,科學管理各類檔案。同時,檔案管理者要增強自身責任感,具備終身學習意識,注重檔案安全性以及準確性的提高,優化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科學管理各類檔案信息。此外,在日常運營中,檔案管理者必須嚴格按照“互聯網+”時代下檔案管理具體要求,優化檔案管理制度,明確檔案管理一系列內容以及電子檔案管理標準,全方位監督檔案管理,提高檔案管理整體質量。
2.2 優化檔案管理模式與服務形式
在“互聯網+”時代下,檔案管理者必須優化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其特點、性質,優化完善檔案管理模式,科學管理海量檔案信息數據。檔案管理者要圍繞網絡,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組織網上海量信息數據,實現檔案網上服務,為檔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合理化的檔案管理數據庫以及數據管理中心,科學管理檔案的基礎上,開展多樣化檔案管理工作,比如,查詢、服務、利用,實現計算機檢索,取代傳統手工查詢,便于檔案管理者以及使用者更好地查詢所需的檔案信息數據。檔案管理者要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優化檔案服務形式,比如,電子信箱服務、數據庫查詢服務、檔案匯編專題服務,為檔案信息使用者提供針對性服務,有效滿足他們各方面客觀需求。
2.3 提高檔案工作者綜合素質
在“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信息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到檔案管理中,傳統檔案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檔案局必須意識到檔案工作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要根據檔案工作者各方面情況,結合當下檔案管理特點、性質等,優化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定期對檔案工作者提供全面、系統化培訓,引導他們學習最新檔案管理理念、管理知識、管理技術,能夠將多樣化現代技術靈活應用到具體工作中,注重電子文件的深入研究,科學管理各類電子文件,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成為新時期高素質專業人才,有效開展檔案管理工作。
3 結 論
總之,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是一門復雜化的系統學科,理論性、針對性較強,和多類主體密切相關,比如,國家、個人,檔案管理難度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檔案管理者必須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以社會市場為導向,客觀看待“互聯網+”時代下檔案管理機遇以及挑戰,運用發展的眼光,統籌兼顧,優化完善檔案管理,強化檔案管理意識,優化檔案管理模式以及服務形式,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等。以此,促使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一系列檔案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科學管理海量檔案信息數據,提高各類檔案利用價值,將其靈活應用到不同行業與領域中,促使我國經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秋帆.對中國檔案整理工作演變的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1.
[2]歐陽華鋒.人才流動環境下我國人事檔案信息服務網絡構想[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09.
[3]富鐸.淺析如何提升人事檔案管理效能[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12).
[4]周林興.數字環境下檔案館服務績效評估研究初探[J].檔案與建設,2012(4).